搜索到473篇“ 水稻根际“的相关文章
- 水稻根际泥单胞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单胞菌,所述泥单胞菌(Pelomonassp.),其菌株编号为R780,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25842。在水稻的培养液中添加本发明提供的泥单胞菌...
- 白洋张婧赢徐浩然
- 水稻根际鞘氨醇杆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公开了一种鞘氨醇杆菌以及应用,所述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sp.),其菌株编号为R2828,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2584...
- 雷金莲王中
- 水稻根际水库杆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杆菌,所述水库杆菌(Piscinibactersp.),其菌株编号为R1801,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25843。在水稻的培养液中添加本发明提供...
- 白洋张婧赢刘伟东
- 一种水稻根际土采样用土壤收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根际土采样用土壤收集装置,包括握把,所述握把的前端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连接有两个连接座,连接座上均固定连接有减速马达,减速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刷辊,且刷辊的周壁上设置有刷毛;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固定...
- 杨涛明杨牧青眭蒙王苗姚红胜黄杨玲和丽萍
- 水稻根际微生物及其驱动的土壤碳氮磷循环
- 2024年
- 水稻根际微生物是指水稻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区域内的微生物,其对水稻生长、养分利用及土壤碳、氮、磷等养分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探讨水稻根际微生物驱动的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的关键过程及主要影响因子,为创造有利于微生物活性的微环境,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基础。水稻根际微生物驱动的碳循环过程主要涵盖微生物固碳、有机碳矿化、甲烷排放。这些过程主要受外源有机质输入,如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的影响,其次是受水分条件的影响;氮循环过程则主要包括微生物固氮、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厌氧氨氧化,这些过程主要受施肥管理和土壤理化性质如pH和有机碳含量的显著影响;而磷循环的主要过程则为有机磷矿化和无机磷溶解,这些过程主要受到土壤含磷水平及微生物可利用性碳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水稻根际功能微生物,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定量评估水稻根际微生物驱动的碳、氮、磷循环关键过程的不同影响因子的相对贡献,并通过优化关键影响因子来实现对这些关键过程的定向调控;同时利用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结合合成微生物组的方法,在控制条件下设计和优化功能可靠的“有益碳、氮、磷循环功能微生物群落”,从而促进生物肥料的研发应用,并改善全球农业生产对化学物质的依赖,保障粮食安全。
- 尹丹朱忆雯胡敏徐乐于焕云
- 关键词: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
- 综合肥料管理对水稻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考察综合肥料管理(integrated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IFM)策略和农民常规处理(farmer’s practice,FP)对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功能的影响差异,本研究利用2013-2014年设立的双季稻田间试验包括综合肥料管理(IFM)和农民实践(FP)2种处理,通过在晚稻生长季节的3个时间点采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调查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使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鉴定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与FP处理相比,IFM处理降低了根际土壤的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 bacteria,GP)和阴性细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N)的比值(GP/GN)和微生物胁迫指数。IFM处理促进了幼穗分化期和齐穗期根际土壤中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抑制了成熟期脲酶活性。冗余分析表明,有效氮和总氮可分别解释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变异的15.9%和12.5%,这表明氮的有效性和氮水平分别是影响稻田环境微生物群落和酶功能的关键因素。此外,革兰氏阴性细菌、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酶活性改变的解释率分别达到5.39%、3.88%和3.09%。微生物胁迫指数与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呈负相关,这表明细菌和真菌都参与土壤酶功能调节。研究表明,IFM主要通过调控稻田氮投入节奏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从而提升成熟期前的土壤酶活性,促进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养分循环。
- 肖锦钰黄斯韵罗雪松罗雪松
-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酶活性水稻土
- 水稻根际芽孢杆菌抗砷胁迫作用及其微生物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砷甲基化过程作为微生物的砷抗性机制改变砷的毒性和移动性,对土壤砷污染控制有重要意义。砷抗性根际促生菌对砷胁迫下水稻生长产生积极影响,然而水稻根际菌的砷甲基化效率及其影响水稻砷胁迫的机制研究还较为缺乏。从砷污染稻田根际土中筛选出一株砷甲基化功能芽孢杆菌Bacillus sp.LH14,探究该菌株的砷甲基化效率、砷抗性和促生相关特性,以及菌株接种对土壤砷形态、水稻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H14具有砷甲基化和挥发能力,34 h内将三价无机砷转化为甲基砷的效率为54.9%,主要形态为二甲基砷和三甲基砷。LH14接种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砷甲基转移酶基因(arsM)丰度,增加土壤溶液甲基砷浓度,表明LH14参与了土壤砷形态转化。LH14能在砷胁迫下产生吲哚-3-乙酸(IAA),菌株浸染显著增加高砷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根和芽长及生物量。接种LH14对砷污染土壤中水稻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可能与根际有益菌(例如Burkholderiaceae和Gemmatimonadaceae)相对丰度增加有关。所以,水稻根际存在砷甲基化功能植物促生菌,接种该菌改变水稻根际砷形态,并能产生植物激素和富集根际有益菌从而直接和间接地促进水稻生长,有利于缓解水稻砷胁迫,为砷甲基化功能菌应用于砷污染土壤修复和缓解植物砷胁迫提供理论支撑。
- 王东亚陈冠虹方利平李芳柏
- 关键词:砷甲基化芽孢杆菌水稻根际
-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耐盐碱水稻根际土壤特异代谢物
- 2024年
- 探究耐盐碱水稻种植对滨海盐渍土代谢变化。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热图分析等方法对海水稻倒灌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未种植耐盐碱水稻的海水倒灌土壤(HC)相比,种植耐盐碱水稻的海水倒灌土壤(HR)和种植耐盐碱水稻+土壤改良剂的海水倒灌土壤(HT)根际土壤特异代谢物呈明显的分离状态。从3种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出121种代谢产物,其中HC与HR之间筛选出23个差异代谢物,分别是上调代谢物16种、下调代谢物7种;在HC与HT之间筛选出21个差异代谢物,分别是上调代谢物12种、下调代谢物9种。HR和HT的土壤特异代谢物主要集中在脂质、糖类、杂环化合物、胺类、氨基酸类等。表明种植耐盐碱水稻丰富了盐渍土中的代谢物种类。
- 闫甜冯乃杰郑殿峰沈雪峰
- 关键词:滨海盐渍土代谢组学
- 一种从镉污染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芽孢杆菌类细菌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从镉污染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芽孢杆菌类细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从镉含量较高的水稻田采集若干份水稻根际土壤样品,并进行风干。该从镉污染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芽孢杆菌类细菌的方法,通过从...
- 王剑英孔宗耀王来福许晓鸣
- 一种水稻根际环境特异性诱导表达的启动子、载体、转化体及应用
- 本公开涉及一种水稻根际环境特异性诱导表达的启动子、载体、转化体及应用。该启动子能够响应水稻根际环境的信号,在水稻根际环境的诱导下启动目的基因在宿主中的表达,尤其是目的基因在固氮施氏假单胞菌或贝莱斯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本公开...
- 燕永亮孙文悦杨松战嵛华
相关作者
- 王志刚

- 作品数:224被引量:484H指数:11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
- 研究主题:根际促生菌 黑土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促生 阿特拉津
- 金千瑜

- 作品数:245被引量:1,952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稻 土壤 无土育秧 肥料 水稻产量
- 徐伟慧

- 作品数:106被引量:392H指数:12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
- 研究主题:根际促生菌 促生效应 黑土 养猪废水 菌种保藏
- 朱练峰

- 作品数:233被引量:1,132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稻 土壤 基质 无土育秧 根际
- 林文雄

- 作品数:1,096被引量:7,253H指数:4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稻 化感作用 激光 连作障碍 太子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