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1篇“ 氧耗“的相关文章
-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增量预测模型的转炉氧耗优化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增量预测模型的转炉氧耗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机器学习模块、增量模型模块和选择计算模块;机器学习模块建立机器学习模型,增量模型模块建立增量模型,选择计算模块选择符合要求的参考炉,根据机器学习模型...
- 吴政朱庆祺赵贵州张伟东岳晨张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多系统器官功能及氧供氧耗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及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多系统器官功能及氧供氧耗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22年3月永安市立医院的8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氧供氧耗指标[氧供(DO_(2))、氧供指数(DO_(2)I)、氧耗(VO_(2))、氧耗指数(VO_(2)I)]。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及氧供氧耗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6 h两组的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及心肌损伤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氧供氧耗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控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且对氧供氧耗的影响也更为积极有效,因此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 陈信忠钟旺才
-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氧供氧耗
-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对氧供、氧耗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氧供、氧耗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重症感染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氧供指标[氧输送量(DO_(2))、氧输送指数(DO_(2)I)]及氧耗指标[氧耗量(VO_(2))、氧耗指数(VO_(2)I)]。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重症感染标志物、氧供指标及氧耗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3、7天时的重症感染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3、7天时的氧供指标及氧耗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氧供及氧耗状态,用于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价值高。
- 毛坡苏祖雄李炳文李江平林进师程江海黄国亮
- 关键词: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支气管镜老年重症肺炎氧供氧耗
-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人体运动后过量氧耗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恢复期人体代谢升高与运动后过量氧耗(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EPOC)增加有关。EPOC与运动时间呈线性关系,与运动强度呈指数关系。通常认为近最大强度间歇训练促使人体产生较大的EPOC。本文通过梳理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的起源和发展,解析其概念、分类和作用,分析其对人体EPOC的影响。HIIT促使EPOC在快速恢复期内显著升高,而缓慢恢复期内EPOC的变化目前仍无定论;冲刺间歇训练(sprint interval training,SIT)促使EPOC在整个恢复期内显著升高。与HIIT相比,在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时机体的能量消耗显著增加,人体摄氧量(oxygen uptake,VO_(2))显著增加,但MICT运动过程合并恢复期(24 h)的总能量消耗和总VO_(2)与HIIT相近,表明HIIT恢复期体内产生了更大的EPOC。间歇训练提高EPOC的机制包括增加肺通气和儿茶酚胺分泌,加速体循环,提高体温,促进糖原再合成、快肌纤维快速募集和线粒体呼吸解耦联,上调低氧诱导因子1α和骨骼肌蛋白,以及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等。
- 苏洋洋董晓宁吴秀琴
- 关键词:摄氧量能量消耗
- 研究颅脑肿瘤手术中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脑氧供和氧耗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在颅脑肿瘤手术中采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患者氧代谢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进行颅脑肿瘤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控制性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至出院。对比两组患者全麻插管后(T_(0))、急性等溶血液稀释后(T_(1))、控制性降压后(T_(2))、病灶切除后(T_(3))、术毕(T_(4))氧供(DO_(2))、氧耗(VO_(2))、氧摄取率(ER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术中失血量、异体输血量,术前和术后1 d血容量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_(0)~T_(4)时观察组患者DO_(2)先降后升再降,ERO_(2)先升后降再升,且T_(1)~T_(4)时观察组患者DO_(2)显著低于对照组,ERO_(2)显著高于对照组;T_(0)~T_(4)时两组患者HR、MAP、CVP均有明显的波动,且观察组患者T_(2)~T_(4)时HR显著低于对照组,T_(1)~T_(4)时MAP、CV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失血量、异体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而术后1 d观察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不仅能够减少颅脑肿瘤手术中的失血量和异体输血量,还不影响机体氧消耗,平稳血流动力学,促进患者血容量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束云菲陈伟张永洪
- 关键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氧代谢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氧耗指标以及预后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 研究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脑氧耗指标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53例,观察组(镇静组)28例,对照组25例。研究两组患者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0 h、24 h、48 h、72 h脑氧耗指标,计算颈内动脉与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2)、脑氧摄取率(CERO2),追踪分析近期预后、远期预后。结果 观察组在入ICU后24 h、48 h、72 h的心率(HR)、呼吸频率(R)、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4 h、48 h、72 h的AVDO2,CERO2,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近期预后即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远期预后即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镇静治疗可以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脑氧消耗,效果确切,但对近、远期预后无明显改善作用。
- 林利刚林高钧林达奉何军金玲江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预后
- 基于灰色预测与神经网络组合模型转炉氧耗量预测方法
- 一种基于灰色预测与神经网络组合模型转炉氧耗量预测方法,属于钢铁企业转炉氧气预测技术领域。通过对影响转炉氧气消耗量的多个因素分析后进行预测。利用Elman反馈神经网络非线性计算特点,能够较好拟合预测复杂情况下的非线性预测问...
- 张子阳孙彦广张云贵马湧盛刚
- 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对患者心肌氧耗及心肌缺血情况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对患者心肌氧耗及心肌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78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氯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耗氧量、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治疗后心肌缺血指标[ST段下降导联数(NST)、ST段压低总和(∑ST)]、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肌耗氧量、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1012.23±213.03)kPa/min、(75.35±7.53)次/min、(76.52±10.52)mm Hg(1 mm Hg=0.133 kPa)、(112.56±8.22)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1256.08±253.08)kPa/min、(81.63±8.02)次/min、(85.25±11.37)mm Hg、(127.96±10.63)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T(3.72±0.42)mm、NST(3.13±0.39)低于对照组的(4.96±1.38)mm、(4.82±1.28),左心室射血分数(48.78±6.63)%高于对照组的(43.86±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ngⅡ(104.72±14.56)ng/dl、IL-6(74.82±13.21)pg/ml、TNF-α(81.48±10.77)ng/dl均低于对照组的(138.41±15.32)ng/dl、(125.36±18.22)pg/ml、(107.23±11.53)ng/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心肌氧耗情况,临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玄继昌
- 关键词:氯沙坦心力衰竭心肌氧耗心肌缺血
-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氧耗量、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麻醉方案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88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氧耗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10、30、60 min的VO_(2)、VCO_(2)均高于麻醉前,DO_(2)均低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麻醉10、30、60 min的VO_(2)、VCO_(2)低于对照组,DO_(2)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30 min,两组的HR均高于麻醉前,MVP、CVP均低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麻醉30 min、术后10 min的HR低于对照组,MVP、CV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唤醒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24、48 h的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6、24、48 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全身麻醉,可提高镇痛、镇静效果,改善氧耗情况,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提高苏醒质量,且有利于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 王文文霍建臻曹婷
- 关键词:骨科手术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氧耗量
-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效果及对氧耗量、认知功能的影响
- 目的:结合统计学方法分析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效果。方法:在2022.5—2022.12时段内行骨科手术治疗老年患者中抽取45例作为数据观察基础,参考麻醉方案差别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5例),全...
- 邓文俊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氧耗量
相关作者
- 彭永臻

- 作品数:2,288被引量:8,964H指数:48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厌氧氨氧化 短程硝化 城市污水 深度脱氮 反硝化除磷
- 王淑莹

- 作品数:1,187被引量:5,468H指数:41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厌氧氨氧化 短程硝化 城市污水 反硝化除磷 深度脱氮
- 王晓霞

- 作品数:36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内源反硝化 氧耗 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除磷 短程硝化
- 龚欣

- 作品数:482被引量:1,603H指数:25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气化炉 合成气 气流床 气化 水煤浆
- 李伟锋

- 作品数:391被引量:41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气化炉 喷嘴 合成气 气化 水煤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