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篇“ 毒力鉴定“的相关文章
- 2019-2020年宁夏炭疽芽胞杆菌毒力鉴定及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了解宁夏2019-2020年分离的炭疽芽胞杆菌菌株致病力及基因分型特征,为宁夏皮肤炭疽疫情判定与分子溯源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9-2020年宁夏各地区分离的炭疽芽胞杆菌,对其进行毒力鉴定,并运用MLVA-15和canSNP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2019-2020年宁夏分离到的炭疽芽胞杆菌均为强毒株,MLVA-15分型为同一种群,canSNP分型为A.Br.001/002组。结论2019-2020年宁夏分离到的炭疽芽胞杆菌致病力较强,且菌株呈现相同的基因分型特征,提示菌株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此研究结果填补了宁夏炭疽芽胞杆菌实验室检测中菌株致病力及基因分型的空白。
- 杨聪高建炜马江涛海娥邹悦陈丽莉李小璐韩坤张术斌
- 关键词:炭疽芽胞杆菌毒力因子基因分型
- 插入BC株V蛋白的重组新城疫病毒(LaSota株)毒力鉴定及对先天性免疫的影响
- 2021年
- 为探究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的V蛋白拮抗宿主干扰素(interferon,IFN)信号通路对先天性免疫的影响,本试验测定了低毒力LaSota株插入BC株V蛋白的重组病毒rL-BC的毒力和感染后4,8,12h的感染效率,病毒感染后上清的IFN-β生成情况和P-STAT1、MDA5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感染后DF1、A549细胞先天性免疫分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重组病毒的颅内致病指数(intracerebral pathogenicity index,ICPI)升高,不同时间的感染效率均高于亲本毒。此外,V蛋白的插入使上清中IFN-β生成量降低,P-STAT1和MDA5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LGP2、TLR3等多种模式识别受体及ISG15、IFN-α等IFN通路相关分子的转录水平下降。以上均表明NDV的V蛋白通过抑制先天性免疫反应从而提高病毒毒力。
- 于桐南福龙王政于成东孟媛李亭玉蔡锦顺蔡锦顺金宁一
- 关键词:先天性免疫
- 国内部分地区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检测及高致病性毒株的分离与毒力鉴定被引量:4
- 2021年
- 为了解国内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情况,采用国标RT-PCR方法,对2017至2019年间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不同规模化猪场的1441份病料进行了PRRSV检测,并对分离到的高致病性PRRSV(HP-PRRSV)毒株进行了分子特性和致病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猪场PRRSV阳性率为22.14%,其中HP-PRRSV占到了阳性样品的49.84%;筛选部分病料分别接种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和Marc-145细胞,成功分离到1株病毒,经电镜观察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为PRRSV,并命名为RP19。对RP19毒株nsp2和ORF5基因序列分析表明,RP19与高致病性毒株TJ的序列相似度最高,并且其nsp2基因编码区含有特征性的(29+1)个氨基酸缺失。以10^(5.0) TCID_(50)/mL的攻毒剂量在5周龄的仔猪上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P19的攻毒组仔猪的日增重显著减少,体温升高,出现咳嗽、身体颤抖以及后肢麻痹等严重的临床症状,且有1头仔猪出现死亡,说明RP19有较强毒力。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病猪肺脏呈现PRRSV感染造成的典型弥漫性间质性肺炎症状。本研究调查了近年来PRRSV在我国14省(市)的流行情况,并分离到1株高致病性毒株,为PRRS的预防和疫苗制备提供了依据。
- 沙俊舟焦文涛丁旭娜段进坤车艳杰鲍恩东
-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Acidovorax oryzae)分泌系统相关基因的毒力鉴定及对其生物防治策略的研究
-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BBS)是由种传细菌Acidovorax oryzae(Ao)所引起,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对世界范围内的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的防治方法对该种传病害的防治效果较为有限。植物病原细菌分泌的效应蛋...
- Md.Mahidul Islam Masum
-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分泌系统毒力鉴定生物防治剂
- 一起疑似炭疽疫苗菌株毒力恢复事件中炭疽芽孢杆菌的毒力鉴定与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对某校疑似炭疽疫苗菌株毒力恢复事件(事件)中,教学实验使用的炭疽芽孢杆菌毒力及其环境污染情况进行鉴定和调查,为合理处理该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事件发生的情况、采集实验用培养物、冻存菌株和实验室环境样本。对实验用培养物进行噬菌体裂解和青霉素敏感试验鉴定;选取炭疽芽孢杆菌的rpoB基因和毒力相关的pagA和capC基因,应用TaqMan荧光探针法对采集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用培养物的噬菌体裂解试验显示有明显的噬菌斑,青霉素敏感试验显示在青霉素纸片周围有明显的抑菌环,并且培养物和冻存菌株rpoB和pagA基因检测为阳性,capC基因检测为阴性;教学场所的环境样本rpoB、pagA和capC基因检测均为阴性。结论该事件中实验用培养物和冻存菌株均为缺少capC基因的减毒炭疽芽孢杆菌,未发现毒力恢复情况;教学场所中无炭疽芽孢杆菌的污染。
- 张恩民湛志飞魏强张锡兴胡艳红夏昕万康林魏建春高立冬
- 关键词:炭疽芽孢杆菌疫苗生物安全
-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弓形虫rop16_(I/III)缺陷虫株的构建及毒力鉴定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构建并鉴定弓形虫RH株rop16_(I/III)缺陷虫株。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构建基因缺陷虫株。运用E-CRISPR数据库设计gRNA,并使用定点突变试剂盒突变pSAG1::Cas9-U6::sgUPRT质粒上的gRNA,构建pSAG1::Cas9-U6::sgrop16质粒。此外将rop16上游序列、乙胺嘧啶抗性基因、rop16下游序列3个片段连接成donorDNA,克隆于pUC19质粒上,PCR扩增donor DNA片段。pSAG1::Cas9-U6::sgrop16质粒和donor DNA片段电穿孔转染弓形虫,电转后悬液接种于HFF-1细胞中,3μmol/L乙胺嘧啶筛选电转后的虫株。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克隆化筛选虫株。吉姆萨染色分别比较RH株和RHΔrop16株对HFF-1细胞的增殖与入侵。并比较RH株和RHΔrop16株分别感染昆明小鼠后小鼠的生存和死亡率。结果经测序比对,成功构建了pSAG1::Cas9-U6::sgrop16质粒和pUC19-donorDNA质粒。PCR鉴定结果显示,DHFR编码(编码乙胺嘧啶抗性基因)序列成功插入至靶点位置,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未见RHΔrop16株有Rop16_(I/III)蛋白表达。吉姆萨染色后计数结果表明,RH株感染的细胞内每个纳虫泡内速殖子的平均数显著高于RHΔrop16虫株。毒力试验结果显示,RH株感染的小鼠在第7d即出现死亡,而rop16_(I/III)缺陷株在第9d出现死亡,但两种弓形虫株感染动物在第10d均全部死亡,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rop16_(I/III)缺陷的弓形虫RH虫株,rop16_(I/III)基因敲除对弓形虫RH株毒力无明显影响。
- 王聪程维晟刘芳张焰FaustinaPappoe罗庆礼闻慧琴邓芳徐元宏沈继龙
-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基因缺陷
- 血清以及基因分型技术在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和毒力鉴定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为猪上呼吸道中的一种共栖菌,只在特定条件下侵入机体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疾病[1].区分临床中分离的HPS是“常驻菌”还是“致病菌”对HPS病的诊断和控制尤为重要.“常驻菌”或“致病菌”特性的分析需要利用血清学以及基因分型技术.分型技术的优劣取决于方法的鉴定能力、重复性、花费时间以及成本等.对细菌菌型的鉴定有着不同的应用,地方流行病学中用判定一次疫情暴发涉及的菌株数量,而全球流行病学则关注特定菌株与其他地区以及不同时间分离株间的关系.因此,地方流行病学需要确定疾病暴发的病原菌为一株还是多株引起,或者在持续感染情况下确定是否由一种强毒株引起感染.全球流行病学则通过研究不同地区菌株间关系,分析菌株的全球分布以及导致分布差异的原因[1].
- 杨洋于爽徐晓阳曹雪峰罗永久任志华钟志军彭广能
- 关键词:基因分型技术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毒力鉴定全身性疾病上呼吸道
- 黄曲霉菌株产毒力鉴定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黄曲霉菌株产毒力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黄曲霉菌株产毒力鉴定。
- 关键词:黄曲霉菌病菌植物检疫
- 猪链球菌2型江苏分离株菌毛相关基因特点及菌株毒力鉴定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PCR技术对猪链球菌2型(SS2)江苏分离株的菌毛相关基因进行扩增,根据菌毛相关基因分布特点对菌株分型,并进行动物试验评估。结果 24株SS2中A型占70.8%,B型占29.2%。其中从病猪分离的13株SS2均为A型;而从健康猪扁桃体中分离的11株SS2 A型占36.3%,B型占63.7%。动物试验结果表明A型菌株的毒力强于B型。以上结论说明猪链球菌2型江苏分离株可以根据菌毛相关基因特点进行分型,并利用分型结果来评估菌株的毒力强弱及潜在危害性。
- 虞凤何孔旺肖琦倪艳秀周俊明茅爱华祝昊丹汪伟吕立新俞正玉温立斌张雪寒李彬郭容利王小敏范红结
- 关键词:猪链球菌2型毒力
- 禽呼肠孤病毒S1133株的毒力鉴定被引量:1
- 2011年
- 将引进的ARVS1133株强毒在SPF鸡胚上传1代,对E2代种毒进行了病毒含量和对雏鸡的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E2代ARV S1133株病毒含量≥105.9EID50/0.2 mL。对3~7周龄雏鸡的半数感染量≥104.16~4.18/0.1 mL,ARVS1133株强毒毒力符合要求,可以作为强毒攻毒株。
- 李慧姣李俊平杨承槐李启红吴涛王哲黄建华
- 关键词:禽呼肠孤病毒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毒力
相关作者
- 瞿继红

- 作品数:10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新城疫病毒 RT-PCR 新城疫 毒力鉴定 分离株
- 李杰峰

- 作品数:83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猪圆环病毒 新城疫 中草药添加剂 CAP蛋白 耐药基因
- 周碧君

- 作品数:632被引量:1,887H指数:19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山羊痘 山羊痘病毒 绵羊肺炎支原体 鸭肠炎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李永明

- 作品数:150被引量:425H指数:11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 研究主题:鸡病 山羊痘病毒 新城疫病毒 IBD 病原分离
- 温贵兰

- 作品数:223被引量:493H指数:10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新城疫病毒 新城疫 禽白血病病毒 原核表达 禽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