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6 篇“ 死因监测 “的相关文章
山东省龙口市2020-2022年居民死因 监测 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山东省龙口市居民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当地的疾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龙口市全部死因 数据进行系统编码和分类,运用软件SPSS 22.0和Excel 2010,整理2020-2022年龙口市常住居民的死亡数据,对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 顺位等进行分析。结果2020-2022年龙口市共报告死亡人数为18 826人,死亡率为869.01/10万,其中男性死亡人数为10 746人,女性死亡人数为8 080人,死亡率分别为983.38/10万和752.65/10万,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χ^(2)=334.38,P<0.001)。龙口市居民前5位的死因 依次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累计占全部死因 的91.23%。第二类疾病死亡占龙口市居民全部死亡构成的93.03%。结论 龙口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和恶性肿瘤,有关部门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宣传和教育,制定有效措施减少其发病和死亡,提高龙口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孙青关键词:死因监测 死因顺位 死亡率 慢性病 2018-2022年南充市高坪区居民死因 监测 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南充市高坪区居民的死亡水平及死因 分布,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导出南充市高坪区户籍、死亡时间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死亡报告卡。使用Excel整理数据,对居民的死亡率、主要死因 及减寿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_(趋势)^(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18—2022年南充市高坪区居民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年均粗死亡率为746.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8.47/10万。在分年龄组首位死因 中,0~4岁组为围生期疾病,5~44岁组为损伤中毒,45~64岁组为恶性肿瘤,≥65岁组为脑血管病。死因 顺位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损伤中毒,占全死因 的87.48%。寿命损失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全死因 寿命损失的79.96%。结论影响南充市高坪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以恶性肿瘤、脑血管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在当地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机制。 何黎 蒋馨雨关键词:死因 死因顺位 减寿年数 三级综合医院死因 监测 全流程管理实践 2024年 目的探讨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三级综合医院死因 监测 工作的全流程管理实践,并分析实践效果,以期提升医院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方法通过分析死因 监测 工作的发起、填报、审核、上报等各环节的全流程干预,采取完善工作制度、细化规范流程、提升业务水平及信息化应用等措施,对死因 监测 进行全流程管理,杜绝漏报和迟报,保证死因 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提高死因 监测 规范化水平。结果死因 监测 实行全流程管理后,一方面提升了死因 监测 工作的流畅性,确保了死因 监测 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大幅度提升了死因 监测 的工作质量,无死亡漏报情况发生,死因 监测 报卡及时率、多死因 链比例分别由2022年的90.68%、60.56%上升至2023年的98.41%、69.75%,根本死因 不准确比例则由2022年的13.66%下降至2023年的6.69%。结论死因 监测 全流程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迟报、漏报风险,提高死因 监测 规范化水平,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对其他医院开展死因 监测 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邓建凯 蔡建泽 陈秀媚 陈漫漫 郑晨梦关键词:死因监测 全流程管理 南通市通州区居民死因 监测 工作做法及存在问题分析 2024年 死亡构成和死亡水平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南通市通州区通过健全管理体系、建立监测 网络、加强业务培训、实行绩效考核、开展部门协作等为高质量开展居民死因 监测 工作、收集完整准确的死亡数据提供保障。针对死因 监测 工作人员变动频繁、村级工作不扎实、流动人口不确定等问题,提出加强死因 监测 队伍的稳定性、管理的规范性、人员的专业性和指导考核的效率性等对策建议。 钱浩霞 刘玉关键词:死因监测 2016—2022年自贡市居民死因 监测 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分析2016—2022年自贡市居民死亡水平及死因 谱变化情况,了解自贡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及主要死因 ,为制定和调整卫生政策、控制人群健康影响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在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查询下载2016—2022年自贡市常住人口死亡数据,通过Excel201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计算年龄别死亡率,标化死亡率;通过Joinpoint软件计算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2016—2022年自贡市居民死亡率逐年上升;标化死亡率在2016—2021年间呈逐年下降趋势,2022年出现上升。感染性疾病中肺炎死亡率在2022年出现明显上升;伤害死亡中意外跌落上升至伤害死亡顺位第1位;慢性疾病中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逐年上升,呼吸系统疾病在2016—2021年间呈下降趋势,2022年死亡率上升,恶性肿瘤呈逐年上升趋势;单病种死亡原因,缺血性心脏病上升为死亡顺位第1位。结论自贡市居民死亡率在2022年明显上升,主要为感染性疾病中肺炎和慢性病中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快速增长,这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有关。随着自贡市居民老龄化程度加深和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越来越高,今后除做好感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外,还需做好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才能提高人群健康状况,有效降低死亡。 李明 曾晶 祁冰洁 宁柱 郑庆梅 饶赢 周红梅 董婷 成姝雯 邓颖关键词:死因 死亡率 疾病谱 2018-2021年云南省蒙自市居民死因 监测 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蒙自市居民的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死因 构成及顺位,为进一步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1年蒙自市的全死因 数据,对其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 期望寿命及寿命损失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拟合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描述死亡趋势变化。结果居民的粗死亡率为633.88/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为866.87/10万,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APC=-1.73%,APC=-5.96%,P<0.05)。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而死亡者占死亡总数的76.44%。脑血管疾病(140.38/10万)、心脏病(104.24/10万)、恶性肿瘤(92.75/10万)、伤害(79.37/10万)、呼吸系统疾病(63.17/10万)依次为该市居民的前5位死因 ,占全部死因 的75.71%。全人群、男性及女性的人均期望寿命分别为75.67岁、72.32岁和79.49岁。伤害、恶性肿瘤及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年占全死因 的65.45%。结论慢性病是蒙自市的防治工作重点。尤其应重点关注伤害、恶性肿瘤及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健康损害及寿命损失。 金彩娥 张燕梅 杨庆伟 王鹏 王益民关键词:死因 死亡率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河北省死因 监测 点居民2014—2020年脑卒中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及变化趋势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河北省死因 监测 点居民2014—2020年脑卒中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及变化趋势,为该地区居民脑卒中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死因 监测 系统中201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30个死因 监测 点居民的脑卒中死亡数据,计算脑卒中的早死寿命损失年(YLL)、YLL率和平均每人的早死寿命年损失年(AYLL),并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评估脑卒中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的变化趋势。结果 河北省死因 监测 点居民2014—2020年因脑卒中早死所致YLL为475 002人年,YLL率为4.90‰,AYLL为10.44年;除YLL外,河北省死因 监测 点居民2014—2020年脑卒中YLL率和AYLL均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APC=–2.64%和–0.80%,均P <0.05);男性和女性居民的YLL分别为333 103人年和141 899人年,YLL率分别为6.71‰和3.00‰,AYLL分别为10.98年和9.37年,男性居民YLL、YLL率和AYLL分别为女性居民的2.35、2.24和1.17倍;<20岁居民的AYLL最高(54.55年),40~59岁居民的YLL最高(329 240人年),≥60岁居民的YLL率最高(13.24‰);城市和农村居民YLL分别为52 248人年和422 754人年,YLL率分别为2.01‰和5.96‰,AYLL分别为11.19年和10.36年,农村居民YLL和YLL率分别为城市居民的8.09倍和2.97倍,城市居民AYLL为农村居民的1.07倍;YLL、YLL率和AYLL均以出血性脑卒中居民为最高,分别为347 387人年、3.58‰和11.80年。结论 河北省死因 监测 点居民2014—2020年脑卒中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虽有下降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其中男性、≥40岁、农村和出血性脑卒中居民的脑卒中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较为严重。 张帆 刘晓丽 赵晶晶 李玫 刘玉环 岳福娟 马小焱 孙纪新 崔泽关键词:脑卒中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死因 监测 点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情况及2014-2021年变化趋势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分析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20个国家级死因 监测 点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死亡情况及2014—2021年变化趋势,掌握主要慢性病的疾病负担,为慢性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收集2014—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死因 监测 点的数据,并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对居民的根本死因 进行分类和编码。使用SAS 9.4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使用Excel 2007和SPSS 23.0软件整理并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以及早死概率等数据,使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使用Joinpoint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对数据进行趋势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死因 监测 点4种主要慢性病的粗死亡率为570.14/10万,其中女性为469.82/10万,男性为662.4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702,P<0.05)。2014—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死因 监测 点居民粗死亡率为590.28/10万~663.04/10万,呈上升趋势(AAPC=1.35%,t=5.548,P<0.05);标化死亡率为641.38/10万~488.70/10万,呈下降趋势(AAPC=−3.54%,t=−8.805,P<0.05)。2014—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死因 监测 点4种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为499.61/10万~570.14/10万,呈上升趋势(AAPC=1.55%,t=4.822,P<0.05);标化死亡率为601.59/10万~414.63/10万,呈下降趋势(AAPC=−4.16%,t=−4.545,P<0.05)。2014—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死因 监测 点4种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为20.76%~14.59%,呈下降趋势(AAPC=−4.69%,t=−6.600,P<0.05)。结论2014—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死因 监测 点居民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是导致内蒙古自治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要加大4种主要慢性病的防治力度,尤其要将男性群体作为重点人群来开展工作,同时重点关注老年群体。 郑婧婧 席云峰 乔丽颖 那布其 尚书 亢伟伟关键词:慢性病 2014—2021年江西省死因 监测 地区肝癌死亡情况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江西省死因 监测 地区居民肝癌死亡水平及其疾病负担情况,为针对性开展肝癌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利用2014—2021年江西省20个国家级死因 监测 地区报告的居民肝癌死亡数据,计算肝癌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率、平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指标,2014—2021年趋势分析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表示。结果2014—2021年,江西省死因 监测 地区肝癌死亡率为21.41/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0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P<0.05)。肝癌年龄别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死亡率从30岁开始快速上升。2014—2021年男性、女性、农村居民死亡率AAPC分别为2.60%、5.58%、3.55%(P<0.05);城市居民死亡率、各人群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城市、农村居民AYLL的AAPC分别为-1.75%、-2.88%、-2.46%、-1.94%(P<0.05);女性YLL率呈上升趋势(AAPC=2.56%,P<0.05)。结论江西省肝癌死亡水平较高,但早死导致的疾病负担有下降趋势,男性与农村居民是肝癌防控的重点人群。 陈小娜 颜玮 赵军 朱瑶 陈轶英 徐艳 卢飞豹 许立平关键词:肝癌 死亡率 2018年-2022年南充市死因 监测 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特征 2024年 目的了解南充市脑卒中死亡水平、分布特点及潜在寿命、潜在工作损失情况,为脑卒中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选取死亡日期为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户籍地址为南充市死因 监测 点的全部脑卒中死亡个案13080例,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潜在减寿年数、平均潜在减寿年数、标化潜在减寿年数率、潜在工作损失年数、平均潜在工作损失年数、标化潜在工作损失年数率。结果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30.56/10万和69.74/10万,5年间趋于稳定。男性粗死亡率(138.43/10万)高于女性(122.18/10万)(χ^(2)=50.63,P<0.001)。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趋势变化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29342.881,P<0.001)。出血性脑卒中占死亡总数的60.93%,5年来死因 顺位始终位于首位。农村居民脑卒中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3.887、1427.316,均P<0.001)。PYLL为32191.00人年,APYLL为9.71年,SPYLLR为2.94‰;WPYLL为19102.50人年,AWPYLL为9.47年,SWPYLLR为2.03‰。潜在减寿及潜在工作损失指标男性均高于女性,出血性脑卒中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是南充市死因 监测 地区脑卒中死亡的主要类型,男性、60岁以上老年人群是防治的重点人群,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肖一 沈琴琴 邹雪平 杨千三关键词:脑卒中 死亡率 死亡顺位 潜在减寿年数 潜在工作损失年数
相关作者
李少芳 作品数:34 被引量:211 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死亡率 死因监测 慢性病 死因顺位 漏报 贺琴 作品数:37 被引量:256 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死亡率 死因监测 发病率 肿瘤登记 死因 陈叶纪 作品数:90 被引量:601 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死亡率 发病率 肿瘤登记 影响因素 死因监测 轩水丽 作品数:37 被引量:231 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死因顺位 死因监测 死亡率 粗死亡率 慢性病 底秀娟 作品数:82 被引量:302 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死亡率 死因顺位 死因监测 标化死亡率 粗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