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6篇“ 桡骨近端骨折“的相关文章
桡骨骨折的损伤机制与骨折类型和合并伤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桡骨骨折的损伤机制与骨折类型和合并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就诊的50例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ason分型对骨折类型进行区分,探讨桡骨骨折的损伤机制与骨折类型和合并伤的关系。结果:不同骨折类型的手部着地,外翻位摔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此损伤机制下以Ⅱ型骨折为主。不同骨折类型的肘部直接着地、跌落前受到强力牵拉以及硬物撞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损伤机制对是否伴有合并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着地、外翻位摔倒是桡骨骨折的主要损伤机制,且损伤机制与伴有合并伤有关。
何国彬吴巧杏吴起
关键词:桡骨小头桡骨颈桡骨近端骨折
碘海醇辅助显影微创治疗低龄儿童桡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应用碘海醇辅助显影微创治疗低龄患儿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确诊为桡骨骨折的低龄患儿,均采用碘海醇辅助显影明确伤情,应用手法复位或微创经皮撬拨复位骨折,术后拍X线片复查。观察分析患儿骨折复位治疗结果。结果随访24个月后,骨折复位优12例,良3例,可1例,差0例;功能恢复优14例,良2例,可0例,差0例。术后所有患儿无并发术口感染、桡神经深支损伤;术后1、2周复查X光片均未见骨折继发移位征象;术后中长期复查X光片均未见桡骨头缺血坏死,尺桡骨骨桥形成。结论术中应用碘海醇辅助显影微创治疗低龄儿童桡骨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特别对于年龄小、桡骨头骨化核未出现的儿童,该方法可以防止误诊、漏诊,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勇阮张涛刘毅王欢欢叶前驱曾秋涛
关键词:碘海醇显影桡骨近端骨折儿童
O'BrienⅡ型、Ⅲ型儿童桡骨骨折的治疗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及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髓内钉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4-13岁,平均8岁。克氏针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4-12岁,平均7岁。对髓内钉组及克氏针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平均随访6个月。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C型臂X线透视次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刘俊涛王小勇王畅李文明
关键词:骨折微创
2010年至2011年我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地区成人尺桡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成人尺桡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16所医院和西部内陆地区15所医院收治的尺桡骨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损伤AO分型等数据。将东部沿海地区16所医院诊治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内陆地区15所医院诊治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共收治1889例成人尺桡骨骨折,占同期尺桡骨骨折的9.97%(1889/18949),占同期全身骨折的1.33%(1889/141474)。男女比为1.66:1。男性骨折高发年龄段为21—30岁(29.09%),女性骨折高发年龄段为41—50岁(22.25%)。成人尺桡骨骨折AO分型中,构成比最高的为21.B型(占75.54%)。A、B组分别有1024和865例,A、B组男女比分别为1:0.77、1:0.45。A组患者平均年龄(42.8岁)大于B组(37.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05,P〈0.001)。A组高发年龄段为41—50岁,B组为21—30岁。两组患者骨折AO分型高发类型均为21.B型,构成比分别为76.95%和7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桡骨骨折高发年龄段男性为21—30岁,女性为41—50岁,成人尺桡骨骨折以21-B型最为常见,男性多于女性,东部沿海地区女性患者比例、平均年龄和21-B型骨折构成比均高于西部内陆地区。
郭家良金霖杨延江董天华张飞杨宗酉殷兵徐永清顾祖超梁益建邓奇平赵滨黄瑾瑜殷作明张英泽
关键词:尺骨骨折桡骨骨折流行病学研究
桡骨骨折手术方法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桡骨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分析在我院收治的98例桡骨骨折患者,根据AO分型分为A、B、C三种类型,分别采用闭合手法复位中医小夹板外固定、石膏外固定以及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不同方法复位评分及功能评分优良率。结果三组中,A、B型骨折复位的优良率评分统计学显示无显著性差别;C型患者中无论是功能评分还是复位评分"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结论对于A、B型骨折,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C型骨折,建议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苏飞
关键词:桡骨近端骨折手术方法
桡骨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与临床研究
桡骨与肱骨小头形成肱桡关节,这是维持肘关节外侧稳定的重要结构。桡骨骨折移位和桡骨头脱位都会导致桡骨头与肱骨小头的对应关节发生改变,肘关节的应力分布也随之改变。若治疗不当,未能及时、有效地复位固定桡骨骨折桡骨头脱...
王娟
关键词:桡骨近端骨折生物力学病理特征临床疗效
桡骨骨折术后畸形愈合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桡骨骨折术后畸形愈合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桡骨骨折患者,对其进行经皮克氏针"三角架"结构内固定手术,选取术后畸形愈合患者与术后正常愈合患者各80例。其中,A组研究对象为桡骨骨折术后畸形愈合患者,作为试验组。B组研究对象为桡骨骨折术后正常愈合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术后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前臂旋转功能及桡腕关节面的平整程度。结果 A组患者在术后1年后,前臂旋转功能明显较B组受限,且桡腕关节面平整度远远低于B组(P<0.05)。结论桡骨骨折术后畸形愈合使前臂旋转功能严重受限,且桡腕关节面恢复平整程度。影响肘关节功能。
刘建军
关键词:桡骨近端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
桡骨骨折术后畸形愈合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桡骨骨折术后畸形愈合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桡骨骨折患者,对其进行经皮克氏针"三角架"结构内固定手术,选取术后畸形愈合患者与术后正常愈合患者各80例。其中,A组研究对象为桡骨骨折术后畸形愈合患者,作为试验组。B组研究对象为桡骨骨折术后正常愈合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前臂旋转功能及桡腕关节面的平整程度。结果 A组患者在术后1年,前臂旋转功能明显较B组受限,且桡腕关节面平整度远远低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骨折术后畸形愈合使前臂旋转功能严重受限,且桡腕关节面恢复平整程度较差,明显影响肘关节功能。
刘建军
关键词:桡骨近端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
闭合复位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骨折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骨折疗效。方法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桡骨骨折,从桡骨,逆行用双克氏针经髓腔固定。2006年至2008年共收治桡骨骨折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4-14岁,平均...
董元春徐璞
关键词:桡骨近端骨折
文献传递
桡骨骨折的治疗建议被引量:4
2011年
桡骨是构成肘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尺桡骨骨折包括桡骨骨折、尺骨冠状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及各种组合的复杂骨折。本次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组共在全国5家大学附属医院收集到完整随访资料的骨折患者2338例,其中尺骨骨折167例,占7.1%,占253例肘关节骨折的66.0%;
关键词:桡骨近端骨折尺骨冠状突骨折肘关节骨折尺骨鹰嘴骨折桡骨头骨折

相关作者

任秀智
作品数:89被引量:391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成骨不全 成骨不全症 儿童 基因突变 髓内钉
涂豫建
作品数:24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误诊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质疏松
杨建平
作品数:161被引量:796H指数:15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发育性髋脱位 治疗儿童 PERTHES病 闭合复位
曾裴
作品数:39被引量:191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手术治疗 长期随访 成骨不全症 截骨矫形
刘建军
作品数:12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畸形愈合 桡骨近端骨折 肘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