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0篇“ 核天体物理“的相关文章
- 核天体物理实验中的原位正电子湮灭测量方法
- 2024年
- 在核天体物理关心的热核反应中,有一些反应可以产生短寿命的正电子放射性产物,这些反应产物发射的正电子会在靶中与电子发生湮灭,继而产生一对能量为511 keV的γ射线,通过测量这一对γ射线来得到反应产额,从而计算出核反应截面以及天体物理S因子。近期有研究提出了在实验终端上原位测量正电子湮灭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借助511 keV γ射线对的方向相反特性,利用探测阵列的对向单元进行空间符合测量来压制本底干扰。本工作基于近期自主研发的大型模块化BGO阵列LAMBDA-Ⅱ对这一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LAMBDA-Ⅱ对反应产物原位β^(+)衰变探测效率为(7.6±0.2)%,和蒙特卡罗模拟结果一致。通过原位测量得到^(14)N(p,γ)^(15)O反应259 keV共振产额符合瞬发γ射线测量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为将来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到核天体物理研究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林棽宋路洋苏俊陈鑫谌枳霖张昊盛耀德张立勇何建军陈思泽谌阳平金仕纶卢飞肖丹章勇南巍蒋宇辰张玉强张扬田竣文江信之陈银吉王琳覃之巍刘峰成
- 关键词:核天体物理正电子湮灭
- 相对论Hartree-Bogoliubov方法在核结构和核天体物理中的应用
- 原子核质量和半径是直接反映原子核结构信息的重要可观测量。研究原子核质量和半径分布不仅有助于理解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原子核结构,而且对研究各种极端天体物理环境下的核合成也至关重要。在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含奇核子...
- 刘子鑫
- 关键词:原子核结构
- 基于HI-13串列加速器的核天体物理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天体物理研究组在HI-13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建成了我国首条低能放射性次级束流线,产生了从^(6)He到^(22)Na等11种放射性核束,利用这些放射性束流通过测量逆运动学转移反应开展了一系列核天体物理重要反应的研究,另外还通过厚靶实验方法和电荷交换反应开展了天体物理相关重要核结构信息的研究。在串列加速器Q3D磁谱仪上,利用稳定束测量了许多单核子转移和α基团转移的角分布,基于渐进归一化系数(Asymptotic Normalization Coefficient,ANC)或谱因子方法得到了一系列天体物理关键反应的天体物理S因子和反应率,为元素丰度、天体模型等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 李家英豪李云居李志宏王友宝谌阳平郭冰柳卫平
- 关键词:核天体物理
- 基于HIAF的核天体物理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核天体物理是研究微观世界的核物理与研究宇观世界的天体物理、天文学融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在国际上一直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前沿方向而受到关注.本文总结了核天体物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科学问题及实验研究方法,介绍了基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的核天体物理研究展望.HIAF是我国正在建设的核物理大科学装置,在开展远离稳定线核素的质量、半衰期和核反应截面等方面的核天体物理研究中极具优势,将为研究爆发性核过程和理解宇宙重元素起源问题提供研究机遇.在元素核合成中关键反应研究方面,发展ANC,Oslo,替代反应和替代比率等间接测量方法及实验技术,系统开展带电粒子、中子俘获反应的研究.通过HIAF储存环,可以系统测量r-过程核素质量;通过HIAF次级束流线,发展高效率探测器,系统测量r-过程核素的衰变半衰期.此外,基于HIAF还可以开展中子星物态方程以及弱相互作用率等研究.通过以上核物理实验及理论研究,更新核天体物理研究所需的质量和反应率数据库,结合天文观测,检验和发展天体物理模型,理解星体演化和宇宙中的元素起源.
- 郭冰柳卫平唐晓东李志宏何建军
- 关键词:核天体物理反应截面半衰期
- 用于核天体物理实验的活性靶时间投影室被引量:4
- 2020年
- 发生在中子星壳层内的丰中子熔合反应对中子星演化以及X射线超级爆等现象均会产生影响。受限于放射性束流强度和反应机制的复杂性,实验数据极其缺乏,难以有效约束理论模型。基于活性靶技术的时间投影室(Time Projection Chamber,TPC)将工作气体作为反应靶,具备近4π立体角接受度和三维径迹重建能力,能够实现对反应事件的全记录,显著提高了探测效率,大幅降低了熔合反应截面测量对束流强度的要求。我们研制了240路信号读出的TPC,并使用放射性束流^(16)N对探测器进行了测试,探索了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了得到更加精确的反应产物径迹,对反应事件做出更好的筛选,进一步发展了1024路信号读出TPC,并开展了^(12)C+^(12)C库仑位垒附近熔合反应截面测量实验,初步实验结果与已有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 张志超张宁涛鲁辰桂蒲天磊张金龙陈涵段利敏高丙水李阔昂李宇田千奕茹龙辉唐晓东王新雨徐晓栋赵红赟蔡紫葳姬彬斐李奇特许金艳林炜平
- 关键词:熔合反应
- 核天体物理学
- 李志宏
- 关键词:天体物理学核物理学
- 用于核天体物理实验的活性靶时间投影室
- 发生在中子星壳层内的丰中子熔合反应对中子星演化以及X 射线超级爆等现象均会产生影响。受限于放射性束流强度和反应机制的复杂性,实验数据极其缺乏,难以有效约束理论模型。基于活性靶技术的时间投影室(Time Projectio...
- 张志超张宁涛鲁辰桂蒲天磊张金龙陈涵段利敏高丙水李阔昂李宇田千奕茹龙辉唐晓东王新雨徐晓栋赵红赟蔡紫葳姬彬斐李奇特许金艳林炜平
- 关键词:熔合反应
- 核天体物理学
- 天体物理学既是天文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也是物理学的分支之一,它是利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来研究天体的形态、结构、物理条件、化学组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而核天体物理学是天体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天体中的核反应等问...
- 彭秋和
- 关键词:核物理学
- 我国核天体物理前沿科学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我国核天体物理研究群体紧密围绕核天体物理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研究,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北京串列加速器和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结合国际合作,对核天体物理反应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原子核质量和衰变测量、理论计算、核合成网络计算、以及天文观测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制定了我国核天体物理中长期发展战略,取得了国际公认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了核天体物理研究群体的集成效应,催生了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室,较大地促进了核物理与天体物理的深度交叉和融合,加强了国内核天体物理领域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促使我国核天体物理研究进入到国际先进水平。
- 柳卫平李志宏郭冰唐晓东何建军
- 关键词:核天体物理网络计算
- 核天体物理中关键原子核结构性质的理论研究
- 近年来由于放射性核束及γ探测装置在原子核实验上的应用,使人们探索极端条件下的原子核结构成为可能,并且在远离稳定线的核区发现了非常丰富的物理现象。同时远离稳定线原子核结构的研究可以促进核天体物理等交叉学科的发展。本文主要采...
- 田永威
- 关键词:核天体物理原子核结构投影壳模型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柳卫平

- 作品数:138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核天体物理 天体物理 N 角分布 次级
- 李志宏

- 作品数:105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核天体物理 天体物理 N 角分布 P
- 郭冰

- 作品数:104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核天体物理 天体物理 P N 角分布
- 连钢

- 作品数:66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核天体物理 天体物理 角分布 N P
- 曾晟

- 作品数:70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核天体物理 N 天体物理 角分布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