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篇“ 枕大池重建术“的相关文章
改良重建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 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是一种由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的小脑扁桃体下部下降至孔以下、颈椎管内的外科疾病。在临床上,小脑扁桃体下疝患者常合并出现脊髓空洞。目前,外科手是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因患者的发病机制及自然病史不详,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故尚无统一的手标准,学界对于各类式的临床疗效也存在争议。为此,本文针对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治疗中改良重建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够为广患者的症状缓解及预后改善提供一定的帮助,现总结相关研究资料报告如下。
郭涛芦戬张瑞生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小脑扁桃体下疝自然病史枕骨大孔颈椎管
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操作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及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3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治疗,下正中入路,以孔为中心,咬除骨鳞部及寰椎后弓,"Y"形切开硬脑膜,电灼缩小或部分切除小脑扁桃体,分离粘连开放正中孔,扩修补硬脑膜。结果 43例患者中40例症状明显改善,2例无明显好转,1例有所加重,后复查MRI示39例患者脊髓空洞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甚至消失,4例无明显缩小,无空洞扩。结论后颅凹减压、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开放正中孔、扩硬膜修补能显著改善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症状,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方法。
肖阳张大平裴荣权孟令文张永明马亮
关键词:CHIARI畸形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
微创重建术辅助中B超评价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微创重建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中辅助B超判断重建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诊断明确的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共93例,施行微创重建术中保留寰椎后弓,并于切开硬膜前通过B超实时观察小脑扁桃体下疝形态、小、"活塞"样往复运动状态,以及形态和小;并于切除部分小脑扁桃体后对重建效果进行判断。分别于后6和30个月时通过Tator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后并发症包括小脑出血(1例)、小脑梗死(1例)、脑积水(1例)、皮下积液(2例),均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后6个月随访93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36例、稳定55例、加重2例,MRI显示脊髓空洞缩小或完全消失90例、无变化3例;后30个月随访80例患者,原症状稳定者中12例好转、1例加重,MRI显示脊髓空洞无进一步变化。结论微创重建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损伤小、后恢复迅速、效果稳定、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中通过B超判断重建效果简单易行,数据可靠。
李鹏超刘勇邱险峻靳玉强李玥堃杨淑琴邢志霞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枕骨大孔
中超声对chiari畸形I型重建术效果评价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超声在评价chiari畸形I型骨性减压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chiari畸形I型患者15例,其中12例合并脊髓空洞,行颅后窝...
程今刚何文李慧展成晔李晨杨俊
关键词:CHIARI畸形
小脑扁桃体切除并重建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切除并重建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ACM-SM)的手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9例ACM-SM患者,采用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并行重建术,按照Tator标准评价手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或恶化,随访69例患者,65例症状显著改善;核磁共振复查34例,结果显示均解剖成形,32例脊髓空洞消失或明显缩小。结论:小脑扁桃体切除并重建术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的Arnold-Chiari畸形有效、合理的手方式。
包长顺杨福兵刘亮王斌夏祥国詹书良陈礼刚
关键词: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小脑扁桃体切除枕大池重建术
小骨窗后颅窝减压合并重建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18例
2011年
目的评估小骨窗后颅窝减压合并重建治疗Arnold-Chiari(AC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小骨窗后颅窝减压合并重建治疗ACMⅠ型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后随访半年,患者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复查头颅MRI见脊髓空洞缩小,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均纠正。结论小骨窗后颅窝减压合并重建术治疗ACMⅠ型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王晓亮胡望平张春林罗文伟
关键词: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
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的后护理被引量:1
2010年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1891年由Chiari提出的,故又称Chiari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脑发育畸形,以后颅窝容积减少,小脑扁桃体向下进入椎管内为主要病理学特征。随着MRI的广泛应用,检出率逐年提高。本病常合并有脊髓空洞症(44%-50%)、蛛网膜粘连(41%)、脑积水(50%-90%)。早期症状较轻,18岁以前很少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逐渐加重,须行手治疗。
许彩云
关键词: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枕大池重建术护理
B超辅助下颅后窝小骨窗减压结合重建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总结Arnold-Chiari畸形Ⅰ型的微创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hiari畸形的手经验。中在B超辅助下,行颅后窝小骨窗减压加重建术,以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结果本组重建后B超测量蛛网膜下腔间隙为3~6mm,后症状均得到改善。随访15例,时间3~18个月,平均6个月;MRI复查显示:小脑扁桃体均明显回缩,脊髓空洞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颅后窝小骨窗减压加重建术对Arnold-Chiari畸形Ⅰ型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方式,中采用B超监测能量化减压效果,预测疗效。
徐宇伦吴量姚宁王立淑杨俊
关键词:ARNOLD-CHIARI畸形枕大池重建术超声检查
重建术治疗Chiari 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重建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的Chiari Ⅰ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合并脊髓空洞的Chiari Ⅰ畸形病人行下正中入路,咬开下项线至孔后缘及寰椎后弓,"Y"形切开硬脑脊膜和蛛网膜。对下疝小脑扁桃体显微镜下弱电流电凝或软脑膜下切除,开放正中孔直至第四脑室底,打通两侧小脑延髓外侧,切开脊髓中央管口假膜。扩修补硬脑脊膜及蛛网膜,重建。结果中发现28例有脊髓中央管口假膜。随访3~24月,感觉及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MRI复查8例脊髓空洞消失,40例明显缩小。结论后颅凹减压、开放四脑室正中孔与两侧小脑延髓外侧相通、切开脊髓中央管口假膜,是手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的Chiari I畸形的关键。
吴海滨陈军李爱民颜士卫陈覃司宪平施辉王富元
关键词:CHIARI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枕大池
改良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附35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改良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式选择、操作技巧及手效果,探索该病手治疗的适宜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0月间采取改良重建治疗35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手前后影像学特征,手方式及手疗效。结果35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患者中Chiari畸形I型18例,II型17例;29例患者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6例临床症状无改变,3例行脊髓空洞分流。随访平均2年,32例症状显著改善,25例患者脊髓空洞基本消失。结论改良重建术避免了小脑下垂的同时又能有效地骨性减压;小脑扁桃体缩小主要采用电灼和软膜下切除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保持局部软膜完整,减少后粘连和复发;疏通四脑室中孔和侧孔流出道,通畅脑脊液循环;蛛网膜的悬吊和硬脑膜扩修补是有效重建的重要措施。改良重建术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相对合理的式。根据本组数据提出了骨性减压和小脑扁桃体缩减的范围。
彭林漆松涛朱蔚林
关键词: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枕大池小脑扁桃体

相关作者

吴海滨
作品数:87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CHIARI 畸形 显微手术治疗 脊髓空洞症
陈军
作品数:182被引量:414H指数:10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 CHIARI 畸形
李爱民
作品数:242被引量:789H指数:14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颅内动脉瘤 面神经 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王富元
作品数:120被引量:324H指数:10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CHIARI 畸形 脊髓空洞症
施辉
作品数:129被引量:323H指数:9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 CHIARI 脊髓空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