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5篇“ 构造抬升“的相关文章
- 新疆北部和什托洛盖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抬升事件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来自低温热年代学的证据
- 2024年
- 新疆北部西准噶尔造山带的构造属性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确定该地区中、新生代的构造事件及隆升过程是研究该地区陆内变形的关键所在。本文对造山带内山间盆地——和什托洛盖盆地的构造抬升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基于研究区野外地质调查及断裂解析,识别出C/J、J/AnJ、J/E和K/E以及E/N等5期区域不整合面,这些不整合是构造活动的直接证据。盆地中、新生代受南北两条控盆断裂近N-S向挤压应力持续挤压。砂岩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布在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早期(149~125 Ma)、早白垩世中期(121~109 Ma)和晚白垩世早期(80.0~77.7 Ma)3个区间,反映出该地区在这3个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冷却抬升事件,3期冷却抬升事件与野外地质特征有很好的地质响应。热史模拟表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0~110 Ma)、晚白垩世(85~65 Ma)和渐新世—上新世(30~5 Ma)发生了快速隆升事件。盆地构造抬升的主要应力为周缘山系抬升及断裂活动挤压。综合研究表明,盆地中、新生代经历了3期明显的构造抬升事件,与中、新生代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远程效应有很好的耦合性。
- 杨智马静辉张琬金李鸿蕊
- 关键词:裂变径迹热史模拟
- 烃源岩构造抬升释气的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烃源岩构造抬升释气的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该模拟实验装置包括主体、加压部和气体测量部,其中: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为密闭空间,用于容纳样品;所述加压部用于从对称的水平方向向样品加压;所述气体测量部与主体的内部空...
- 杨润泽赵贤正赵长毅金凤鸣刘海涛蒲秀刚付立新李宏军
- 晚期构造抬升影响下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回弹响应机制
- 张涵宇
- 鄂尔多斯西缘牛首山—罗山地区裂变径迹年龄与中生代构造抬升被引量:1
- 2023年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其邻区经历了中—新生代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其中生代以来的构造隆升和区域热演化历史研究仍需要进一步的年代学证据。牛首山—罗山地区紧邻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冲断带,其中生代的隆升过程对于研究盆地西缘中生代构造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及热史模拟限定牛首山—罗山地区中生代的隆升过程及其时限,结果表明该地区中生代抬升主要发生在中侏罗世(170 Ma)—早白垩世末(110 Ma),罗山地区的抬升(170 Ma)要略早于牛首山地区(160 Ma),这期抬升主要与祁连造山带向北东方向挤出有关。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其邻区中生代抬升的启动时间为晚三叠世,整体可分为两期:第一期抬升发生在晚三叠世(220 Ma)—早侏罗世末期(185 Ma);第二期抬升发生于中侏罗世(175 Ma)—早白垩世末(110 Ma),牛首山—罗山地区的抬升则属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第二期抬升的一部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生代两期构造抬升分别显示出由南向北、由西南向东北方向传递的特征,推测与晚三叠世华北、华南板块碰撞以及中—晚侏罗世拉萨地块向北东方向汇聚有关。
- 田朝阳陈虹刘新社刘新社公王斌康锐
- 关键词:年代学裂变径迹构造抬升中生代
- 构造抬升区欠压实超压恢复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延长组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构造抬升作用不仅会降低地层压力,还会造成孔隙回弹引起地层物理属性的变化,基于此的欠压实识别和欠压实超压恢复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准确判断和计算构造抬升区的欠压实超压,首先分析构造抬升造成的泥岩测井曲线变化,然后结合回弹系数,提出利用加载—卸载曲线计算欠压实超压量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欠压实超压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孔隙回弹改变了正常压实段结束时的测井曲线特征,导致声波时差和密度减小,电阻率和中子孔隙度增大;通过对比加载—卸载曲线法与地层压力模拟和等效深度法的计算结果,发现不考虑孔隙回弹的常规欠压实超压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偏大,在构造抬升区并不适用。在构造抬升区,需要识别综合泥岩压实曲线上声波时差和密度突然减小,电阻率和中子孔隙度突然增大的曲线特征,才能识别欠压实发育层段,而利用加载—卸载曲线能更加准确地恢复抬升区的欠压实超压,为构造抬升区压力的演化及油气成藏和预测提供更有效的研究基础。
- 韩晓洁范昌育高潮张丽霞尹锦涛王成达王宁
- 关键词:构造抬升鄂尔多斯盆地
- 构造抬升区泥页岩脆性破裂泄压特征及对页岩油富集的影响——以延安地区延长组长7_3亚段为例被引量:5
- 2023年
- 为深入认识大幅度构造抬升引起的泥页岩脆性破裂泄压特征及对页岩油富集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长组长7_3亚段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超压判识图版和数值模拟技术,综合考虑构造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孔隙回弹、超压泥页岩脆性破裂泄压等作用,定量分析了研究区目的层不同岩性地层由异常高压转变为异常低压或近常压的演化过程,进一步总结了其对页岩油富集的影响规律。研究区长7_3亚段早白垩世末期超压成因主要为生烃作用和欠压实作用,砂岩层超压主要来源于邻近烃源岩的超压传递;晚白垩世以来构造抬升引起的孔隙回弹和温度降低主导了研究区长7_3亚段砂岩异常低压的形成,脆性破裂泄压和温度降低使得长7_3亚段泥页岩形成弱超压或近常压。研究区长7_3亚段顶底两套富有机质泥页岩脆性破裂泄压时间不同步,使得顶、底2套富有机质泥页岩与其夹持的砂岩间具有较大的油气运移动力(源储过剩压力差),其大小为16~22 MPa;同时,油气保存过程中裂缝已闭合的顶部泥页岩封盖层仍与其下覆砂岩保持着约1.42~6.80 MPa的过剩压力差,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页岩层系油气的封闭能力,不同源储配置下地层压力的差异演化对页岩油的富集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
- 张凤奇张凤奇刘思瑶李艳霞刘思瑶王凤琴李艳霞陈红果
- 关键词:构造抬升页岩油延长组三叠系
- 准噶尔盆地东部构造抬升剥蚀对铀成矿的控制被引量:4
- 2023年
- 构造与成矿具有密切的动态耦合关系,长期研究发现目标层形成和之后的构造抬升剥蚀事件对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和定位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为了详细地、较为合理地刻画不同类型、不同层位铀矿形成的机理和过程,实现理论模式向找矿模型的转化,建立一种可便于操作的远景预测新方法和新途径,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卡拉麦里山周缘铀矿床(点)为研究对象,采用盆地构造格架划分、埋藏与剥蚀史研究和蚀源区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的方法,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卡拉麦里山周缘不同类型的铀矿床(点)是其抬升剥蚀演化这同一成矿系统作用下的不同产物。盆地沉降曲线和蚀源区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显示准噶尔盆地东部在中晚侏罗世以来经历了160~140、90~70和约20 Ma以来的3次快速隆升剥蚀阶段,这些构造事件均诱发了明显的铀成矿作用,其构造抬升剥蚀的强度控制了铀成矿的规模,其期次严格地控制了铀成矿的期次。在铀成矿过程中构造发展演化起到了主导作用,规模铀成矿主要发育在有完整成矿系统的构造斜坡带上,如喀木斯特进积式(剥蚀)多期次同向叠加和北三台退积式远源铀成矿模式往往能形成大型矿床;构造形态复杂多变的区段一般不会发育规模铀成矿,如卡拉麦里山南缘山前地区。上述区域构造抬升、铀成矿序列和控矿组合等规律的总结,为该区铀成矿远景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可推广应用到其他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当中。
- 韩效忠吴兆剑林中湘王行军蒋喆季辉来强胡航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东部卡拉麦里山砂岩型铀矿
- 丹凤花岗岩和基性捕虏体的地球化学和锆石U-Pb-Hf-O同位素: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两期构造抬升事件的记录被引量:2
- 2023年
- 北秦岭造山带中广泛出露的早古生代花岗岩及其中的基性捕虏体,对于讨论该造山带早古生代地壳及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报道了丹凤地区枣园二长花岗岩及其中的斜长辉石岩捕虏体与黄柏岔岩体中的斜长角闪岩捕虏体的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Hf-O同位素组成。斜长角闪岩和斜长辉石岩锆石U-Pb定年获得了493±8Ma原岩年龄和468±4Ma~460±5Ma的角闪岩相变质年龄。锆石U-Pb定年表明枣园花岗岩侵位于晚志留世(419±4Ma)。斜长角闪岩和斜长辉石岩SiO 2含量介于49.69%~50.73%之间,呈现镁质、准铝质和钙碱性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并且大部分锆石具有较高的εHf(t)值(-0.3~7.5)和锆石δ18 O值(5.61‰~8.20‰)。这些特征指示其原岩可能源于俯冲板片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枣园花岗岩SiO 2含量为70.11%,呈现高硅碱,贫铁镁,弱过铝,富集LILEs和LREE以及亏损HFSEs的特点;与I型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花岗岩具有较高的εHf(t)值(0.1~3.9)和δ18 O值(8.72‰~9.66‰)。这些特征指示花岗岩是由蚀变的年轻地壳经黑云母脱水熔融形成。结合北秦岭高压-超高压(HP-UHP)岩石、早古生代花岗岩和基性岩研究现状,表明该区在早古生代经历两期构造抬升事件并伴随退变质和深熔作用,分别发生在中-晚奥陶世和晚志留世。
- 张娟程昭张宏福杨港
- 关键词:花岗岩北秦岭造山带
- 北祁连山和东昆仑山的地貌特征对比及其对构造抬升的指示意义被引量:10
- 2022年
- 东昆仑山和北祁连山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两条重要边界山脉,其构造活动特征是理解高原形成与扩展的关键基础。目前研究认为,北祁连山第四纪以来构造抬升活跃,而东昆仑山北坡第四纪以来构造抬升是否活跃还存在争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地貌指标的角度出发,以两地地貌形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提取形态特征指标:面积-高程积分、山前弯曲度、河流陡峭指数、裂点以及河流纵剖面形态,对东昆仑山北坡和北祁连山北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东昆仑山北坡的面积-高程积分以及河流陡峭指数均小于祁连山北坡,山前弯曲度大于祁连山北坡。两地河流纵剖面形态也有较大差别,具体表现为东昆仑山北坡流域的河流纵剖面形态多为平滑下凹形态且鲜有裂点,而祁连山北坡流域的河流纵剖面形态较平直且裂点较多。且通过对裂点成因的讨论,东昆仑山北坡河流的裂点是由岩石抗侵蚀能力差异导致的,而非构造成因的裂点。所有证据都表明构造活动可能是导致两山脉之间地貌指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此外,两个区域的河流阶地特征和流域侵蚀速率特征也表明,东昆仑山北坡的逆冲断裂现已处于不活跃状态,指示北祁连山是高原东北部正在活动的主要边界。
- 张亚男胡小飞潘彦菲
- 关键词:东昆仑山北祁连山抬升速率地貌特征
- 烃源岩构造抬升释气的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烃源岩构造抬升释气的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该模拟实验装置包括主体、加压部和气体测量部,其中: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为密闭空间,用于容纳样品;所述加压部用于从对称的水平方向向样品加压;所述气体测量部与主体的内部空...
- 杨润泽赵贤正赵长毅金凤鸣刘海涛蒲秀刚付立新李宏军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万景林

- 作品数:78被引量:1,010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裂变径迹 热年代学 构造抬升 中新生代 热历史
- 李齐

- 作品数:60被引量:633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火山岩 MDD模式 AR 年代学 构造抬升
- 李琼

- 作品数:34被引量:159H指数:8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构造抬升 基岩 地貌演化 末次冰期 河流
- 李大明

- 作品数:67被引量:652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火山岩 AR 火山活动 年代学 K-AR
- 胡小飞

- 作品数:34被引量:266H指数:9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河流阶地 构造抬升 地貌演化 祁连山东段 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