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0篇“ 极谱吸附波“的相关文章
硫酸-偏钒酸铵-氢溴酸-抗坏血酸体系锡的吸附研究及其在矿石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以硫酸-偏钒酸铵-氢溴酸-抗坏血酸为底液,研究了锡的吸附,并将其应用于矿石中锡的测定。将所选实验方法与使用硫酸-氯化铵-抗坏血酸和硫酸-偏钒酸铵-高氯酸-氯化钾-抗坏血酸为底液测定锡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硫酸-偏钒酸铵溶液-氢溴酸-抗坏血酸溶液为底液的法,其灵敏度高于使用硫酸-氯化铵-抗坏血酸和硫酸-偏钒酸铵-高氯酸-氯化钾-抗坏血酸为底液的法。进行了硫酸、偏钒酸铵溶液、氢溴酸及抗坏血酸溶液用量的优化试验,在3mL硫酸(1+2)、3mL 0.15mol/L偏钒酸铵溶液、1mL氢溴酸、1mL 100g/L抗坏血酸溶液体系下峰电流最大,灵敏度最高。在选定的底液条件下能稳定至少24h。干扰试验结果表明:大量的K^+、Na^+,1mg/mL的Mn(Ⅶ)、Ca^2+、Mg^2+、Al 3+,100μg/mL Cu^2+、Fe^3+、Zn^2+,30μg/mL As(Ⅲ) ,5μg/mL Si(Ⅳ)、Cd^2+、Ga(Ⅲ),2μg/mL Cr(Ⅵ)、Bi(Ⅲ)、Sb(Ⅲ)、Ti(Ⅳ) ,1μg/mL W(Ⅵ)、Mo(Ⅵ)、Hg2+对质量浓度小于1.0μg/mL锡的测定不干扰。方法中锡的检出限为1μg/mL。方法适用于矿石中0.000 1%-1%锡的测定。方法用于钨矿、钼矿以及铜矿标准物质中锡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相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7%-8.7%。
王冀艳刘勉闫红岭
关键词:极谱法吸附波矿石氢溴酸
钴(Ⅱ)与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络合物吸附的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11
2013年
钴(Ⅱ)在六次甲基四胺-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NH2OH.HCl体系中有一灵敏的,其峰电位VP为-1.22V(vs.SCE),钴(Ⅱ)的质量浓度在3~40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I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47μg/L。研究了该体系的性质,结果表明该为络合物吸附,其电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2。所拟方法用于镍矿样中微量钴的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加标回收率为110%。
霍燕燕韩权杨晓慧
关键词:极谱吸附波
Mo(VI)-5-Br-PADAP-KBrO_3吸附研究
2012年
在0.0046mol/L HAC-0.0046mol/L NaAC(PH=4.8)溶液中,以5.39×10-4mol/L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与0.018mol/L KBrO3为体系,峰电位EP=-0.71V(VS.SCE),峰电流与Mo(VI)浓度在1.5×10-8mol/L-2.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下,检出限可达5.0×10-9mol/L,并且用多种电化学手段研究的性质及反应机理,实验表明为具吸附性质的吸附。应用该法测定污水、自来水中Mo(VI)含量及回收实验,结果表明此法简便可行。
常艳香
关键词:MO(VI)5-BR-PADAP吸附波
铜(Ⅱ)-孔雀石绿配合物吸附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在0.5mol/L NH4C l溶液中,用单扫描示法在-0.69V(vs.SCE)可获得灵敏的铜-孔雀石绿(MG)配合物吸附,其二阶导数峰高与孔雀石绿浓度在2.5×10-7-1.25×10-4mol/L范围内成正比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测得电活性配合物组成为Cu2+:MG=1:4。该方法用于水样、土样中孔雀石绿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5.2%-108.0%和92.0%-106.0%。
李红任乃林
关键词:孔雀石绿配合物吸附波单扫描极谱法
锌(Ⅱ)-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亚硝酸钠体系的吸附被引量:1
2010年
在(CH)_6N_4-HCl缓冲溶液中(pH5.6),当有NaNO_2存在时,Zn(Ⅱ)-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络合物有一灵敏的吸附,峰电位在-0.448V(vs.SCE)左右,该的二阶导数峰峰电流与锌质量浓度在6.8×10^(-9)-1.69×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89,n=10)。检出限为0.001mg/L。本方法回收率在95.1%—104.9%之间。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为络合物吸附,其电过程为不可逆过程。此外还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_P″的影响。所拟定的方法可用于红枣中微量锌(Ⅱ)的测定。
杜芳艳邓保炜张慧
关键词:吸附波亚硝酸钠
钴(Ⅱ)与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生成的络合物的吸附被引量:2
2008年
在pH8.0的硼砂-盐酸缓冲溶液中,钴(Ⅱ)与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3-TAP)生成的络合物有一灵敏的吸附,其峰电位在-0.74V左右(vs.SCE),峰电流的二阶导数(I″p)与钴(Ⅱ)的质量浓度在0.001-1.4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为络合吸附,其电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2。此外,还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p的影响,所拟方法用于3种维生素B12注射液样品中钴的测定,所得结果与标示值相符,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5%。按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2.0%~107.0%之间。
杜芳艳邓保炜张亚
关键词:3-噻唑偶氮-5-氨基苯酚维生素B12注射液
Bi(Ⅲ)-水杨醛肟配合物吸附的研究及其应用
2007年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Bi(Ⅲ)-水杨醛肟(简称HSAO)体系在不同缓冲溶液中的行为,实验表明在0.025mol-L-1NH3-NH4Cl(pH8.0)缓冲溶液中,Bi(Ⅲ)与水杨醛肟形成的配合物于-0.82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还原.二阶导数峰电流与Bi(Ⅲ)浓度在3.0×10-8mol-L-1~5.0×10-6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2.0×10-8mol-L-1,测得电活性配合物组成为Bi(Ⅲ):HSAO=1:1.探讨了电反应过程的机理.
张著森丘则海拓宏桂胡志彪
关键词:水杨醛肟配合物吸附波
钼(Ⅵ)-钙镁试剂络合物的吸附的研究与应用
2006年
在pH4.0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钼(Ⅵ)与钙镁试剂(CLG)生成的络合物在滴汞电上产生良好的吸附,其峰现于-0.66V(vs.SCE)。在最佳条件下,在峰电流的二阶导数值(I"p)与钼(Ⅵ)浓度在5.0×10^-8~1.2×10^-5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r=0.9997)。此方法的检出限(n=8)为5.0×10^-9mol·L^-1钼(Ⅵ)。应用于两种豆类植物试样中钼的测定,结果的RSD值均小于5%,回收率在97.2%~102.0%之间。测定了钼(VI)与钙镁试剂之间的络合比,结果为[Mo(Ⅵ):R]为1:2,对络合物所产生的吸附的电化学性质也作了研究。
董文举李永芳
关键词:示波极谱法极谱吸附波
镍Ⅱ-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络合物吸附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Ni(Ⅱ)与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6-Me-BTAEB)形成的络舍物在pH6.5的KH2PO4-K2HPO4缓冲溶液中有一较灵敏的,其峰电位Ep为-796mV(vs.SCE),镍质量浓度在4.5~64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i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4μg/L。通过对性质的研究表明,该为络合物吸附,其电过程不可逆,电子转移数为2。此外还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p"的影响。所拟方法已用于铝合金中镍的测定。
刘步明卢翠英张小玲
关键词:极谱吸附波
铋(Ⅲ)、铅(Ⅱ)和钒(Ⅴ)吸附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了铜铁试剂(CUP)-六次甲基四胺-HAc体系中,Bi(Ⅲ)、Pb(Ⅱ)和V(Ⅴ)的性质,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中Bi(Ⅲ)、Pb(Ⅱ)和V(Ⅴ)的新方法.上述金属离子分别在-0.34 V、-0.58 V和-0.77 V产生灵敏的.铋、铅和钒的浓度在1.0×10-6~3.0×10-8,3.0×10-6~1.0×10-7和5.O×10-7~1.0×10-8 mol/L范围,分别与相应峰高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1.0×10-8、9.5×10-8、9.0×10-9 mol/L.该方法用于模拟试样中这些痕量元素的测定.
王瑞侠王丽荣陈平严永新陆光汉
关键词:极谱吸附波

相关作者

黎拒难
作品数:87被引量:295H指数:9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化学学院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碳糊电极 阳极吸附伏安法 极谱吸附波 伏安法测定 络合物
罗登柏
作品数:46被引量:19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单扫描极谱法 分光光度法 血清白蛋白 极谱吸附波 吸附波
卢燕
作品数:41被引量:128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建材学院
研究主题:络合物极谱吸附波 极谱吸附波 配合物 络合吸附波 极谱法
彭晖
作品数:12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
研究主题:极谱吸附波 稀土 络合物极谱吸附波 偶氮胂 极谱络合吸附波
李秀玲
作品数:67被引量:377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化学系
研究主题:显色反应 分光光度法 络合吸附波 络合物极谱吸附波 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