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7篇“ 松籽油“的相关文章
- 一种用于松籽油快速液压的榨油机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松籽油快速液压的榨油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将两个压榨仓分别灌装松籽,控制机构打开电机旋转,通过第一螺杆带动第二滑块移动到其中一个第二滑块处于压板下方后,控制机构打开液压伸...
- 曹阳徐晓磊李佳男
- 一种富含皮诺敛酸的活性松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植物油脂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皮诺敛酸的松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富含皮诺敛酸的松籽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气体喷浆、离心分油、高固酶解、冷冻解冻、皂化反应、...
- 隋文杰牛菁华王岩饶晓艺王冠华孟晶张民
- 红松籽油的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2024年
- 红松籽油是一种天然植物油,因富含油酸、亚油酸和皮诺敛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而闻名。已证明红松籽油具有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炎、抗氧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红松籽油的提取方法和药理作用,并就其在食用油、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 陈平王劲王劲
- 关键词:生物活性
- 偃松松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 偃松松籽油是一种优质、高应用价值的食用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但却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酸败现象,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减少偃松松籽油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其利用率。本课题以偃松松籽油为芯材,利...
- 陈丽蕊
- 关键词:储藏稳定性降血脂功能
- 红松籽油辅酶Q10纳米乳的制备、表征及活性评价
- 辅酶Q
- 王忠娟
- 关键词:纳米乳药代动力学氧化应激
- 基于红松籽油辅酶Q10纳米乳的制备、表征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以红松籽油为油相,大豆卵磷脂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优化了辅酶Q_(10)纳米乳(Coenzyme Q_(10) nanoemulsion,CoQ_(10)-NE)制备工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CoQ_(10)-NE平均粒径和多分散系数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稳定性,体外释放行为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CoQ10与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3:40,CoQ_(10)与红松籽油质量比为1:4,均质压力为800 bar,循环次数为6次时,得到平均粒径为150.30±1.43 nm、多分散系数为0.234±0.012的CoQ_(10)-NE。透射电镜形貌微观结构表明,在1μm和500 nm尺寸下,CoQ_(10)-NE呈圆形,无粘连,成型性好;傅立叶红外光谱实验表明,CoQ_(10)被完全包裹在纳米乳液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和多分散系数整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CoQ_(10)-NE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在120 min时,CoQ_(10)-NE累积溶释放量是CoQ_(10)混悬液的4.7倍,体外释放量显著提高。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CoQ_(10)-NE的最大血药浓度C_(max)是CoQ_(10)混悬液的2.80倍,CoQ10-NE在大鼠体内的药物浓度显著提高,CoQ_(10)-NE的药时曲线下面积是CoQ_(10)混悬液的3.25倍,表明CoQ_(10)-NE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吸收更好。本研究所获CoQ_(10)-NE为探索CoQ_(10)新剂型的研发以及作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性成分应用到食品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
- 王忠娟李紫菡张秀娟张秀娟陈小强张莹
- 关键词:辅酶纳米乳药代动力学
- 大孔树脂-磁场辅助溶剂结晶联合纯化红松籽油甾醇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采用大孔树脂对红松籽油甾醇进行初步纯化,再利用磁场辅助溶剂结晶对其进行二次纯化。通过对比5种大孔树脂对红松籽油甾醇的吸附及解吸效果,筛选出AB-8树脂为最佳纯化介质,其纯化红松籽油甾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0.2 mg/mL,上样量30 mL,吸附流速2 mL/min,吸附时间3 h,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80%,乙醇体积70 mL,解吸流速2 mL/min,解吸时间4 h,此工艺条件下红松籽油甾醇纯度为(45.32±2.13)%。磁场辅助溶剂结晶纯化红松籽油甾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磁场强度0.3 T,以无水乙醇为结晶溶剂,料液比1∶10,养晶温度5℃,养晶时间4 h,此工艺条件下红松籽油甾醇纯度为(83.12±3.24)%。纯化后的红松籽油甾醇经光谱扫描,210 nm处出现植物甾醇的特征峰带,经红外光谱扫描分析,具有植物甾醇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经气相色谱-质谱鉴定出2种植物甾醇,分别为β-谷甾醇和菜油甾醇,且β-谷甾醇占红松籽油甾醇总量的80%以上。
- 王莉莉包怡红赵庆佳张娜郭庆启
- 关键词:大孔树脂纯化
- 不同提取方法对红松籽油甾醇浸提及功能性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以有机溶剂浸提法为对照,研究超声波、微波、光波辅助溶剂法对红松籽油甾醇浸提效果及不同方法提取物的抗氧化、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和与胆酸盐结合能力。通过磷硫铁比色法测定甾醇得率,采用自由基清除体系、对硝基苯酚法、模拟体外消化实验法分别测定4种方法提取甾醇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肪酶活性抑制效果及胆酸盐结合能力。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溶剂法(500 W,1 min)提取的红松籽油甾醇得率(2.263±0.013)mg/g最大(P<0.05)。4种提取方法中,微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甾醇对DPPH·清除效果最好,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甾醇对ABTS^(+)·清除效果最好,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甾醇可显著抑制胰脂肪酶活性(P<0.05),IC_(50)值为(1.322±0.020)mg/mL,与牛磺胆酸钠、甘氨胆酸钠结合能力最强,分别为(77.593±1.401)%、(77.601±1.103)%。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甾醇得率略低于微波辅助溶剂法,但抗氧化能力、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胆酸盐结合能力均为最强,本研究为红松籽油甾醇的制备及功能性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 王莉莉赵庆佳张娜郭庆启
- 关键词:甾醇功能性质
- 红松籽制备红松籽油的原料性状及其制油工艺验证
- 2021年
- 【目的】在优先保障野生红松籽为东北阔叶红松林天然更新提供种源和林内动物提供食物的前提下,研究人工红松籽、嫁接人工红松籽替代野生红松籽制备红松籽油的原料性状,为实现新兴的红松籽油制油产业对红松籽作为工艺原料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6个不同产地的红松籽,重点检测质量、形态、脂肪酸成分、胚乳内含物原料性状,并验证了其干式酶法制油工艺的可行性。【结果】在与制油原料质量有关的籽湿质量(千粒重)、籽含水率、脱壳率、出仁率、籽仁湿质量(千粒重)、含油量质量性状,与制油原料的筛分、脱壳和干燥工艺有关的籽长、籽宽、籽厚、籽长宽比、籽长厚比、籽壳厚、籽仁干质量和籽仁含水率形态性状,与红松籽油油品质量有关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皮诺敛酸脂肪酸成分和胚乳内含物性状,人工红松籽仁和嫁接人工红松籽仁均优于野生红松籽仁。经应用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酶解红松籽仁制备红松籽油的制油新工艺验证,人工红松籽仁和嫁接人工红松籽仁的饱和脂肪酸含量(7.20%、7.17%)分别低于野生红松籽仁(14.03%、14.5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60%、92.84%)分别高于野生红松籽仁(0.87%、1.13%),皮诺敛酸含量(16.67%、16.91%)分别高于野生红松籽仁(14.65%、16.30%),其红松籽仁含油率、红松籽油提取率、籽粕残油率,人工红松籽仁和嫁接人工红松籽仁也均优于野生红松籽仁。【结论】在红松籽油制油工艺的综合原料性状方面,人工红松籽仁和嫁接人工红松籽均优于野生红松籽,完全可以替代野生红松籽,作为红松籽油制油工艺的优质原料实现可持续利用,推动新兴红松籽油制油业的高质量发展。
- 祖述冲魏亮赵修华
- 关键词:制油工艺
- 超高压提取松籽油和β-环糊精的包合物制备及表征分析
- 2021年
- 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极易被氧化,在该研究中,使用β-环糊精与松籽油形成包合复合物,只改变其物理性质便能够保护其中的活性物质,便于加工处理、包装运输、使用方便,提高实用性。以东北红松籽为原料,经过粉碎,超高压辅助水相提取,离心分离等工艺制的红松松籽油,通过分析确定了提取红松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为1/8,压强300 MPa,保压次数4次,保压时间5 min,产油率达到了31.74%。其中固液比是最重要因素。应用单因素优化方法确定最佳包合条件。通过饱和溶液法制备包合配合物,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核磁共振光谱分析进行表征。所有结果表明松籽油成功进入β-环糊精腔。此外,松籽油的包合率达到70.19% ±1.93%,得到松籽油含量为33.01%的产物,复合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与松籽油的种类一致,并且所占比例相似。包合物具有更好的储存和运输稳定性。总的来说,制造的复合物改善了松籽油的特征,因此可以用于新颖的应用。
- 董英魁陈冲赵修华张茜祖述冲
- 关键词:松籽油超高压提取Β-环糊精
相关作者
- 陈雅

- 作品数:117被引量:326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松籽油 Γ-亚麻酸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 杨征

- 作品数:51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松籽油 Γ-亚麻酸 抗皱 气相色谱法 奥硝唑
- 李林强

- 作品数:99被引量:502H指数:14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羊肉 牛肉 羊乳 超临界萃取 萃取釜
- 吴畏

- 作品数:66被引量:313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气相色谱法 松籽油 更昔洛韦 稳定性
- 李建科

- 作品数:272被引量:2,361H指数:27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石榴皮多酚 耐热菌 蚕蛹油 苹果浓缩汁 多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