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01篇“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章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被引量:10
2012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多发生于65岁以上患者。其主要表现为手术后出现记忆力,精神集中能力,语言理解力的受损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等认知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早期诊断和干预,以及后期治疗等方面都还不是很成熟。本文从发病机制,影响因素,病情评估,预防治疗,动物模型等方面对POCD进行论述,并对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和预测。
田小生周婷崔德华童亚伟周亮王贺成肖卫忠樊东升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神经退行性疾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被引量:22
2005年
曾涛温剑虎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5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POCD的发生机制研究已引起较广泛的关注,而鉴于实验动物模型在机制研究中的重要性,本文现围绕不同的POCD动物模型构建方式及其潜在的致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阐明不同方式构建的POCD模型特点及其应用场合,从而为POCD发生机制研究中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熊强飞姚昊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
昼夜节律紊乱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5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作为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与患者术后康复、住院时长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近年来,有关POCD的研究在遗传学方面也已开展。昼夜节律作为支持生命基本活动的核心调节机制,对情感、记忆等关键功能调节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在多种疾病进展与预后评估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认知方面。生物钟基因转录翻译环作为昼夜节律的分子学基础,引发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本文主要对昼夜节律紊乱与术后认知功能之间的联系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与治疗POCD提供创新的预防策略和有前景的治疗靶点,以期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
胡雅茹王晓冬王莹邱颐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昼夜节律紊乱生物钟基因基因多态性术后康复
铁死亡与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探讨铁死亡与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方法120例老年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OCD分为对照组和POCD组,各60例。收集2组基线资料,术后6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神经损伤标志物脑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及铁死亡标志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环氧合酶2(COX2)、长链酰基辅酶A合酶4(ACSL4)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骨折患者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MBP、GFAP与GPX4、COX2、ACSL4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BP、GFAP、GPX4、COX2、ACSL4水平对POCD的预测价值。结果POCD组年龄、全身麻醉比例、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MBP、GFAP、COX2、ACS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PX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BP、GFAP与GPX4呈负相关,与COX2、ACSL4呈正相关(P<0.05)。高龄、全身麻醉、麻醉时间长,MBP、GFAP、COX2、ACSL4水平升高和GPX4水平降低是老年骨折患者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PX4、COX2、ACSL4预测老年骨折患者发生POCD的临界值分别为GPX4≤23.05μg/L,COX2≥20.35μg/L,ACSL4≥237.85μg/L,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9、0.736、0.841,敏感度分别为76.67%、68.33%、88.33%,特异度分别为86.67%、78.33%、75.00%,其诊断效能均高于MBP和GFAP。结论老年骨折患者发生POCD与铁死亡有关,术后GPX4、COX2、ACSL4水平对老年骨折患者发生POCD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张训功杨光辉杜增利薛培马梓昆
关键词:骨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环氧化酶2
乌司他丁改善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效果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 系统评价乌司他丁改善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效果。方法 系统检索并纳入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0月有关乌司他丁应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3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9篇,共计622例样本,其中试验组313例,对照组3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天POCD发生率、术后24 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及术后第3天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较术后第1、3、7天POCD发生率3个结局指标的纳入文献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漏斗图均呈非对称,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乌司他丁应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能降低POCD发病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少神经损伤,改善术后认知
孙慧河王长红项健雅
关键词:乌司他丁骨科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META分析
褪黑素对围手术期昼夜节律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5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可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并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昼夜节律紊乱、神经炎症等在POC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褪黑素是一种诱导自然睡眠、维持昼夜节律的关键激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褪黑素分泌异常、昼夜节律紊乱与POCD的发生显著相关。基于此,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对围手术期昼夜节律及POCD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方案,显著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王建中陈璟莉周维舒爱华刘怡菲陈小波姜红英
关键词:围手术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褪黑素昼夜节律
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中心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中心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收治的472例主动脉急性夹层手术病人的一般资料,分别于心肺转流(CPB)开始前、CPB后30 min、深低温停循环前、深低温停循环后、复温半小时后以及停机前5 min采集病人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Pcv-aCO_(2)值,根据Pcv-aCO_(2)值将病人分为观察组(Pcv-aCO_(2)>6 mmHg,224例)与对照组(Pcv-aCO_(2)<6 mmHg,248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评估两组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分析两组病人围术期相关资料以及术后6 h外周血清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量。结果: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6.96%与9.68%,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病人术前颈动脉斑块、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心肺转流(CPB)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术中Pcv-aCO_(2)升高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相关,可作为认知功能障碍术中预警指标。
王雷蒋张张文秀丁黎黎杨婷肖立琼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认知功能障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分析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9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介入术后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26分,n=82]和认知功能正常组(MoCA评分≥26分,n=12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对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9分、Hunt-Hess分级(Ⅲ~Ⅳ级)、Fisher分级(Ⅲ~Ⅳ级)、动脉瘤最大直径≥5 mm、有脑室引流比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D-二聚体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OR=2.059,95%CI:1.461~2.901)、入院时GCS<9分(OR=0.429,95%CI:0.294~0.626)、Hunt-Hess分级(Ⅲ~Ⅳ级)(OR=2.729,95%CI:1.777~4.192)、LDL-C升高(OR=2.489,95%CI:1.672~3.706)、D-二聚体升高(OR=3.080,95%CI:1.959~4.844)是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876(95%CI:0.823~0.929)。列线图模型预测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826~0.932),特异度为68.15%,灵敏度为92.45%。结论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高血压、入院时GCS评分、Hunt-Hess分级、LDL-C、D-二聚体,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预测价值�
张萌张贞金小敏李蒙邓剑平杨小林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认知功能障碍列线图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预防全身麻醉术后老年患者认知障碍(POC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手术治疗,麻醉方法均为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手术麻醉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给予同等剂量与输注速度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指标、体征变化、炎症因子水平、POCD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稳定患者围手术期体征,减轻其机体的炎症反应,降低POCD的发生风险,值得运用推广。
吴小琴夏克江
关键词:老年全身麻醉炎症反应

相关作者

苏殿三
作品数:126被引量:36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深低温停循环 高流量 供氧 认知功能障碍
顾小萍
作品数:349被引量:1,825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骨癌痛 鞘内注射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小鼠
张卫
作品数:377被引量:2,490H指数:2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芬太尼 术后镇痛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麻醉
岳云
作品数:477被引量:3,956H指数:2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异丙酚 麻醉深度 异氟醚 二异丙酚
苏帆
作品数:210被引量:499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参附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围术期 参麦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