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11篇“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文章
快速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2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的46例产妇为对照组,将2021年11月—2023年2月收治的47例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胃肠功能障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3、4.321、4.767,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进食—恶心—呕吐—查体—症状持续时间评分系统(I-FEE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9,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6,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动力恢复、减轻胃肠功能障碍、降低术后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毋亚坤崔影冯冬霞郭宗艳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剖宫产产妇胃肠功能
咪达唑仑口服液缓解儿童术前焦虑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口服液缓解儿童术前焦虑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0例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30 min给予咪达唑仑口服液0.5 mg/kg,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5%葡萄糖溶液。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进食-恶心-呕吐-查体-症状持续时间系统(I-FEED)评分、简化版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mYPAS-SF)评分、父母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亲子分离评分、术后FLACC疼痛评分、术后行为恢复量表(PHBQ)评分和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儿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缩短,术后第1天时I-FEED评分降低,出等候区、走向手术室及麻醉诱导前mYPAS-SF评分及出等候区时父母STAI评分降低,出等候区时Ramsay镇静评分及亲子分离评分增加(P<0.05)。两组患儿术后第1、2、3天时FLACC疼痛评分和PHB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医生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咪达唑仑口服液能有效缓解患儿术前焦虑,有助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陈新月张雪高睿嘉黄雨毛诗梦王兵冯继英
关键词:咪达唑仑术前焦虑胃肠功能儿童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制剂定向渗透疗法,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较好,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周毅芳张静夏秀芳梁丽盈
关键词:恶性肿瘤妇科术后
仿生物电刺激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妇科诊断为子宫肌瘤的68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加速康复外科(ERAS)术后护理]、电刺激组(ERAS术后护理加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各34例。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电刺激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Z值分别为12.845、-5.841、-4.893,P<0.05);电刺激组腹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1,P<0.05);两组恶心呕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组术后第2天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51,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及第3天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腹腔引流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LM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有促进作用。
洪开张春莲李秋月胡艳玲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胃肠功能加速康复外科
扶正理气汤联合吴茱萸烫熨对剖宫产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应用扶正理气汤联合吴茱萸烫熨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4月—2021年5月于高安市中医院行剖宫产术的7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吴茱萸烫熨法治疗,观察组术后加服扶正理气汤治疗,均连续治疗2~3 d。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胃肠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时间,术后腹胀、腹痛、胃肠反应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100.00%(38/38),高于对照组的84.21%(32/38);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48 h、72 h腹胀、腹痛及胃肠反应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术后患者应用扶正理气汤联合吴茱萸烫熨,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术后腹胀、腹痛及胃肠反应程度,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童雪云张璐
关键词:剖宫产扶正理气汤胃肠功能中医综合疗法
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2024年
分析胃肠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医院70例胃肠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相比对照组较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胃肠动力学指标改善效果较高,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肠手术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史丽萍
关键词:综合护理胃肠手术胃肠功能恢复护理满意度
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应用强化护理对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024年
在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临床诊疗环节中采取强化护理,探析此种护理模式在恢复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取南安市医院一年期间行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样本纳入时间、纳入例数:2023.01至2023、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基础原则,即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护理)。分析两种干预模式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相比,观察组(强化护理)术后胃肠功能(首次排气、排便、肠鸣音、进食)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漏/皮下气肿)发生率均更低;且观察组(强化护理)依从性与满意度均更高(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临床治疗环节中实施强化护理,可加速胃肠功能康复速度,减少术后一系列并发症发生概率,持续提高其对临床干预服务的依从程度与满意程度,值得推荐。
陈明霞
关键词:常规护理强化护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南阳市肿瘤医院拟接受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03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对照组患者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CEGA),研究组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CEGA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室时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室时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切皮后、手术开始1 h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降低,且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24 h、48 h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术后的CRP、TNF-α、IL-8、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1 h时,两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tisol)、血清丙二醇(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切皮1 h时相比较,术毕两组患者的SOD、Cortisol、PG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术毕的上述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33.12±5.79)h、(30.56±4.49)h、(23.64±6.11)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3.16±6.78)h、(52.11±6.12)h、(31.08±5.9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恶心、�
张爽司小萌梁玉柱王旭
关键词:胃癌星状神经节阻滞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胃肠功能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审查指标的制订及障碍与促进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开展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循证护理实践,根据获得的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分析其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为证据应用到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基于"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计算机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随机对照试验等,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7月10日。以知识转化框架为理论框架,通过系统检索、文献质量评价、汇总最佳证据,确定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循证护理审查方案并进行基线审查,分析影响因素,制订行动策略。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制订审查指标17条,有1条审查指标的执行率为100%,1条审查指标执行率95%,15条审查指标执行率为0~60%。障碍因素包括既往工作模式固化,对证据转化缺乏一定的认知;证据转化增加临床工作量,医护人员普遍存在抵触心理;实践环境缺乏实践变革所需的制度、流程及工具设备,多学科之间缺乏沟通。促进因素包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为山东省循证护理证据应用基地,转化科室为本院优势学科,有实践变革所需要的人才需求;科室医护人员配合程度高,科室负责人重视循证临床转化,领导力强。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实践与最佳证据存在较大差距,精准分析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并制订科学的行动策略,方能驱动证据有效转化。
赵怀晴王奂生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循证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足底铺姜烫熨治疗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观察中医护理技术-足底铺姜烫熨治疗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腹部手术患者50例(2022年1月至12月),随机分为中医护理技术的观察组(25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5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PSQI评分低,生活质量评分高,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足底铺姜烫熨治疗能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排气,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李思琴郑雪婷梁妮唐承环钟玲
关键词:足底中医护理技术腹部手术胃肠功能

相关作者

曹立幸
作品数:150被引量:790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异位症 围手术期 莪棱胶囊 中医药 胃肠功能
毕洁亮
作品数:39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潍坊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门脉高压症 手助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
陈志强
作品数:340被引量:1,405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围手术期 中西医结合 经皮肾镜取石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卫华
作品数:48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潍坊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门脉高压症 手助腹腔镜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脾大部切除术
陈静
作品数:135被引量:763H指数:15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针灸 电针 脑卒中 针药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