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1篇“ 术后排便“的相关文章
腹腔镜下改良短肌鞘Soave术治疗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排便功能及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Soave短肌鞘术治疗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常见型H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腹腔镜改良Soave短肌鞘术(n=20,改良组)与传统腹腔镜Soave术(n=40,传统组)。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早期排便功能、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肛门排便控制效果。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肛门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术后白蛋白水平高于传统组,术后1个月每天排便次数少于传统组,术后恢复正常排便时间短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优良率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传统Soave术相比,腹腔镜下改良Soave短肌鞘术治疗小儿常见型HD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排便功能。
陈伟玉刘华明温露华邓富强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排便
基于道术结合理论研究中医药改善直肠脱垂术后排便功能的疗效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探讨在道术结合理论指导下,采用立体四重术式联合中医药治疗直肠脱垂,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改善与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19年9月—2021年3月期间在河北省中医院住院的直肠脱垂患者36例,以应用立体四重术式治疗并且术后30 d服用中药方剂结肠舒为方案,术前、术后30 d、术后90 d做肛管直肠测压(anorectal manometry,ARM)、球囊逼出试验(balloon expulsion test,BET)、Wexner肛门失禁评分、Wexner便秘评分,观察术前、术后30 d、术后90 d各项指标,并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手术后的肛管静息压(anal resting pressure,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 maximal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便秘、肛门失禁评分、BET时间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道术结合理论指导下,立体四重术式联合中医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确切,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正常与疗效成正比。
段冰倩高记华戚文月裴岩吴琼王冉刘子毅田茂生
关键词:直肠脱垂排便功能肛管直肠测压
中医外治法在痔术后排便困难中的应用概述
2024年
在混合痔术后的患者中,出现了很多的不良反应,而排便困难就是其中之一,不仅对患者手术后的创面恢复不利,而且对患者术后的生存品质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在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之后,本文对混合痔术后患者排便困难的影响因素以及中医药外治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窦萌萌黄凤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中医外治法
首荟通便胶囊治疗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的临床研究
目的以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探讨首荟通便胶囊对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索中医药治疗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患者的新思路,并对首荟通便胶囊治疗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
刘忠磊
关键词: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一种用于治疗肛肠术后排便困难、促进伤口愈合的发酵粉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肛肠术后患者排便困难、促进伤口愈合的发酵粉,具体来说,所述发酵粉是在自然发酵基础上,以含有马齿苋活性成分的黑豆幼苗为发酵基质,经戊糖片球菌强化发酵制备而成。该发酵粉的膳食纤维总量较高,不溶性与可溶性膳食...
熊晓云
中西医治疗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结局指标比较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结局指标,划分指标域。方法检索8大中英文数据库和两个临床注册中心,提取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获得西医RCT121项、中西医结合RCT 25项、中医RCT 8项,得到93种结局指标,划分为5个核心域和13个结局域。西医RCT结局指标常使用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 score,LARS)、肛管直肠压力、生活质量核心评价量表QLQ-30(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30)。中医RCT结局指标常使用中医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中医症候评价、LARS评分。中西医结合RCT结局指标常使用徐忠法五项十分制量表、LRAS评分、肛管直肠压力。结论目前中西医治疗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RCT存在总体质量较低、依从性与经济学指标使用较少、缺乏中医特色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未来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直肠癌根治术后排便功能障碍核心指标集。
陆美吉张蕊李芮彭蓉晏杨宇飞
关键词:直肠癌排便功能障碍LARS结局指标
消坠合剂对改善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疗效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中药消坠合剂对改善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6月于日照市中医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指导患者行排便功能锻炼。观察组在进行排便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消坠合剂口服,50 mL/次,2次/d,饭后口服,连续15 d为1个疗程,休息半月行下一疗程,连续应用3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5个月患者的排便功能评分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性别、年龄、高度、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5个月)的AST、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排便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5个月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消坠合剂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障碍,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王振波冯伟赵日志张朋飞
关键词:直肠肿瘤排便功能
观察护理干预对骶骨肿瘤患者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
2024年
探究骶骨肿瘤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后对患者排便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接收救治的诊断为骶骨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病例,共有研究对象5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50例骶骨肿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均有排便功能障碍的情况,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情况并对比,内容包括尿管拔除时间、排便控制功能改善情况等。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尿管拔除时间、自行排便时间比较,观察组的情况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排便控制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感觉功能优良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骶骨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后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理想,有效改善患者排便功能障碍情况,利于患者身体早日康复,确保患者快速恢复自行排便功能,解除排便功能障碍,利于患者早日痊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张娇莲赵晓琴
关键词:骶骨肿瘤排便功能障碍护理干预
滋脾增液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滋脾增液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混合痔术后脾虚气弱证排便困难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滋脾增液方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溶液口服,治疗周期为3周。于用药前及用药14、21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总积分;用药21 d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于术后当天及第3、7、14天,采用计分法评价患者的术后肛门疼痛、创面水肿、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1)用药14、21 d后,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用药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术后第3、7、14天,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第7天,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水肿、出血评分亦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用药7、28 d后,两组患者的PAC-QO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脾增液方可明显改善混合痔术后脾虚气弱证排便困难患者的排便情况,减轻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奕韵陆宏瞿胤方臣阳杨敏林晖孙健郑德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
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中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Function defecation disorder,FDD)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ARM患儿62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接受生物反馈技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肛门直肠测压,两组均治疗3 m,比较两组出院6 m后肛门直肠测压指标、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6 m后,观察组平均及最大静息压、初始排便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intala评分及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可改善ARM患儿术后FDD,提高初始排便阈值,提升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
徐美汉李周旋陈快樊纬陈小清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排便功能障碍肛门直肠测压生物反馈技术

相关作者

黄秀军
作品数:10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护理 骨科 髋关节置换术 中西医 疼痛干预
白玉作
作品数:133被引量:51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肛门直肠畸形 儿童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直肠 先天性巨结肠
王伟
作品数:4,107被引量:17,394H指数:3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星形胶质细胞 海拔 细胞周期 冠心病 儿童
刘赛男
作品数:6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TKA 全膝关节置换术 穴位按摩 外敷神阙穴 术后排便
程卫东
作品数:21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TST 结肠 术后排便 直肠癌前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