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33篇“ 未成年犯“的相关文章
- 刑罚目的观视野下的未成年犯矫正
- 2024年
- 未成年人犯罪刑罚目的在于教育而非惩罚,矫正措施的选择只能受是否有利于教育未成年犯这一条件制约。犯罪的严重危害性程度并不影响矫正行为的严厉性,而犯罪数量的上升更与矫正措施的严厉性无关。与传统矫正方法相比,未成年犯矫正项目更为有效,具有矫治措施微观化、系统化、融合化等积极功能。项目矫正是循证矫正方法论的具体化运用,项目矫正是教育矫正未成年犯的核心,采用何种项目更为有效既与未成年人本身有关又与其家庭、生活环境等有着紧密联系。
- 庄乾龙安文霞
- 关键词:未成年犯刑罚目的
- 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高墙内外春风暖
- 2024年
- 2月19日至3月4日,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庐州女子监狱)通过开放日亲属进监狱活动,为高墙内外带来一股"暖流".会见室热辣滚烫"请第198号家属前来办理会见手续."2月19日,一股寒潮吹遍江淮大地,但寒冷的气温阻挡不住罪犯亲属们前来会见的脚步.连日来,每天有200多人前来办理会见手续.
- 殷意智
- 关键词:女子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开放日亲属高墙
- 新时代未成年犯再社会化的路径探析
- 2024年
- 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过程始于未成年人失足时,直至其最终顺利回归社会。当前,未成年犯再社会化面临教育感化效果不佳、“二次污染”风险大、犯罪标签效应影响等诸多困境。为最大化挽救未成年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应当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探索未成年犯前科消灭制度、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心理疏导等路径,助力未成年犯顺利复归社会。
- 余丽孟凡玉
- 关键词:未成年犯再社会化社会治理
- 反社会人格特质对未成年犯攻击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反社会人格特质对未成年犯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冲动性和黑暗人格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社会过程筛查表自评版、简式冲动量表、攻击性问卷、黑暗三联征调查量表对668名未成年犯进行调查。结果:①反社会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冲动性、黑暗人格均呈显著正相关(r=0.382,0.361,0.500;P<0.001);攻击行为与冲动性、黑暗人格呈显著正相关(r=0.549,0.498;P<0.001);冲动性与黑暗人格呈显著正相关(r=0.427,P<0.001)。②反社会人格特质部分通过冲动性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攻击行为,间接总效应比重为44.67%。③冲动性中介作用受到黑暗人格的调节,在低黑暗人格个体中,冲动性在反社会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之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simple slope=0.222,t=5.713,P<0.001);对于高黑暗人格的个体,冲动性在反社会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P>0.5)。结论:反社会人格特质可以通过未成年犯的冲动性间接预测其攻击行为。冲动性在反社会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之间受黑暗人格水平的调节,低黑暗水平组被试正向预测冲动性;高黑暗水平组被试对于冲动性则没有预测作用。
- 骆婧宋万踞主懿芹冯树东郑志龙
- 关键词:未成年犯冲动性
- 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困境及思考——以G省未成年犯职业技术教育现状为切入点
- 2024年
- 做好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是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家庭和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深层次分析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困境,研究和完善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体制、机制、方法和路径,不断提高罪犯职业教育水平和改善刑释就业形势,对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 郭兴杰郭家林
- 关键词:监狱未成年犯
- 未成年犯罪人价值观特征研究——基于与普通未成年人和成年犯罪人的对比
- 2024年
- 探究未成年犯罪人的价值观特征,能够为预防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八维度的《中国人价值观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比未成年犯罪人与普通未成年人、成年犯罪人两个群体在价值观各维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未成年犯罪人在金钱权力、家庭本位和名望成就三个价值观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未成年人;未成年犯罪人在公共利益和名望成就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成年犯罪人。研究有助于发掘和认识未成年犯罪人的价值观特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进行未成年犯罪人的犯罪防控和教育矫治。
- 窦逸飞汪于坤张萌
- 关键词:价值观未成年犯罪人
- 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问题反思与完善
- 2024年
- 未成年人是我国发展重要的后备军。未成年人由于不成熟,很多时候做出犯罪行为都并非出自其本意。建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能够有效减少犯罪记录对其生活的影响,彰显我国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还存在封存认定标准单一,封存决定主体不明确,有权查询主体不明确、查询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拟通过提出针对性完善建议,提升这一制度的效力为加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尽一份力。
- 白雪飞
- 关键词:犯罪记录
- 新时代法治思想对未成年犯罪立法的指导
- 2024年
- 我国未成年犯罪立法的运行机制是将有关未成年犯罪治理的科学认识和应对犯罪问题的策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合法的程序由理论转化为具体法律法规并加以实践的运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作为科学的法治理论体系,既包含法治的一般理论、也涵盖了全面依法治国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核心观点。未成年犯罪立法所蕴含的法治思想就是新时代法治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刑法的学科属性,刑法的法律属性所结合起来而形成的。近三年,未成年犯罪立法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从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到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再修订,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出台,都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指导下,未成年犯罪立法事业取得的长足进步以及未成年犯罪立法工作的指导和推动。
- 陆家宜汪雅琦
- 关键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 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照亮女犯新生之路
- 2023年
- 近年来,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简称“未管所”)本着“社会有需求、服刑罪犯有意愿”的原则,认真调研就业市场,考察就业前景,开设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技能培训班,因人制宜、综合施策,尽力做到能培尽培、应训尽训,扎实有效推进服刑罪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常态化组织面点加工、美容美发、中式烹饪等职业技能项目培训,在高墙内掀起了一股浓浓的职业技能学习热潮,打造了未管所教育改造工作新亮点。
- 殷意智(文/图)
- 关键词:中式烹饪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罪犯因人制宜职业技能培训
- 反刍性沉思、社会支持对未成年犯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及其干预策略
- 2023年
- 研究设计了未成年犯基本情况自评和他评问卷,并采用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进行统一施测,得到有效问卷115份。结果发现:刑期5年以上的未成年犯,其目的性反刍高于5年以下者,目的性反刍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侵入性反刍负向影响创伤后成长的个人力量维度及对生活欣赏的维度;相对于主客观社会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对未成年犯创伤后成长的人际关系维度影响显著;此外,未成年犯的司法处遇可能是未成年犯创伤后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运用“问题管理+”的方式加强心理疏导,优化未成年犯的司法处遇,健全社会保护体系。
- 滕燕
- 关键词:未成年犯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
相关作者
- 姚建龙

- 作品数:173被引量:1,763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
- 研究主题:少年司法 未成年人 少年司法制度 少年 青少年犯罪
- 姚兵

- 作品数:61被引量:272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犯 未成年人 犯罪构成 目的犯
- 关颖

- 作品数:223被引量:1,03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家庭教育 孩子 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 犯罪预防
- 苏春景

- 作品数:112被引量:794H指数:13
-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
- 研究主题:问题青少年 教育矫正 教学流派 社区矫正 课堂教学
- 杨木高

- 作品数:70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监狱管理局
- 研究主题:监狱 民国时期 女犯 《监狱法》 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