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篇“ 有效降水量“的相关文章
1971-2018年黑龙江省玉米需水量有效降水量耦合度演变特征被引量:4
2022年
基于1971—2018年黑龙江省69个气象台站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方法计算玉米需水量,应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方法计算有效降水量,采用Mann-Kendall检验、GIS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玉米需水量有效降水量耦合度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拔节以前生育时段大部地区有效降水增加,拔节以后各生育阶段大部地区有效降水呈减少趋势,不同区域变化趋势略有不同。受风速变小和日照时间减少等气象因子影响,黑龙江省大部地区玉米需水量减少,东部减速最快,北部最慢。黑龙江省中部和东北部玉米需水量有效降水量耦合度较高,西部较低;拔节以前耦合度较低,拔节以后较高。各区域耦合度均呈“两落两起”变化趋势,2011—2012年为耦合度由低到高明显突变点。
曲辉辉王冬冬闫敏慧翟墨刘丹闫平王晓明姜丽霞
关键词:有效降水量耦合度
区域泥石流前期有效降水量测算方法
针对现有技术难以与具有较长时段的实况前期降水实际分布情况很好吻合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泥石流前期有效降水量测算方法。本方法利用泥石流预报区及其周围雨量站点观测的历史降水数据,结合影响该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下垫面因...
江玉红张少杰杨红娟王凯谢湘平
文献传递
莆田市木兰溪流域有效降水量与可利用降水资源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以福建省木兰溪流域为研究区域,以2001年、2010年和2019年三期Landsat数据为数据源,使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获取木兰溪水体面积的变化情况;基于气象观测数据和MODIS数据,使用Penman-Monteith公式与Beps遥感模型,分别研究木兰溪2000年以来有效降水量、气候蒸发潜力与可利用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时间序列曲线。结果表明:①木兰溪2001—2019年水体面积先扩大后减小,总体呈弱的减小趋势;②有效降水量空间尺度上自西北向东南递减,时间尺度上总体缓慢增加;③蒸发潜力空间尺度上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时间尺度上波动减少;④蒸散量空间尺度上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时间尺度上逐渐增加;⑤可利用降水资源空间尺度上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时间尺度上缓慢增加。这些研究成果可为福建省和莆田市开展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及充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廖廓吴作航李欣欣孙蔡亮
关键词:降水分布环境治理
区域泥石流前期有效降水量测算方法
针对现有技术难以与具有较长时段的实况前期降水实际分布情况很好吻合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泥石流前期有效降水量测算方法。本方法利用泥石流预报区及其周围雨量站点观测的历史降水数据,结合影响该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下垫面因...
江玉红张少杰杨红娟王凯谢湘平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定地下水位收集测量有效降水量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定地下水位收集测量有效降水量的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箱体,箱体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雨量器,所诉箱体顶端另一侧固定嵌入有原状土测箱,原状土测箱底端伸入箱体内与第一隔板顶端固定连接,第一隔板呈L...
刘润芝
文献传递
基于多因素影响的区域旱作物有效降水量估算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确定区域尺度旱作物有效降水量估算方法。【方法】通过分析降水、土壤和作物因素对作物有效降水量的综合影响,提出了包括冠层截留量、土壤可容水量、地表径流量、降水量和深层渗漏量等4个计算模块的作物有效降水量估算模型,采用田间尺度水量平衡方程计算值对估算模型模拟值进行验证,并分析了河北平原5个县域作物有效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性。【结果】①作物有效降水量估算模型模拟结果与农田尺度水量平衡法计算值的决定系数R2和纳什系数NSE均大于0.85,模拟精度较高;②研究区域冬小麦-夏玉米连作条件下作物有效降水量为400.00mm,降水入渗系数为0.84;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作物有效降水量分别为419.00、454.00和355.00mm,降水入渗系数分别为0.76、0.86和0.83,栾城和元氏的作物有效降水量较赵县偏高。【结论】提出的估算模型可以用来估算区域尺度作物有效降水量
赵晗吴迪刘玉春徐锐
关键词:影响因素
宁夏中部农作物生育期有效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研究区,利用区域内的国家标准气象站1954-2016年4-10月的日降水资料,运用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法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宁夏中部农作物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P_a)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未来趋势。结果表明:Pa自北向南依次增大,区域多年平均216 mm,占总降水量的75.25%,其中8月份最大为55.9 mm,7-9月占总有效降水量的70.8%。20世纪60年代为丰水期,正累积距平为238.7 mm,70年代进入枯水期,负累积距平226.1 mm,2010年以来有所增加;P_a存在3、6 a及10 a主周期;各地未来有效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变幅为2.2~5.2 mm/(10 a),全区P_a降幅3.5 mm/(10a)。4-10月份区域内的总降水也呈显著减少趋势(P=0.05)降幅为5.3 mm/(10 a),其中盐池降水减幅最小0.8 mm/(10 a),海原减幅最大8.8 mm/(10 a)。
马忠明
关键词:宁夏中部干旱带作物生育期有效降水量MANN-KENDALL法
基于区域作物有效降水量的河北平原灌溉水利用系数估算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评价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对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有指导意义。对于区域尺度灌溉水利用系数来说,田间尺度测算结果代表性较差,从作物实际消耗角度出发,将区域作物蒸散发量和有效降水量之差定义为...
赵晗
关键词:灌溉水利用系数蒸散发量有效降水量
南北气候过渡区主要作物有效降水量、需水量及缺水量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FAO推荐的P-M公式及分段单值平均系数法开展蚌埠市1959—2017年主要农作物水稻和冬小麦的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缺水量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①水稻的需水量呈现弱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为6.3 mm·10 a^-1,作物需水量均值为543.3 mm;冬小麦需水量呈现弱上升趋势,其变化速率为9.2 mm·10 a^-1,作物需水量均值为577.4 mm.②水稻的有效降水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变化速率为21.3 mm·10 a^-1,有效降水量均值为538.6 mm;冬小麦有效降水量呈弱上升趋势,其变化速率为8.7 mm·10 a^-1,有效降水量均值为315.4 mm.③水稻缺水量以-27.5 mm·10 a^-1的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缺水量均值为4.7 mm,受极端干旱年份影响,降水供应不足,其缺水量最大值可达到476.6 mm;冬小麦缺水量以0.5 mm·10 a^-1的速率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缺水量多年均值为262.0 mm,缺水量最大值为597.5 mm;总的来说水稻缺水年份较少,且缺水量较小;冬小麦缺水年份较多,且缺水量较大.
孙朋谢新洲刘娜苏海民
关键词:需水量有效降水量缺水量
贵州水稻有效降水量和需水量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为了分析贵州水稻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和需水量等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研究基于贵州80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美国农业部(USDA)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有效降水量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计算贵州水稻不同生育期内的有效降水量和需水量,并分析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缺水量和灌溉需求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5年,贵州水稻全生育期有效降水量为324 mm,呈递减趋势,其中,移栽—抽穗期是有效降水量最大的阶段,呈递增趋势,其他生育期有效降水量均为递减趋势;水稻全生育期需水量为737 mm,呈递减趋势,其中,移栽—抽穗期、抽穗—灌浆期需水量呈递减趋势,其他生育期需水量呈递增趋势;水稻全生育期多年平均缺水量为413 mm,呈递增趋势,其中,移栽—抽穗期缺水量呈递减趋势,其他生育期呈递增趋势。全生育期作物水分盈亏指数为0. 56,其中,抽穗—灌浆期对灌溉依赖程度最高。
张波张波古书鸿胡家敏
关键词:水稻有效降水需水量

相关作者

阳伏林
作品数:29被引量:29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研究主题:春小麦 半干旱区 半干旱 降水转化率 土壤湿度
张强
作品数:989被引量:13,083H指数:61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干旱 黄土高原 陆面 降水
王文玉
作品数:21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研究主题:陆面 土壤湿度 半干旱 半干旱地区 降水转化率
江玉红
作品数:27被引量:12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泥石流 泥石流预报 泥石流灾害 地质灾害 有效降水量
段爱旺
作品数:261被引量:3,107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研究主题:冬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灌溉 土壤水分 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