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493篇“ 无创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文章
-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应用
- 2024年
- 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诊断,以获得针对性治疗方案。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早期预测心血管的病理生理变化,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具有实时、无创、连续监测的优点,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中的重要手段,可以准确反映心脏功能的动态变化。该文阐述了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 文人平汪顺银
- 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于慢性心衰的临床意义研究
- 2024年
- 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于慢性心衰的实际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9位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心衰组。在心衰组中,根据患者年龄是否大于65岁,将患者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另选同时期129位无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心衰组及对照组实施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并记录无创血流动力学数据:心输出量(CO)、左心做功(LCW)、胸液水平(TFC)、外周血管阻力(SVR)、加速度指数(ACI)、左室射血时间(LVET)。比较心功能指标变化。同时对心衰组行BNP水平的测定,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衰组的心输出量、左心做功、加速度指数、左室射血时间较对照组降低,胸液水平、外周血管阻力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的胸液水平、外周血管阻力较非老年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血流动力学的多项参数能够反映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变化,且能更加准确反映出患者液体潴留的情况,在心衰患者的治疗及疗效评估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 高晨光郭靖涛罗东雷
- 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评价
- 全身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PICCO对照研究
- 2024年
- 目的通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全身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NICaS)与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了解两种监测技术的相关性及一致性,评估全身生物阻抗法NICaS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临床上的可靠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4月1月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并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共32例,数据收集64次,每例患者在相同的时间行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全身生物阻抗法NICaS,记录两者的测量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心输出量(CO)、心输出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或TPRI)等参数,并将两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ICaS方法与PICCO方法在同一时间内测量的CO、CI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V、SI、TPRI、SVRI进行对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刻全身生物阻抗法测得的CO与PICCO测得的CO值之间Bland-Altman一致性及Pearson相关性限值为-1.183~1.509 L/min和(r=0.954,P<0.001),说明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NICaS在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方面与PICCO的一致性良好,本身具有简单、无创、便捷等优点,能够有效地监测重症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 刘智文俞凤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
- 微创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血流动力学参数是重症监护患者病情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传统肺动脉导管和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等侵入性方法虽然可以准确、可靠的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但其有创性及相关并发症严重限制了临床推广应用。微创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作为新兴的监测方法,具有微创或无创、连续监测、并发症少、准确度高等诸多优势,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应用,使更多重症监护患者获益。本文总结当前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对微创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监护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评估重症监护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孙丽马明仁靳鹏杨洁刘燕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监测微创心输出量
- 基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心衰患者实施精准化容量管理效果研究
- 2024年
- 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精准化容量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02月至2022年06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2022年07月至2022年11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33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按照心内科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并实施容量管理。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先参考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对患者容量进行综合评估后再实施精准化容量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容量管理护理措施规范落实率、体质量下降幅度、三个月内患者再住院率。结果 对照组容量管理护理措施规范落实率为93.08%,实验组容量管理护理措施规范落实率为97.1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对照组体质量下降0.00(0.00,1.00)kg,实验组体质量下降1.00(0.00,3.00)kg,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对照组患者三个月内再住院率为22.58%,实验组患者三个月内再住院率为9.0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参考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准确评估容量状态后实施精准化容量管理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借鉴。
- 王文月杨艳春刘彤郭红民李娜
- 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心力衰竭
-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脏结构、BNP的相关性
- 背景:在心力衰竭(HF)进展阶段,不同的治疗方式应被应用在不同的心衰进程。且心力衰竭患者可通过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延缓其疾病进展过程。目前对于心力衰竭早期患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观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
- 任晏宁
- 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
-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心功能指标与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研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USCOM)后心功能指标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21年11月-2023年1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严格按照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明确诊断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于入院时用药前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行超声心动图(UCG)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检查,分析其心功能指标与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相关性。结果 对于明确的119例HFpEF患者其无创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VI)左室做功(LCW)、左室做功指数(LCWI)与其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患者可以较为准确的反应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同时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功能监测结果上对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患者不次于心脏超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乙杭任晏宁董君慧郭靖涛周江
- 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 生物电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在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 目的:生物电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成为心力衰竭诊疗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分析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患者的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生物电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在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实际临床价值。...
- 高晨光
- 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
- 一种用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的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的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医疗分析技术领域。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模拟心脏、手指模块、循环模块和检测模块;模拟心脏用于将模拟血液排出及回收;手指模块包括模拟手指和指动脉,指动脉插装在模拟...
- 高凡肖凯麟布宁斌
- 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
- 呼吸困难是临床中常见的症状之一,而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引起呼吸困难的常见的病因。呼吸困难患者有明显的肺淤血,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
- 张金龙
- 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
相关作者
- 徐金升

- 作品数:315被引量:52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细胞钙化 高磷诱导 血管钙化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大鼠血管平滑肌
- 张俊霞

- 作品数:205被引量:261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细胞钙化 高磷诱导 血管钙化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大鼠血管平滑肌
- 白亚玲

- 作品数:261被引量:47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高磷诱导 细胞钙化 血管钙化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大鼠血管平滑肌
- 周薇

- 作品数:32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干体重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透患者 生物电阻抗 无创血流动力学
- 李美慧

- 作品数:7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无创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 心力衰竭 心功能 脑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