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6篇“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相关文章
- 足月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远期随访研究
- 2024年
- 探讨足月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 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7例足月新生儿化脑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头颅影像学等资料,并进行神经系统后遗症分级,部分病例进行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简称儿心量表)检查,评估足月新生儿化脑远期预后情况。结果 87例足月新生儿化脑临床表现以发热最多见;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神经系统后遗症者占20.68%。与正常适龄儿相比,足月新生儿化脑患儿在适应能力发育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3),精细动作发育商存在显著差异(p=0.008)。头颅MRI异常组与MRI正常组在精细动作发育商(p=0.02)、语言发育商(p=0.03)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足月新生儿化脑远期预后尚好,神经系统严重后遗症者仅有8%。头颅MRI异常患儿在精细动作、语言发育方面落后于头颅MRI正常组患儿。
- 唐清黄向荣
- 关键词:新生儿足月化脓性脑膜炎远期随访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患儿出生情况、入院基本表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过程、预后情况。结果 226例患儿中早产76例(33.63%),足月分娩150例(66.37%);剖宫产69例(30.53%),阴道分娩157例(69.47%)。患儿入院表现为发热146例(64.60%),面苍63例(27.88%),激惹59例(26.11%)。患儿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52.21%),其次为气促(46.90%)、反应差(45.13%)。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0×10^(9)/L的占比最高,达41.59%,其次为(10~20)×10^(9)/L,达30.09%;脑脊液检查中糖定量下降、氧化物下降、蛋白定量升高占比均较高,分别为83.19%、79.20%、89.38%;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占比为27.88%。226例患儿均经抗生素治疗,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213例,死亡、放弃9例,其他3例。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无典型性临床表现,且与患儿分娩方式、是否足月均无明显关系,其可基于败血症和细菌侵入脑膜而引发疾病;该病症临床症状、体征均无特异性,诊断需依靠临床观察、脑脊液检查与血培养结果,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积极护理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
- 赵慧朱雪萍
- 关键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疾病特点诊治方案抗生素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PM)导致死亡结局病例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死亡风险的认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0例NPM死亡病例的资料,对其临床表现、检验结果、病原学及影像学特征等进行分析,按患儿起病年龄及胎龄分组,比较不同组新生儿NPM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期间共收治653例NPM患儿,其中出现死亡结局的患儿共20例(3.1%),其血感染指标如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脑脊液(CSF)白细胞数、糖及蛋白均明显异常。其中血培养阳性14例,CSF培养阳性10例,病原菌以无乳链球菌(GBS)及大肠埃希菌(E-coli)为主。15例患儿完善颅脑MRI+增强+DWI,均有脑膜强化及脑水肿,5例合并脑疝。20例患儿均完善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检查,其中15例为重度改变。早发型组患儿的CSF白细胞数高于晚发型组,早产儿组起病年龄大于足月儿组。结论病原菌为GBS、E-coli的NPM死亡风险高,需早期识别、尽早使用有效抗生素,尽量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并积极完善影像学及aEEG检查判断预后。
- 易娟张榕彭小明
- 关键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
- 足月儿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死亡病例临床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足月儿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足月儿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PM)导致死亡的17例病例为死亡组,按照1:3配比选取同时期在本院治疗的NPM非死亡病例51例为对照组,收集该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感染指标、脑脊液检查结果等指标。结果死亡组与对照组首发症状(发热、抽搐、颅高压症状)、起病至就诊时间、血感染指标、脑脊液检查、血培养阳性、脑脊液阳性、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无乳链球菌为主。结论就诊时间晚、首发症状为抽搐、有颅高压症状、血感染指标高及脑脊液白细胞高、糖低、蛋白高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死亡的高危因素,死亡病例中病原菌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需早期识别、诊治,尽量避免死亡结局的发生。
- 易娟张榕彭小明
- 关键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足月分娩
- 抗菌药物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研究进展
- 2024年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可出现反应低下、体温异常、呕吐、呼吸窘迫、惊厥、颅内压增高、神志异常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通常具有典型的脑脊液改变,约1/4的败血症新生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研究发现,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为10%~15%,致残率高达20%~50%。临床上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疗措施有一定认识,但对于抗菌药物的停药时机,尤其是脑脊液培养阴性的患儿,尚有争议。
- 陈新丝(综述)华子瑜
-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脑脊液改变颅内压增高呼吸窘迫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情况调查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为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病原学标本检测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诊断早发型和迟发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例130例,从确诊患儿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10株,包括17种细菌,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比例相当。在110例阳性标本中,早发型病例占54例,迟发性病例占56例。检出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产单核李斯特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该医院NICU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病原菌既有阳性菌又有阴性菌,两者比例相当,应有针对性加强防控措施。
- 徐莉莉孙佰秀卜祥茂孙雪荣
- 关键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
- 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儿科2020年10月至2023月10月收治的100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治疗,观察组采用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易怒易惊及抽动消失、反应差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明虹均
- 关键词: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 2024年
- 目的观察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效能。方法190例疑似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根据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146例,采用腰椎穿刺术采集两组新生儿脑脊液标本,采用速率法检测脑脊液AD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脑脊液ADA、脑脊液蛋白及二者联合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脑脊液ADA水平升高(P<0.05)。脑脊液ADA、脑脊液WBC及反应低下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的危险因素(OR=1.944、1.249、14.686,95%CI:1.013~3.730、1.146~1.362、2.642~81.646,P均<0.05)。与脑脊液ADA、脑脊液蛋白单独检测相比,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曲线下面积增加(P<0.001)。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ADA水平升高。脑脊液ADA升高、脑脊液WBC升高及反应低下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ADA水平联合脑脊液蛋白检测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效能较高。
- 徐志诚钟丹妮
-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的患儿,作为病例组;在未合并脑脓肿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中的1∶3最邻近匹配法选出对照组,匹配因素包括发病日龄≤7 d或>7 d、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儿的病原菌分布、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转归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的相关因素。结果病例组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4.0~35.0(18.5±7.5)d;对照组63例,男26例,女37例,年龄5.0~41.0(19.4±9.4)d。病例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液和脑脊液病原体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9%(13/21)比47.6%(30/63),P=0.257]。病例组的治愈或好转的比例低于对照组[33.3%(7/21)比88.9%(56/63),P<0.001]。病例组的多重耐药细菌感染[47.6%(10/21)比12.7%(8/63),P<0.001]、惊厥[52.4%(11/21)比27.0%(17/63),P=0.033]、呼吸衰竭[57.1%(12/21)比14.3%(9/63),P<0.001]、感染性休克[52.4%(11/21)比3.2%(2/63),P<0.001]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C反应蛋白(CRP)、脑脊液白细胞计数[M(Q_(1),Q_(3))]分别为[70.4(52.1,86.4)]mg/L、[1234(788,1606)]×10^(6)/L,均高于对照组的[45.0(25.7,57.8)]mg/L、[688(256,1089)]×10^(6)/L(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多重耐药细菌感染(OR=7.094,95%CI:1.335~37.705,P=0.022)、感染性休克(OR=30.102,95%CI:3.101~292.224,P=0.003)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的相关因素。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患儿感染症状重,预后差,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的相关因素。
- 许淑静余增渊孙慧清王媛杜娟李利峰程萍
- 关键词:婴儿脑脓肿新生儿
- 血清和脑脊液IL-6与IL-10检测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P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有腰椎穿刺指征的95例患儿。根据入院24 h内第1次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结果将95例患儿分为NPM组和脓毒症组。分别检测所有患儿入院后第1天血清和脑脊液IL-6、IL-10水平;NPM组治疗后第3、10天进行腰椎穿刺复查,收集脑脊液,除进行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外,还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IL-6、IL-10水平。比较脓毒症组和NPM组患儿第1天血清和脑脊液IL-6、IL-10的水平;比较NPM组患儿入院第1、3、10天血清和脑脊液IL-6、IL-10水平。结果 NPM组45例和脓毒症组50例。脓毒症组和NPM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蛋白、葡萄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天,脓毒症组和NPM组患儿血清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PM组脑脊液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5)。入院第1天,脓毒症组血清IL-6水平与脑脊液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脑脊液IL-10水平(P<0.05)。NPM组第1天血清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第10天(P<0.05);第1天与第3天脑脊液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与第3天脑脊液IL-6、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第10天(P<0.05)。NPM组患儿入院第1、3、10天的脑脊液IL-6水平分别高于同期血清IL-6水平(P<0.05)。NPM组患儿入院第1、3天的脑脊液IL-10水平分别高于同期血清IL-10水平(P<0.05),但第10天血清IL-10水平与脑脊液IL-10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天血清IL-6、IL-10诊断NP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44、0.552,对NPM的诊断效能低。入院第1天脑脊液IL-6和IL-10诊断NPM的AUC分别为0.897、0.883,对NPM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
- 郝婷婷冯星星赵炳勋刘迪李杨方赵晓芬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脑脊液
相关作者
- 李杨方

- 作品数:90被引量:4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病原菌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婴儿 败血症
- 赵晓芬

- 作品数:33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振幅整合脑电图 败血症
- 林振浪

- 作品数:297被引量:1,522H指数:19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 朱敏丽

- 作品数:45被引量:28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新生儿 脑膜炎 婴儿 早产儿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 和灿琳

- 作品数:32被引量:149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脑损伤 振幅整合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