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04篇“ 新儒学“的相关文章
- 杨昌济是现代新儒学的倡导者
- 2024年
- 杨昌济一生始终不离儒家这个根本,即使在国外留学时期,也经常教导他的弟子或晚辈,要认真研习儒学。他在1914年10月发表的《劝学篇》中根据宋代儒者借助佛教东传的潮流创造宋明新儒学的经验,预言在西学传入中国的大潮中,儒学也将出现一种新形态。1915年他又明确提出,如今西学东渐,谁能如宋儒一样融会贯通确立一新学派?我们说,杨昌济是现代新儒学的倡导者,是因为他不仅最早分析了创建儒家新学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提出了如何创建的方法,这就是“合东西两洋之文明一炉而冶之”。他所著《论语类钞》就是在哲学伦理学方面援西学入儒的典范。
- 王兴国
- 关键词:杨昌济现代新儒学西学东渐
- 浅析现代新儒学的知识化自安问题——从冯友兰、牟宗三对“儒学”的“哲学”界定说起
- 2024年
- 经由牟宗三的批评和随后而来的反批评,冯友兰与牟宗三的学问分别被指为“脓包哲学”“癔症哲学”,现代新儒家“同室操戈”,本应作为“共识”的“儒学”似乎被弄丢不见了。不过究其实,冯友兰和牟宗三都有志于通过“讲道理”来为儒学在世界文明史中争得一席之地。他们认为,面对社会生活的沧桑巨变,用语言文字把传统儒学的那些“常道”合逻辑、合知识地表达出来以说服人,成了现代新儒学的“第一义”,否则儒学在这个时代里便无法自安。在此共识下,牟宗三哲学是“至高无上的教”的一个现代流露,冯友兰哲学是众多“知识性的学”中的一个现代成员,两者的差别就是“烟酒咖啡”与“菽粟布帛”的差别,虽不同,但却都是生活、生命之所需。有此生命、生活,中国哲学的现代性转化便能开辟出自己的道路,而现代新儒学的未来也才真实可期。
- 陈迎年
- 关键词:儒学冯友兰牟宗三哲学
- 新儒学熊氏学派对阳明心学的探赜
- 2024年
- 现代新儒家熊十力对其三位高足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影响甚深,这体现在脾气秉性、学问兴趣、思想路线等方面。熊氏学派是心学思想的接续者,他们对阳明心学均有研究,受其影响。在熊氏学派中,熊、唐、牟都意在重建道德形上学,而徐氏的立场则是消解形上学,让哲学与文化回归现实生活实际。这预示着在阳明心学的影响下,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分化与不断发展。
- 徐鹏
- 关键词:阳明心学道德形上学
- 新儒学阐释下的中国艺术精神初探——以唐君毅、徐复观为例
- 2024年
- 唐君毅和徐复观作为20世纪我国活跃的学者,是新儒家学派中最早关注中国艺术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对艺术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深刻解读,深入探讨了中西艺术与美学的本质,彰显了我国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传承和弘扬我国文化方面,他们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学术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唐君毅和徐复观有关中国艺术精神的理论成果进行理解并展开探讨,旨在更加全面透彻地理解中国艺术的核心精神。
- 姜子艺
- 关键词: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儒道思想
- 贺麟新儒学思想研究述评
- 2023年
- 贺麟是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其新儒学思想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继而产生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大体而言,关于贺麟新儒学思想的研究可分为四个方面:关于贺麟新儒学思想来源的研究;关于贺麟新儒学哲学体系的论争;关于贺麟新儒学思想主要内容的研究;关于贺麟新儒学思想局限性的研究。需要加强的地方:一是对贺麟新儒学思想整体性研究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对贺麟新儒学思想的理解和批判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化。
- 徐娜
- 关键词:新心学现代新儒家新儒学
- 现代新儒学思想建构的三个向度
- 2023年
- 首先祝贺《当代儒学》创刊十周年,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的有关杂志的背景介绍,非常不容易。儒学研究现在特别需要这么一份刊物,既有思想性,又有现实关怀。只有将深度的哲学研究与现实关切结合起来,儒学才能获得内在的生命力,能够回应现实的挑战。像《当代儒学》刊物,目前还太少,可以说是弥足珍贵。
- 赵法生
- 关键词:现代新儒学当代儒学儒学研究现实关切现实关怀
- 内圣外王与当代新儒学重构
- 2023年
- 各位专家、各位同道:大家上午好。首先祝贺《当代儒学》杂志成立十周年,为当代儒学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我原来报了一个题目,刚才听黄玉顺教授这么一讲,我觉得那个题目是讲过去的,所以就想换一个题目,更贴近现实。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把传统和现代联系起来讲,所以我就以“内圣外王与当代新儒学重构”为题做个发言。刚才李若晖教授、梁涛教授也都提到了内圣外王的问题,也给我很大启发。
- 韩星
- 关键词:当代儒学当代新儒学内圣外王贴近现实
- 儒家道统的重建:可能抑或文化乡愁——《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述评及思考
- 2023年
- 方克立在《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中,将中国文化与儒家伦理置于现代化的进程中考察,指出就现代新儒家的一般观点而言,继承儒学的核心在于道统的传续和发扬。在近代以来儒学处境艰难的大背景下,在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环境下,对道统观念的重新省思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我们不应止步于此,而是要在“新道统”“中华道统”的探讨中不断求索,使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性进展成为可能。舍狭义的“道统”与“政统”,取以“学统”为载体的广义“中华道统”,将儒学的价值安顿于现世生活、产生切实影响,庶几可以消解类似于文化乡愁的困顿和疑虑。
- 李闫如玉
- 关键词:道统现代新儒家儒学复兴文化乡愁
- 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沟通——以梁漱溟思想为例
- 2023年
- 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现代新儒学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梁漱溟以“文化三路向说”分析世界文化,在乡村建设中接纳马克思主义,发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相通之处,并在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沟通中观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整体而言,梁漱溟经历了从拒斥、批评马克思主义到认同、接纳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并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是在现代新儒学“返本开新”的文化主张下进行的,表达出现代新儒学和马克思主义在承认人的创造性、某些社会理想等方面的相通性,可以成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参考资源。
- 张倩黄伟
- 关键词:乡村建设返本开新
- 北宋新儒学与新时代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 2023年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今天,党员干部道德修养对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宋新儒学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当时影响深远,对士人的塑造起了明显的作用,其中所包含的天下观、修身以及为政等思想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念,注重立德修身,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等方面有所借鉴,对新时代干部道德修养建设有所裨益。
- 吴建双
- 关键词:北宋新儒学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相关作者
- 李翔海

- 作品数:134被引量:462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哲学 现代新儒学 中国文化 理论特质 中国文化传统
- 周良发

- 作品数:133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儒学 向度 知识分子 现代新儒学 文化民族主义
- 方克立

- 作品数:74被引量:78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研究主题:现代新儒学 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 现代新儒家 中国哲学史
- 景海峰

- 作品数:143被引量:369H指数:12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哲学 诠释学 经学 儒家 儒学
- 林安梧

- 作品数:42被引量:132H指数:8
- 供职机构:台湾大学
- 研究主题:新儒学 儒学 本质主义 中国哲学 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