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7篇“ 文化诗学“的相关文章
- 从生命诗学到文化诗学——刘登翰介入台港澳与世华文学的学术路径
- 2024年
- 个人际遇、家族关系与地域条件促使刘登翰进入台港澳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关注文学作为表征生命情感、体验与尊严的文化作用,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清理认知藩篱,通过共同文化母体、分流、整合等概念为重建当代中国文学版图、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理论阐释,同时主张突出华人为主体的诗学建构转移,其相关批评与研究实现从华人族群生存、文化、审美主体性出发的范式转换,彰显出华文文学的独特品性和特殊价值。
- 龙扬志
- 关键词:生命诗学文化诗学
- 微信息时代新闻述评中的一种新型变译——《跨文化诗学:汉语文学英译》介评
- 2024年
- 1引言将汉语文学翻译成英文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因为文化不可译性贯穿整个翻译过程(Bassnett 2014)。为了克服这种文化不可译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翻译的中介作用,以揭示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嵌入的知识,并拓宽文学翻译的视野(Gould 2018;Sharma 2009)。译者有必要调整文化翻译策略,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生成既具有功能性又具备风格性,同时能够被目标语言读者接受的文本(Newmark 1991;Sharif&Hashemi 2020)。
- 欧阳乐秦燕
- 关键词:文化不可译性文化翻译策略新闻述评变译
- 禅意的再生——文化诗学视角下王维禅诗英译新探索
- 2024年
- “诗佛”王维的诗歌中,禅宗思想、文学价值和美学的体现是其独特价值所在。因此,翻译王维诗歌需要兼顾语言层面的转换和文化层面的传达。已有研究在平衡文本研究和文化传达上还可更进一步。童庆炳提出的文化诗学涵盖微观的语言分析和宏观的文化批评,是达到这一平衡的理想框架。以文化诗学为视角,本文探讨王维诗歌英译的语言审美价值,禅宗美学和思想在译本中的体现,以及现实指导意义。
- 钟铭恩
- 关键词:禅宗思想文化诗学诗歌英译跨文化交流
- 电视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化诗学视域下的共同体话语研究
- 2024年
- 共同体是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期待、心灵归属与共同期盼,更是中国长期以来的宝贵倡议与伟大实践。本文以电视纪录片《记住乡愁》为引,探究其视听符码背后的共同体话语范式及国际传播效果,运用艺术美学与传播学理论进行文本分析,论其如何书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本研究发现《记住乡愁》将诗意与情感汇成一体,在文化记忆的翻新中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共同体意识,可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叙事策略与传播路径提供借鉴意义与影像价值。
- 赵丽芳刘思嘉
- 关键词:文化诗学共同体
- 当代小说中的文化诗学意识
- 2024年
- 自19世纪以来,小说已经成为文学中的核心文体,其表征便是小说的传播、阐述以及相关社会影响变成了人类公共文化和私人精神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小说的故事、人物以及场景等来自于虚构,却经过文化的方式变成了我们现实牢不可破的一部分。小说的内容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关切人类自身的诸种问题,小说的艺术抱负已经不再仅仅是讲述奇闻异事的故事传说,而是成为了人类反映生活现实和建构生存寓言的重要艺术形式。这实际上不仅是人们对小说有了更高的阅读期待.
- 王威廉
- 关键词:当代小说文化诗学故事传说生存寓言
- 走向文化诗学:王蒙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 2024年
- 王蒙的作品被译为数十种文字在世界范围传播,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王蒙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有较好的反应,部分英译小说具有一定的海外影响力。然而,与王蒙的小说相比,他的文学研究与评论却往往在英语世界被忽视。这些文学研究与评论,尤其是关于古典小说《红楼梦》的研究具有很高的文化诗学价值。如何有效地阐释文学经典的丰富内涵和美学底蕴、人文意义和文化精神,进一步促进这些优秀的文学研究与评论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梁玥
- 关键词:英语世界文化诗学
- 文化诗学:建构中国文论自主话语体系之一途
- 2024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建构中国文论自主话语体系成了学界的热点问题,讨论者众,但真正提出并建构中国文论自主体系者寡,蒋述卓教授提出并践行的文化诗学思想可谓其中佼佼者。蒋述卓的文化诗学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性,从研究视角而言,兼顾文化视野和审美特质;从精神气度而言,具有人文精神和实践品质。虽然文化诗学作为一种文论体系尚未完备,但文化诗学批评沟通文本内外,立足中国文学创作实践,面向中国文学和诗学的未来,有了相对成熟的阐释方法,并在实践中作出了出色的成就,批评的有效性已经凸显。也正是理论体系的不完备与实践层面的卓越成果之间的反差,让我们看见了文化诗学乐观的未来。
- 吴新纶
- 关键词:文化诗学中国文论话语体系
- 沉默的背后——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视域下对《挚友》的解读
- 2024年
- 俄罗斯作家叶甫盖尼·沃多拉兹金的历史题材中篇小说《挚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为历史背景,书写了战争中3位德国年轻人之间真挚纯真的友情故事。小说打破了后现代理论文本阐释的桎梏,将历史与文学纳入同一符号系统之中,消解了原有的宏大历史叙事批评模式,关注战争权力边缘“他者”的话语。通过描写拉尔夫等小人物的轶闻“小历史”,逝去的战争空间得以重构,作为阐释者的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重塑,对战争产生了新的价值认知。
- 许烨山邱永旭
-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
- 如何研究翻译诗学——《跨文化诗学:中文文学英译》评介
- 2023年
- 本文旨在评介孙艺风和李德超于2023年编著出版的《跨文化诗学:中文文学英译》一书。该书理论与个案并重,收录共计12篇论文,探讨了英译中文文学所涉及的诗学问题。本文认为,该书不仅在理论层面贡献颇丰,而且以扎实的个案考察为翻译诗学研究提供了范例,对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话题深有启发。
- 曹琪琳
- 关键词:翻译诗学世界文学
- “红色经典”研究与文化诗学走向
- 2023年
- “红色经典”是近年来出现的重要文化现象和学术研究热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重写文学史”“再解读”“文化研究”解构了“红色经典”背后的革命历史,消解了“红色经典”的意义。这种研究思路和方法值得研究,因为“红色经典”背后的革命历史是真实的,“红色经典”无论是对于生命个体还是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都是有意义的。这就需要对“红色经典”进行文化诗学研究。文化诗学作为一种文本批评阐释的原则和方法,与“红色经典”研究是契合的,也是为“红色经典”研究所需要的。只有通过文化诗学研究,才能使“红色经典”融入我们的生活世界中,参与到我们生活世界意义的建构中。
- 李茂民
- 关键词:文化诗学重写文学史文化研究
相关作者
- 李圣传

- 作品数:67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美学大讨论 文化诗学 黄药眠 马克思主义美学 诗学
- 顾祖钊

- 作品数:72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文化诗学 文论 中国文化诗学 新理性主义 生命形式
- 李春青

- 作品数:152被引量:61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文学理论 文化诗学 文人趣味 文人 儒学
- 王进

- 作品数:59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文化诗学 新历史主义 考辨 文化分析 文化
- 陶水平

- 作品数:106被引量:208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文化诗学 文艺美学 王夫之 美学 文化诗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