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篇“ 文体互渗“的相关文章
- 文体视阈与构建范式——评《诗性的浮沉: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 2024年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灿若星花,一方面因于作家才情、时代环境和读者接受的合力,另一方面源于审美形式的激变与聚合,即文备众体或文体互渗现象。诸如散文诗、诗化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诗化戏剧、戏剧体诗歌、速写体小说、报告文学体小说等。
- 施军
-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文体互渗诗化小说
- 不拘一格 随物赋形--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文体互渗文本例谈
- 2024年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是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一个单元往往包含多种文体的文章。这种编写体例更注重教材的整体性和育人功能,但并不意味着不重视文章的“文体”特点,2022年全国甲卷第9题“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更能说明这一问题。文章选取几篇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文体互渗的文本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帮助师生认识文本的文体特点,明白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能够鉴赏到文体互渗之美。
- 裴玉
-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体互渗文体特点
- 叙述学视角下叙事散文与小说文体互渗类型剖析
- 2024年
- 从叙述学角度来说,叙事散文与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实质在于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关系的不清晰、不明确,读者难以截然判认。其不同的互渗状态可以区分出“小说化散文”“散文化小说”和“散文小说两可”三种类型。“小说化散文”体现为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在实质一致基础上,叙述者在局部或浅层上偏离隐含作者的文本状态;“散文化小说”体现为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在实质分离基础上,叙述者在局部或浅层上向隐含作者靠拢的文本状态;“散文小说两可”类型则体现为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的距离忽远忽近,难以稳定把握,读者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可以作出各有理据的文体判断。
- 黄权壮
- 关键词:叙事散文文体互渗隐含作者散文化小说
- 般若圆通:刘勰以“论”为中心的文体互渗系统
- 2023年
- 刘勰之文体学思想,以宗经为根柢,具体到文体论部分,则隐现出以“论”体为中心的文体互渗系统。论体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可反作用于强势的赋体,同时沾溉了俳谐、颂、赞、铭、箴等一系列文体。“论”体“自由人”身份的获取有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原因。内容上的包容及形式上的开放为其渗透、沾溉其他文体提供了可能。刘勰《文心雕龙》一书中隐现的此系统不仅适用于六朝,随着时代发展,更适用于后代的宋朝。
- 郭鹏刘莉莉
-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体互渗散文
- 小说审美本源之探——评《诗性的浮沉: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 2023年
- 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之于现代小说美学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认知意义。王爱军的专著《诗性的浮沉: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对于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化和整体性的价值研究,既揭示了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文化精神旨归,也考量了现代小说文体互渗形式的美学价值,着重探讨了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的形式审美和内容意趣,以详实史料和清晰逻辑阐释了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的文化审美属性,把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研究推向了纵深,其对于现代文学和文体学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建构和启示意义。
- 金春平
- 关键词:文体互渗小说审美诗性
- 文体互渗与庾信碑志文被引量:2
- 2022年
- 碑文和墓志在庾信的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两种文体既关系密切又相互独立,在庾信创作中,它们互相影响、渗透,在文体功能、结构、施用对象等方面都表现出合一的态势,故人们往往以“碑志”合称之。庾信的碑志文创作受到史传的影响,利用细节、对话等表现人物,增强了叙事性。同时,亦反之影响史传,他的一些碑志或是《周书》的史料来源,或可纠《周书》之谬,或有助于考证《周书》一些记载的正确与否。庾信碑志又受楚辞影响,在铭文结尾部分往往借景抒情,增强了抒情性。庾信有效地利用文体互渗的手段,使碑志文创作表现出新的特征,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 赵俊玲
- 关键词:庾信碑志文史传楚辞文体互渗
- 文本建构与历史重塑:王世贞传文体互渗论义被引量:2
- 2021年
- 传记呈现出的往往是传主的生命史,承载着书写者对传主的理解、情感和记忆。“传记”作为一种文类,同一传主的不同传记文体之间不断转化,构成了复杂的互渗关系。传记文体的选择与书写者的身份、地位、个人偏好、特长、生活需求等关系密切。目前搜集到王世贞传60余篇,其中家传、史传与诗传、戏剧传、像传等不同传记文体之间存在着互渗交融的关系。传记书写是书写者从个人视角理解重塑传主历史的过程,书写者对传主的个性化理解、传记文体的不同叙事方式参与了历史重塑,塑造出传主的不同样貌。传记文体的使用主要取决于书写者对传主的理解及对传记文体的擅长程度,不同立场下的不同传记文本传递出的信息具有差异性,将同一传主多个传记文本进行对读,可以更为全面理解传主及传记文体间的复杂关系。
- 魏宏远徐佳慧
- 关键词:传记文体互渗文本建构
- 汉魏六朝哀祭类文体互渗研究
- 哀祭类文体与古代丧葬礼制活动密切相关,它以悼死表哀为主要功能,是一类特殊的实用型文体。在汉魏六朝时期,哀祭类文体主要指诔、吊、祭,以及由诔衍生而来的哀辞、哀策。这些文体的发展演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了不同文体间相互渗...
- 孙雅新
- 关键词:汉魏六朝
- 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文化意蕴
- 2020年
- 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富有独特的文化意蕴。一是彰显了诗性传统的和合文化,呈现为小说语体和题材内容的“中和”文体特征;二是融合了自在自适的民间精神,表现为儿童视角与成人式幻想的“童化”文体形态;三是标识了启蒙救亡立场下的时间价值,诉求于现代小说语言结构的“现代”格调。传统文化(和合与民间)与现代精神(时间价值)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位移产生合力,促使中国现代小说出现相应的“文体互渗”形式并赋予全新的意义。
- 王爱军李惠
- 关键词:现代小说文体互渗
- 诗性之维:书信与“五四”小说文体互渗现象被引量:1
- 2020年
- 东方渔歌晚唱式的尺牍小品和西方传情式的书信体小说共同化育了“五四”时期书信体小说的诞生,如《喀尔美萝姑娘》《茑萝行》《或人的悲哀》《花影》《隔绝》等。它们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书信对于小说的嵌入,即书信格式与小说文本的融合;二是书信体措辞的随意性和语调的丰富性。其文体价值在于营造诗意的“场”,为倾诉倾听的双方架起桥梁,双向共鸣而迫近生命的诗性之境,这是主体表达自我的真文学和美文学,亦是“生命的文学”。
- 王爱军
- 关键词:书信体小说文体互渗诗性
相关作者
- 王爱军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69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小说 文体互渗 诗性 叙事 中国现代小说
- 赵俊玲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66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文选》 《文心雕龙》 《文选》评点 辨析 文体
- 郭志云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0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报告文学 艺术方法 未来主义 文艺思潮 文学思潮
- 李道新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01被引量:1,276H指数:2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电影 中国电影史 电影史 中国早期电影
- 刘霞云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4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长篇小说 小说 文备 文体 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