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8篇“ 敬畏感“的相关文章
- 敬畏感的内涵、培养价值与路径
- 2025年
- 敬畏感是人类面对浩瀚的、超越当前认知的事物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在学前教育中,敬畏感的培养能够提升儿童的认知灵活性、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知识视野,促进道德意识的觉醒与发展;能够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激发幸福感与探索精神;能够促进儿童遵守规则,提升自律能力,增加亲社会行为。研究者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提出儿童敬畏感培养的具体路径。
- 傅佳莹张慧
- 关键词:敬畏感亲社会行为
- 要守住权力关,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
- 2025年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住权力关,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这一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划出了红线、指明了方向。党员干部要守住权力关,就必须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提升对权力的认识,加深对权力的敬畏,规范对权力的行使,从思想深处划清秉公用权与以权谋私的界限,达成“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的共识和形成氛围,避免因权力偏离运行轨道而“翻车”。
- 本刊记者
- 关键词:敬畏感公权力以权谋私
- 君子有三畏:大学生君子人格的异质性及其与敬畏感的网络关系
- 2025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君子人格对新时代培育积极社会心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以1235名大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君子人格的异质性及其与敬畏感的网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君子人格存在异质性,可以分为狷者(32.52%)、中行者(56.92%)和狂者(10.56%);不同亚组大学生的敬畏感存在显著差异,以狂者最高;三个亚组的核心节点均为生命敬畏感、道德敬畏感、自然敬畏感和恭而有礼,但在狂者中,恭而有礼的预期影响更大,生命敬畏感、道德敬畏感和自然敬畏感的预期影响更小,恭而有礼与智仁勇的正向关联性、有所不为与关系敬畏感的负向关联性更强。本研究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和敬畏感培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彰显了文化自信。
- 林荣茂胡添祥叶玉珊郑婉卿余巧华谢涵颖连榕
- 关键词:君子人格敬畏感网络分析
- 敬畏感与青少年亲社会冒险的关系:人际距离感知的作用
- 亲社会冒险行为是指对社会或者他人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风险行为,如舍己为人、制止同伴欺凌行为等。以往关于冒险行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对个体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方面,较少关注具有积极性效用的亲社会冒险行为。敬畏感是一种复杂情绪,能够...
- 韩怡闻
- 关键词:青少年
- “趋近”还是“回避”?——敬畏感影响绿色品牌偏好的双路径效应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在面对频发的极端气候事件和未知病毒的蔓延时,重申“敬畏他人、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伦理态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显得尤为必要。现有关于敬畏感对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大多仍囿于敬畏感是单一整体的前提,并重点关注了敬畏感的积极面,很少强调敬畏感的消极面对亲环境倾向的效应,更缺乏对积极和消极面双重效价的探讨。并且,现有关于敬畏感对绿色消费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研究结论。本研究考察了“提升性敬畏感”和“威胁性敬畏感”两类敬畏感是否、如何以及在何种情形下影响消费者的绿色品牌偏好。通过五项实验室实验和一项田野实验发现,不同类型的敬畏感会对消费者的绿色品牌偏好产生双路径效应。具体而言,相较于中性条件,提升性敬畏感被诱发的消费者更偏好绿色品牌,因为此类敬畏感激发了消费者的亲社会动机;威胁性敬畏感被诱发的消费者也会表现出对绿色品牌的偏好,因为此类敬畏感更易使消费者形成风险回避动机。本文从个体敬畏感的双重效价出发,为激活绿色消费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结论对企业选择多样化的情绪引导策略、开展绿色营销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 苏维欢郭晓东
- 没有敬畏感就会迷了道
- 2024年
-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指出"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没有敬畏感就会迷了道".党的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是党员干部日常行为的标准和遵循.
- 梁君
- 关键词:党员干部敬畏感反腐败党纪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研究生学术敬畏感教育探析
- 2024年
- 学术敬畏感是研究生学术道德情感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成有助于研究生反思学术与他人、社会的联系,形成坚定的学术信念,从而自觉规范自身的学术行为。然而,这种兼具浩大与渺小、崇敬与谦卑、痛苦与惊奇等多种矛盾情绪的情感体验,应用在研究生情感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探析研究生学术敬畏感诱发源、积极创设各种条件,是增强研究生学术敬畏感的必要环节。
- 陈晨岳峰
- 关键词:学术道德
- 小学生对教师敬畏感的失落与重建:基于小学课堂的观察
- 2024年
- 敬畏教师能促进小学生良好道德发展,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家校协同共育。文章阐述当代小学生对教师敬畏感失落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提出通过提升教师个人教学综合能力、建设尊师的良好家风、营造良好的尊师社会氛围等策略来重建当代小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
- 滕甜甜涂瑞云
- 关键词:敬畏感师生关系小学生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美学思考——从“亲生命”“敬畏感”到“水意识”建构被引量:1
- 2024年
- 长江经济带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点,长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难题。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应以对母亲河长江的敬畏感为核心,一方面可发掘古往今来形成的长江文化中深邃的生态智慧,并与当代生态学新知识和新观念对接,为新时代长江文化的重构提供丰富资源;另一方面可通过探讨公园建设中的景观叙事与敬畏感陶养的复杂关联,探索以场所建构和“水意识”唤起为策略的建设路径,从而塑造公民的“亲生命”(“亲环境”)行为,夯实保护母亲河长江的广泛社会-文化基础。
- 周宪
- 关键词:敬畏感景观叙事
- 奥运遗产旅游情境下自豪感与敬畏感对游客遗产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地方依恋为中介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讨奥运遗产旅游情景下积极情绪对游客遗产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提出自豪感、敬畏感与地方依恋和游客遗产责任行为之间的理论框架,并以首钢滑雪大跳台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自豪感直接正向影响游客遗产责任行为;(2)地方依恋在自豪感与敬畏感对游客遗产责任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具体表现在:自豪感通过自豪感→地方认同→遗产责任行为、自豪感→地方依赖→地方认同→遗产责任行为这两条路径发挥作用,敬畏感则是通过敬畏感→地方依赖→地方认同→遗产责任行为这条链式中介发挥作用。最后,本文建议旅游者行为管理可由理性管理向情感管理的新方向转变,激发游客的国家认同情感,提升目的地形象,引导游客自觉实施遗产责任行为。
- 郭佳明蒋依依谢婷方琰高洁
- 关键词:自豪感敬畏感地方依恋
相关作者
- 张保宁

- 作品数:50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巴赫曼 文学 《诗经》 解构 敬畏感
- 张伟

- 作品数:11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英才学院
- 研究主题:民办高校 师德建设 敬畏感 高校 大学生成才
- 沈小平

- 作品数:132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
- 研究主题:领导干部 党员干部 胡锦涛总书记 从严治党 群众
- 陈佑成

- 作品数:42被引量:366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O2O 电子商务 乡村 采纳行为 产业融合
- 冯小东

- 作品数:31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X线头影测量 儿童 COBEN分析法 MCNAMARA分析法 MCNAMAR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