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5篇“ 教材研读“的相关文章
- 立足教材研读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研究--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扇形统计图”一节教学为例
- 2024年
- 小学数学教育名家吴正宪提倡的“三读懂”中的“读懂教材”、曹培英老师倡导的“两吃透”中的“吃透教材”,都要求教师充分研读教材。教材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依据,要想搞好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就要做好教材研读。在读懂编者编写意图、读懂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教师要做好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努力让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得以结构化地呈现,让学生的学习变得鲜活、灵动,让学生的探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成为一种可能。
- 汪玉鹏
- 关键词:研读教材鲜活
-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研读的问题与对策
- 2024年
- 深度研读教材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养,也决定着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高低。因此,深度研读教材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石。如何把握教材内涵?如何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如何用活静态的教材?这都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研读,在研读过程中对教材进行建构、解构、重构,读出教材的深度、宽度和精细度,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 汪元贵林艳
-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教材研读
- 高考备考教材研读与反思
- 2023年
- 2023年3月,教育部高考适应性测试试题给了黑、吉、晋、皖、滇五省的高考备考工作一次“警醒”,大家再次将关注点从高考命题转移到新教材上。高考评价体系中,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需要教师回归并落实教材细节,剖析教材母题;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考查,需要深挖教材栏目内涵,注重教材上相关活动的拓展,无论考试形式如何变化,高考命题总是植根于教材并围绕教材。
- 周炯
- 关键词:高考命题学科素养高考备考新教材教材研读
- 教学能力的核心:教材研读
- 2023年
- 这篇文章的标题,可以说是一条"教学警语",它点示的是语文教师研读教材能力的重要性.语文教师日常教学中的任务,基本上是进行课文阅读教学,仅仅从这一点看,就足以表现出教材研读能力的重要.设若我们的教材研读能力比较弱,不善于利用课文中的教学资源来设计课中学习活动,那么,学生课堂上的语言学用训练、阅读分析训练、作品鉴赏训练、思维能力训练等核心训练内容就很可能难以坚持进行.事实上也是如此,目前课文解析式的低效教学仍然是一种普遍的教学现象.
- 余映潮
- 关键词:低效教学教材研读教学现象思维能力训练作品鉴赏研读教材
- 基于解决问题的初中数学教材研读运用策略
- 2023年
- 对学生来说,生活的快乐并非用分数和名次来具体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得到这种快乐生活的能力,而学生的能力并不以考试的分数来衡量。所以在课程设置、跨境整合、理解标准、真实情况和深入探究等方面,即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真实表现任务中遇到问题、深入探索、获得学科理解或跨学科理解,然后发展学科素养或跨学科素养的过程。
- 吴法
- 关键词:初中教材
- 教材研读:促进深度学习的项目研究
- 2023年
-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发展需要,透析真实问题,寻求新的探究模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各类活动以获取知识,加深对综合性知识的理解、运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吴旭娇
- 关键词:教材研读
- 结构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材研读——以“分数除法”为例
- 2023年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的重要变化之一,是注重数学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强调要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在学科内容上要体现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教学“分数除法”时,教师可以立足新课标对分数除法运算一致性的要求以及当前的教材编排,从结构化视角出发,站在学生立场审视教材,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与教的结构化。
- 殷美琴申苗
-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研读
- 紧紧把握语言实践的切入点——《枫树上的喜鹊》一课教材研读思考
- 2023年
- 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童话单元,围绕“童心”这一主题共编排了四篇课文,虽然课文体裁各异,但都充满童真童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其中《枫树上的喜鹊》一课是一篇童话故事,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我”站在渡口边的枫树下观察想象喜鹊一家的快乐生活为主要内容,表达了“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课文共有13个自然段,通过拟人化的叙述和描写,赋予喜鹊以灵性和情感,给学生编织了一个美丽而奇妙的童话世界。
- 张晓华
- 关键词:语言实践童真童趣拟人化童话世界喜鹊
- 小学数学教材研读之面积教学的思考与研究
- 2022年
- 研读教材,了解学生,是教学准备和设计的根本。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牢牢把握教材,帮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数学素养。笔者通过分析教材,梳理对比各版本教材、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现状,浅谈“空间与图形”中面积概念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找到更为有效的概念学习的途径。
- 徐锦萍
- 关键词:研读教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 漫谈小学数学教材研读的三维视角——以“分数的认识”为例
- 2022年
- 教材是学科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只有用好教材,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和育人价值。笔者曾对本区域数学教师的备课情况做过专项调查,发现一线教师对教材研读普遍重视不够。许多教师习惯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抄写教案,钻研教材的时间明显不足。即使解读教材,也只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专业化解读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数学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下面,以苏教版教材“分数的认识”为例.
- 马伟中
- 关键词:解读教材钻研教材苏教版教材学科育人教学功能
相关作者
- 范艳华

- 作品数:14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
- 研究主题:小学数学 思维 教学实录 教材研读 心理表征
- 余映潮

- 作品数:344被引量:390H指数:8
- 供职机构: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诗意手法 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文 阅读教学
- 阮伟强

- 作品数:79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绍兴市高级中学
- 研究主题:高考题 高考 复习课 数学教学 教学
- 王玉东

-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海安县实验小学
- 研究主题:数学教学 农业视角 数学课堂 师法自然 教师
- 白玲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黑河市第五小学
- 研究主题:学生提问 学案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