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31篇“ 救助体系“的相关文章
中国社会救助体系:回顾、反思与展望被引量:3
2024年
中国在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社会救助体系面临着转型升级为相对贫困治理重要工具的任务。通过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体系变迁的梳理,发现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先后发挥了拾遗补缺和兜底保障的重要作用,保障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维护了底线公平和社会稳定。随着反贫困战略任务的根本转向,应积极推动社会救助体系高质量发展,包括充分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贫困的相对性和多维性,明确社会救助体系兜底保障和促进发展的双重功能,扩大救助范围并确保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大力发展服务救助,推动救助内容的丰富多样和供需匹配,助推社会救助管理体制逐步成熟和现代化.
张浩淼
关键词:社会救助体系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最低生活保障
推进新发展阶段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创新
2024年
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我国进人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确保新阶段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社会救助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对其进行新的目标定位,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左停
关键词: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现代化减贫
农村低收入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问题研究
2024年
健全农村分类分层社会救助体系是“十四五”期间保障民生领域的重要议题。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围绕农村低收入分类分层社会救助体系进行研究,认为农村低收入分类分层社会救助体系主要存在分层标准不够科学公正、资金筹集方式单一、救助方式过于单一、救助措施缺乏综合性等问题。为此,应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发展,建立科学公正的分层评估机制,鼓励多主体参与社会救助,应用多种救助手段搞好农村低收入分层分类社会救助
王玮烨
关键词:社会救助低收入
共同富裕视角下广西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路径研究
2024年
当前,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阶段,社会救助面临新要求和新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提出“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党的二十大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目标,对“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作出安排部署。在脱贫攻坚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欠发达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社会救助在“兜底保障一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进共同富裕新征程上,广西仍是主阵地之一,社会救助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继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邱芬芳
关键词:脱贫攻坚社会救助体系共同富裕欠发达民族地区民生福祉
不断完善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救助工作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职责使命,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机制,以更加完善的制度举措满足困难群众的所需所盼,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
蒋蕊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共同富裕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切实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2024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在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语重心长地叮嘱“不要光在那里批评、指手画脚,而是真正行动,解决一点是一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激励着我们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也为我们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决策部署注入了强大动力。
蒋玮
关键词:民生保障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安全网《政府工作报告》
迈向精准治理: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与改革——基于多案例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实质是在精准识别不同困难层次、类型的低收入家庭基础上,打造多层次、综合型救助方案并向低收入家庭精准递送救助服务的过程。本研究基于精准治理视角,在回顾分层分类社会救助相关理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有效性—精准性—及时性”分析框架,选择浙江省杭州市、上海市长宁区、南京市栖霞区作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地方政府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改革逻辑和政策举措,总结并归纳现阶段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经验和要点,为我国社会救助转型升级提出可供参考的思路。
胡宏伟侯云潇程海源
关键词:社会救助相对贫困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研究 ——以泰安市S镇为例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快速发展进程。习近平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人民群众。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很重要的一方面体现在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李敏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社会救助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办规〔2024〕6号)
2024年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关于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的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关键词:社会救助体系直属单位低收入人口帮扶救助印发
事实孤儿救助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2024年
文章探讨了事实孤儿救助体系的构建与优化问题。研究指出,传统公益模式在信息传播和资源对接方面存在显著的局限性,影响了救助的有效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从“家庭为主体”向“社会为主体”转变、从“补缺型”向“普惠型”福利制度过渡等优化策略。同时,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被认为是提升救助体系效能的关键。最后,以秦皇岛龙腾学校光明爱心之家为案例,验证了通过赋能和教育来提升事实孤儿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性。文章得出结论,事实孤儿救助体系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制度改革,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assistance system for de facto orphans. The study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public welfare model has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i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resource matching, which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relief.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optimis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the transition from a “family-oriented” to a “society-oriented” system and from a “gap-filling” to a “universal” welfar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extensive participation of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and social force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considered key to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ssistance system. Finally, a case study of the Bright Love Home in Longteng School in Qinhuangdao is used to verify the importance of enhancing the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of de facto orphans through empowerment and education.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success of the de facto orphans’ relief system not only relies on system reform, but also requires extensive support and participa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尹雪莹
关键词:救助体系公益模式

相关作者

林闽钢
作品数:216被引量:2,913H指数:2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 社会保障 社会 社会保障制度 贫困
张浩淼
作品数:78被引量:311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 救助 社会保障 共同富裕 社会救助制度
焦克源
作品数:57被引量:414H指数:11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保障 扶贫开发 社会救助 农民 民族地区
张泽胜
作品数:9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民政厅
研究主题: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 救助 兜底 扶贫开发政策
李学举
作品数:122被引量:286H指数:8
供职机构:枣庄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民政工作 民政部门 民政部 社区建设 民政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