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44篇“ 故居“的相关文章
- 浅析张世聪故居的保护与修缮
- 2025年
- 伴随着时代的更迭发展和进步,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引起社会各界普遍重视。古建筑遗迹最初的修缮工作与原貌保护同样是当代文物抢救性保护和传承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既能够有效地对文物本体进行保护,更主要的是,它能确保这些珍贵、优美的文化古建筑遗产,同祖国悠久优秀灿烂的历史文化世代相传,尽量完整持久地保留和继承。文物古建筑遗址复原修缮工程以及文物还原和保护工作,将切实有效促进当代中国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本文以张世聪故居保护修缮为例,对古建筑修缮进行探析,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工作。
- 韦友贝
-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
- 新时代活化利用名人故居 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
- 2025年
- 名人故居作为名人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传承历史文脉的“活化石”,也是展现文化魅力的“金名片”。充分利用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人文资源,对赓续中华文脉、发挥名人效应、增强文化旅游核心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针对河南名人故居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要聚焦创新,努力构建业态丰富、融合发展的河南名人故居活化利用新格局,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建设文化强省、文物强省和旅游强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
- 张佐良
- 关键词:名人文化地方经济社会名人故居名人效应人文资源
-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与社区文化互动的模式研究
- 2025年
-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作为中国近代史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文化需求的不断变化,如何更好地有效利用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以及促进其与活跃社区之间更加紧密、积极地互动,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研究以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为研究对象,分析故居与周边社区之间的文化互动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互动模式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
- 毛茅
- 关键词:纪念馆文化互动
- 数字化技术在故居纪念馆中的应用与未来发展
- 2025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数字化技术在故居纪念馆的运用愈发普遍,不仅给广大访客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观览感受,也为文化遗产的维护与继承开辟了新的路径。文章的目的是审视数字技术在故居纪念馆的运用状况以及它所遭遇的难题并对其将来的进展方向进行预测。文章致力于分析数字化技术在故居纪念馆中的实施情况以及它们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增长趋势作出预判。在对孙中山先生的故居纪念馆等实例的深入研究后,文章详细解释了数字技术如何增强纪念馆的推广,并考察了技术进步更新、观众体验优化、内容创新与文化遗产传承之间的均衡难题。
- 毛茅
-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多媒体互动
- 尘土至情蕴大道:吴昌硕的鄣吴故居和朴巢、芜园
- 2025年
- 时光荏苒,斯人终逝。名人虽远去了,但他们的精神长留,后人如果要追寻名人的成长足迹,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故居就是鲜活的参照物;同时,故居本身也成了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节点”,在展示社会变迁、构建与传承地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景迪云本刊(图)
- 关键词:吴昌硕社会变迁故居
- 国学文化与苏州记忆的空间容器——章太炎故居改造,古吴轩书店
- 2025年
- “改造不是一味地融入仿旧,而是通过古与新的重叠,赋予这座老洋房新的语言,从设计到功能,再到访客。我们希望章太炎先生的故事,不仅仅停留在那个时间,还能够融入当代故事,不断生长,走向未来。”——青天制作所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从古城区锦帆路走过,可以看到不少古朴典雅的老宅,这里曾是苏州子城,青砖平瓦下,沉淀着书画之地的底蕴和风骨。坐落于苏州锦帆路38号的章园便是这个街区一处颇具价值的文化印迹,这座宅子始建于1932年,是国学泰斗章太炎晚年藏书、著述、会客和生活起居之所。
- 包理佳李明坤徐新畅卢雨辰李济宇朱正元陈易炜刘姝岑王郁文朱弘轩汪敏杰(拍摄)蒋世颖(拍摄)袁炜(拍摄)王文斌(拍摄)
- 关键词:生活起居章太炎国学文化故居
- 名人故居的时代价值和建设路径——以黄仲则故居为例
- 2025年
- 名人故居,作为名人生活与成长的见证,不仅是其个人历史的物质载体,更是城市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文章以黄仲则故居建设为例,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名人故居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旨在为名人故居的保护、研究与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名人故居,是指名人出生地或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的地方,可以直观展示名人的生平经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古代名人名家自身的志向、气度与爱好,往往会投射到其所居住的地方。人们可以通过名人故居的居住环境、结构、家具摆放乃至院落中一花一草一木的陈设,了解名人的行为举止、坐卧起居、音容笑貌,推知他对人对事的态度,揣测其在面临人生、事业乃至国家命运转折时所处的现实环境。
- 甘俊锐
- 关键词:黄仲则名人故居行为举止生平经历居住环境
- 文化旅游背景下名人故居保护规划——以周恩来故居“三防”工程为例
- 2025年
- 名人故居不仅是名人的住所,更承载着名人独有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名人故居保护规划对于弘扬名人精神、营造名人文化、开发地区旅游项目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周恩来故居是周恩来精神品质的重要载体,其保护规划对于文化传承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等都有一定必要性。文章重点从文化旅游角度对周恩来故居的保护规划意义进行说明,并就周恩来故居“三防”工程进行分析。
- 陆斌
- 梦回聊斋:蒲松龄故居的文化印记
- 2025年
- 在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隐匿着一处令人心生向往的圣地——蒲松龄故居。这座古朴的四合院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步入院中,一股淡雅的书香扑鼻而来,青砖灰瓦,花草繁茂,绿树成荫,曲径通幽,仿佛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 孙大勇
- 关键词:梦回曲径通幽聊斋
- 华侨故居在新时代的保护利用
- 2025年
- 华侨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特殊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肯定华侨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强调“中国的发展建设跟我们有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北京凭借首都特有的号召力,汇聚了大量颇具名望的侨界人士来此工作和生活。他们的居所是华侨精神、华侨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牵动着海外中华儿女的乡愁,更对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 孙慧羽
- 关键词:华侨文化号召力
相关作者
- 成志芬

- 作品数:40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
- 研究主题:名人故居 老年人 历史文化街区 故居保护 名人
- 张宝秀

- 作品数:123被引量:42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北京学 名人故居 地方学 文化遗产 中轴线
- 崔诚亮

- 作品数:29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 研究主题:名人故居 波普尔 大学生 文化旅游开发 分析心理学
- 吕红医

- 作品数:119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传统民居 民居 适宜性 古建筑 热工性能
- 阳国利

- 作品数:29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 研究主题: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 故居 名人故居 宪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