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PCV-AC)和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同时接种后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安徽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分别收集2020年至2022年安徽省适龄儿童MPCV-AC和HepB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数据和预防接种数据,比较2种疫苗同时接种和单独接种的AEFI的发生风险。结果:MPCV-AC第1剂次和HepB第3剂次同时接种、MPCV-AC第1剂次单独接种、HepB第3剂次单独接种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48.03/10万(280例)、56.37/10万(314例)、51.96/10万(283例);其中一般反应分别为43.91/10万(256例)、51.35/10万(286例)、48.65/10万(265例),异常反应分别为4.12/10万(24例)、4.85/10万(27例)、3.30/10万(18例)。同时接种组、单独接种组的AEFI发生风险、一般反应及异常反应的发生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CV-AC和HepB同时接种未增加AEFI的发生风险,可作为6月龄儿童同时接种MPCV-AC和HepB的科学依据。
目的分析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Vaccines,NIPV)接种情况以及接种后热性惊厥发生情况,为提高这部分儿童NIPV接种率和防止疫苗相关疾病暴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FS患儿416例为病例组。按照1∶1配对,在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随机选择健康儿童416例为对照组。利用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查询两组研究对象NIPV的接种情况,并电话询问两组儿童接种NIPV后是否有热性惊厥情况发生。结果病例组各种NIPV(包括基础NIPV和加强NIPV)的接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期接种率除加强脊髓灰质炎疫苗(PV)和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病例组低于对照组外,其它疫苗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惊厥史儿童接种NIPV后发生不良反应与健康儿童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别,惊厥史儿童接种率普遍偏低,各种NIPV接种率均低于健康儿童,疫苗未能按时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