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篇“ 抽象人性论“的相关文章
- 青年马克思“类存在物”的抽象人性论基础
- 2024年
-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青年马克思阐述了“人是类存在物”的命题。他批驳了从抽象的宗教观点来谈犹太人的解放问题,以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从批判性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他对费尔巴哈的看法进行了超越和深化,并以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一种以其为核心的政治异化观念,进而阐释了“人的本质是类存在物”。从根本而言,青年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理解依旧留在经验层面的“类”的层次,而这个问题在他引入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和政治经济学分析之后才得以最终克服。
- 雷东东吕敬美
-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宗教异化
-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西方抽象人性论的超越
- 人的问题是永恒而常新的问题。纵观西方哲学史,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此问题进行了各自的解释,但最后都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抽象人性之困境。究其根源,在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在对人的研究中把本属于人类理智的能动的东西抽离出来,并使之...
- 李仪雯
- 浅谈马克思主义对抽象人性论的批判
- 2018年
- 抽象人性论是西方社会推行普世价值的逻辑起点,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人性观批判抽象人性论,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争夺话语权,驳斥普世价值论的关键。
- 谭亮亮张饶莘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抽象人性论话语权
- 青年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抽象人性论基础——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阐述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命题。正是基于此,他试图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克服来论证整个社会历史,从而把社会历史把握为人性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异化劳动理论以人的固有本质为预设前提,这使得"人性的异化和复归"既具有理论思辨的特点,也具有浪漫幻想的痕迹。从根本而言,马克思的理论预设仍然滑入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窠臼,而这个问题在他引入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和政治经济学分析之后才得以最终克服。
- 吕敬美
-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异化劳动
- 马克思恩格斯对抽象人道主义、抽象人性论的第一次系统批判(下)
- 2016年
-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完成了对抽象人道主义和抽象人性论的系统批判。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现实的个人理论;(2)对抽象人道主义及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3)革命的现实的人道主义与抽象人道主义的对立和分歧;(4)结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的革命专政。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从科学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转向'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 杨思基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抽象人性论
- 马克思恩格斯对抽象人道主义、抽象人性论的第一次系统批判(上)被引量:2
- 2015年
- 资产阶级"普世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抽象人道主义和抽象人性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唯心史观、抽象人道主义和抽象人性论的批判有充分的理论准备,《神圣家族》和马克思《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是这一批判的前期理论准备,《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他们所做的第一次全面系统批判。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共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现实的个人理论;(2)对抽象人道主义及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3)革命的现实的人道主义与抽象人道主义的对立和分歧;(4)结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的革命专政。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从科学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转向"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 杨思基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抽象人性论
- 马克思对蒲鲁东抽象人性论历史观的批判
- 2014年
-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历史观之上的对价值起源、竞争和平等的错误理解,强调了人的需要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初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竞争观和平等观,构筑了唯物主义历史观。重温这一理论,树立对"普世价值"等观点的正确看法具有现实意义。
- 许全林
- 关键词:蒲鲁东抽象人性论普世价值
- 抽象人性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界别——评《人本思想和党文化的分歧》
- 2014年
- 复信李裘珍同志:来信收到。张显扬的那篇文章我也读了。现在把我的想法简述如下:(一)人民主体不等于人本主义 我们知道,在存在着阶级的社会里,人是划分为阶级的,“人民主体”就是以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为主体。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有着不同的内涵。
- 望之
- 关键词:抽象人性论人本思想分歧文化界别人民主体
- 对抽象人性论的危害应有足够认识被引量:4
- 2013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往往是一股思潮出来,热闹了一阵子,经过批驳,分清了是非,逐渐消停了,另一股思潮又登上了舞台,把人们的思想搞糊涂了,又需要进行批驳。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西方宪政民主、公民社会轮番登场,互相配合,搞得意识形态领域沸沸扬扬。
- 周新城
- 关键词:抽象人性论马克思主义思潮意识形态领域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
- 重视揭露和批判抽象人性论
- 2010年
- 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党要"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 张晓红
- 关键词:抽象人性论公有制为主体反马克思主义多种所有制经济意识形态工作基本经济制度
相关作者
- 张晓红

- 作品数:68被引量:243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新自由主义 马克思主义 经济全球化 纯洁性建设 党章
- 肖永辉

- 作品数:4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抽象人性论 马克思哲学 价值相对主义 消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吴宏政

- 作品数:176被引量:63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世界历史 思想政治教育 人类命运 共同体 历史唯物主义
- 赵坦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抽象人性论 意识观 旧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 动物
- 杨思基

- 作品数:78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广松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 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