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6篇“ 抗原变异“的相关文章
口蹄疫病毒O型东南亚拓扑型抗原变异研究
2024年
【目的】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不断变异,易导致现用疫苗与流行毒株的抗原匹配性下降引起免疫效果不佳,疫情零星散发。近年来,O型FMDV中SEA(东南亚)拓扑型流行活跃且不断变异,持续对口蹄疫防疫产生压力。系统解析O型FMDV毒株特异性抗原位点以及不同拓扑型毒株的序列差异,明确抗原变异的关键氨基酸,可为FMD抗原分子设计提供依据,为FMD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利用10株(SEA拓扑型)毒株特异性牛源单克隆中和抗体,对毒株O/GSLX/2010(O/Mya/98谱系)进行抗体压力筛选逃逸突变株,鉴定这10株抗体所识别表位的关键氨基酸。利用牛源多抗血清样本(32份)与逃逸突变毒株进行病毒交叉中和试验,分析SEA拓扑型毒株的免疫优势表位;通过序列比对分析不同拓扑型毒株在该抗原表位上的差异。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将差异性抗原表位引入O型FMDV经典疫苗株O/HN/CHA/93(Cathay拓扑型),对拯救的点突变毒株测序分析后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并通过病毒蚀斑测定与一步生长曲线检测病毒的复制动力学。利用SEA拓扑型毒株特异性单克隆中和抗体,通过中和试验分析拯救突变株的抗原性,确定影响病毒抗原性的关键氨基酸,评估毒株特异性位点氨基酸的改变对抗原谱的影响。【结果】SEA拓扑型特异性抗原表位主要集中于结构蛋白VP1的B-C/C-D环,属于抗原位点3。10株抗体中多数抗体(8/10)识别的抗原表位在VP1上,其中有6株单抗(A19、B55、B74、C5、F53和F166)识别的关键氨基酸位于VP1 B-C环(T43、K45)及C-D环(P58),另外2株单抗(B66和F41)识别的关键氨基酸位于VP1 C末端。病毒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VP1上43位和VP3上131位氨基酸的改变显著降低了牛源多抗血清的抗体效价。对O型FMDV不同谱系毒株(26株)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三种拓扑型毒株VP1 B-C/C-D环的28、47、56和58位氨基酸不同。利用反�
王莉李坤李坤李凤娟王省卢曾军刘在新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抗原变异
一种基于自博弈序列优化和RetNet的新冠病毒抗原变异与进化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博弈序列优化和RetNet的新冠病毒抗原变异与进化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收集与处理:将获得的刺突蛋白信息分类整理成序列部分与非序列部分;S2,序列的适应度计算;S3,利用序列和适应度训练...
李重刘子渝祝汉灿
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株产生原因的分析
2024年
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是我国最主要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造成禽养殖业的严重经济损失。H9N2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是防控该疫病的最有效方式,然而,H9N2病毒在免疫压力下容易产生抗原变异,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其机制尚不清楚。在前期研究中,我们通过模拟H9N2禽流感免疫压力筛选出携带HA_(D201N)单点突变的逃逸株,但HA_(D201N)如何导致H9N2病毒逃逸株出现的原因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利用8质粒反向遗传技术方法拯救出1株A/Chicken/Shanghai/1/2006(H9N2)(简称SH1)及其免疫逃逸株rSH1-HA_(D201N)。为了鉴定HA_(D201N)是否通过影响H9N2禽流感病毒复制能力而导致病毒发生免疫逃逸,用0.001 MOI的病毒接种MDCK并测定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HA_(D201N)点突变可显著降低rSH1病毒的复制能力,且病毒复制能力的变化不是rSH1病毒发生逃逸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HA_(D201N)是否通过影响H9N2病毒抗原变异而产生病毒逃逸株,将原毒株与突变毒株加入佐剂后免疫鸡以制备多克隆抗体血清,利用交叉HI试验,计算R值并分析抗原变异,结果表明rSH1与rSH1-HA_(D201N)的R值为2,说明HA_(D201N)会导致rSH1发生显著的抗原变异,从而使病毒在免疫压力下逃逸。本研究为探索H9N2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规律及其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乔淑媛滕巧泱李雪松刘芹防张志飞王思琪李泽君杨健美王彩云
关键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技术点突变免疫逃逸
2019⁃2020年阿克苏地区A(H3N2)亚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与耐药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为分析中国新疆阿克苏地区2019⁃2020年A(H3N2)亚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及耐药情况。本文选取A(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滴度≥8的毒株,用标准雪貂抗血清进行抗原性分析,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病毒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通过耐药检测分析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全部毒株为疫苗株A/Kansas/14/2017细胞株的低反应株,均为疫苗株A/HongKong/45/2019细胞株的类似株。HA和NA基因序列进化树显示与A/HongKong/45/2019属于同一分支。与同年疫苗株A/Kansas/14/2017比对,HA蛋白抗原决定簇位点氨基酸变异,分别是E62G、N91S、K92R、N121K、T135K、S137F、K144S、S159Y、K160T、N171K、I179V、R208I;受体结合位点T135K、S137F处氨基酸发生变异;133⁃135、483⁃485处减少两个潜在糖基化位点,158⁃160处增加1个潜在糖基化位点;HA蛋白二硫键位点保守。与同年疫苗A/Kansas/14/2017比对,NA蛋白抗原决定簇位点T329S、K344E处氨基酸发生变异;NA蛋白酶活性位点及周围催化位点、耐药位点、糖基化位点保守,二硫键C42F处发生氨基酸变异。M2蛋白S31N位点处氨基酸发生变异。本地区A(H3N2)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药物敏感。总之,2019⁃2020年阿克苏地A(H3N2)亚型流感病毒与WHO推荐的2019⁃2020年北半球疫苗株A/Kansas/14/2017不匹配,而与WHO推荐2020⁃2021年北半球疫苗株A/HongKong/45/2019匹配性更好。还需持续做好流感病毒抗原性和耐药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流感病毒基因特性情况,为本地区流感病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荣晓夙周红亮马瑞杰蒋清莉热依汗古丽·卡迪尔何忻李虎
关键词:流感病毒H3N2亚型抗原性耐药性分析
免疫压力下口蹄疫病毒的抗原变异被引量:2
2021年
口蹄疫病毒(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其能够感染猪、牛、羊等偶蹄类动物,引起烈性传染病口蹄疫(FMD)的发生。FMDV抗原的高频率变异给FMD的防控和根除带来了巨大困难,这也是影响FMD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FMDV抗原变异一直是突破口蹄疫防控难题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从FMDV的结构蛋白入手,针对目前鉴定的主要抗原位点以及在免疫压力下FMDV抗原变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FMD的防控和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思路。
杨金平郑海学朱紫祥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抗原位点抗原变异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株抗原变异特征分析及疫苗候选株的筛选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于1966年首次在北美火鸡体内发现并分离出来,随后传播到世界各地,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生存及发展,是当前全世界流行的主要亚型之一。在我国,H9N2亚型A...
赵锦华
关键词:H9N2亚型禽流感遗传进化分析抗原变异灭活疫苗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在抗原变异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自首次分离至今,已在全世界各地造成了广泛的传播。在国内,H9N2亚型AIV呈地方性流行且传播范围广,不但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公共卫生...
孙兰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HA蛋白NP蛋白单克隆抗体抗原变异
文献传递
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属于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A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 A)。禽流感至今仍无法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其表面蛋白极易发生变异。而基因的变异往往会引起病毒的抗原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毒株。文章从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方式,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与宿主免疫状态的关系,以及变异后流感病毒受体结合发生改变等方面归纳了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机制和影响。
郑丽荣苏海龙张英石火英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受体结合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研究
H9N2亚型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不但给养殖业造成惨重的损失,也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由于免疫压力和禽流感病毒自身容易变异的特点,导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最终造成免疫失败,因此对H9N2亚型...
屈孟锦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单克隆抗体抗原变异
噬菌体展示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片段文库的构建
2019年
构建T7噬菌体展示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片段文库.首先,从GeneBank中查找筛选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将其截短、修饰、简并后得到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微阵列.其次,将合成的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片段文库扩增、酶切,链接到双酶切后的T7噬菌体载体基因上,构成重组噬菌体DNA.最后,重组噬菌体DNA经体外包装和扩增,得到T7噬菌体展示文库,并进行T7噬菌体展示文库滴度、重组率和免疫活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从Gene Bank中查找、筛选、剪切和修饰共获得96258条序列构建T7噬菌体展示文库,原始文库滴度为3.6×107个菌落/mL,重组率大于90%.用禽流感病毒H5N1抗体进行捕获,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得到理想目的条带,证明噬菌体表面展示蛋白具有抗原活性,可用于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快速检测及抗原表位筛选。
田栢会易乐王习文李颂付世杰王雨田曲晗李志萍王丽萍张淑华夏志平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禽流感病毒

相关作者

沈杰
作品数:178被引量:376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伊氏锥虫 寄生虫 家畜 锥虫 伊氏锥虫病
周金林
作品数:269被引量:45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镰形扇头蜱 伊氏锥虫 弓形虫 田鼠 唾液腺
韦平
作品数:676被引量:1,807H指数:2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马立克氏病
周勇志
作品数:212被引量:25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镰形扇头蜱 伊氏锥虫 克隆 弓形虫 唾液腺
李志杰
作品数:108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鹅副粘病毒 NA-1 新城疫病毒 PRRSV 鹅细小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