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90篇“ 技术史“的相关文章
技术史
这是法国国家技术博物馆副馆长写的书。他说“我在此讲的技术史是文化的。”因此这部技术史书带着读者访问六个有关的重要时期,显示每个时期的象征,每个时期的技术、文化、社会——经济境况。
(法)布鲁诺·雅科米著
关键词:技术史
再析《中国印刷技术史》出版价值
2024年
中国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潘吉星以数十年之功创作的《中国印刷技术史》乃中国古代印刷技术史集大成之作。笔者偶得著作后,不仅被中国印刷技术发展所吸引,还叹服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印刷文化,发现通过著作可了解中国印刷技术史,了解印刷技术与社会经济、制度、学术、艺术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其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该著作不仅是一部中国印刷,也是一部中国文明的缩本。笔者接触行业不多,资历尚浅,拜读之后,笔者感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为更进一步深入探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印刷技术,尝试着对著作作一浅析,以期引起更多人关注我国的印刷和印刷文化。
赵文飞
关键词:科学技术史印刷技术出版传播
《西班牙技术史》(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本次翻译材料来自The Historiography of Technology in Spain(《西班牙技术史》)一书,该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委托李伟彬教授翻译团队进行翻译。此书以论文集的方式编写,笔者选其前两章和...
孙红梅
关键词:翻译转换卡特福德
融入中国科学技术史,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2024年
将古代人民在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中的杰出成就纳入教材是新时代科学教育的使命。《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渗透科学教育”。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史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还能在“双减”背景下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提供内容抓手。研究者对适合小学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内容进行了梳理,并调查了区域内部分学生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认识情况。分析显示,这些学生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了解较为零散和片面。基于调查,区域内有学校从拓展学习时空、整体设计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史加祥
关键词:中国科学技术史主题设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K12阶段科学技术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2024年
在K12阶段教授科学技术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目前国内对于科学技术史的教授大多被整合到科学和技术的课程中,学生可以据此学习科学技术的历背景,但对于隐藏在其中的科学方法和哲学思考理解还不够。由于我国科学教育发展较晚,相关教学设计还处于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了解科学技术史教学现状,本文梳理了我国K12阶段科学技术史教育目标,正式环境与非正式环境的教学设计现状,分析了相应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改进方向,提出未来可以在教师培养、实验教学设计以及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的结论。
郭阳
关键词:科学技术史科学教育
论山崎俊雄在日本技术史研究中的贡献
2024年
山崎俊雄是日本著名技术史学家和产业考古学家。他对日本技术史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该国技术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强调“技术是属于国民的”,技术的发展要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并主张应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间的交流。同时,他对产业考古学的内涵进行了清晰界定,明确了产业考古学与技术史研究间的关系,并积极促进日本产业考古学的国际化。此外,山崎俊雄也极大推动了东京工业大学技术史教育的发展。在其带领下,该大学聚集了大批技术史研究学者,成为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并列的三大技术史研究重镇。总体而言,山崎俊雄的研究致力于反思日本的发展道路,探索实现自由发展的路径,体现了他对学术自由的一贯追求。
邓荣秀
关键词:技术史
技术圈、技术层与技术层剖面——技术史的立体化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技术史案例和技术渐进演化特征的认识,提出了技术圈、技术层和技术层剖面三个概念。技术圈是指某种技术在某个时期内的地理和文化空间分布范围;技术层是指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技术圈遗存物在历时演变中形成的叠压、比对关系;技术层剖面指从某一时刻去追溯、比较赋存在不同文化层中的技术遗存,揭示这些技术遗存的演化关系,以重建技术演进序列。上述三个概念在技术的社会研究、技术的跨文化研究,以及技术的源头追溯、中间环节的寻找、技术的分支梳理等方面具有明确的指示性意义,有助于推进技术史的“立体化”研究。
吴致远李岚
关键词:技术圈技术层技术史
李约瑟的在华学术活动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撰
2024年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中国科技研究的奠基性著作,他的在华经历对该书的撰述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在华学术经历激发了他从事中国科技研究兴趣,通过实地考察深化了他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认识。其次,李约瑟在华期间结识了不少中国人,他们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与重要的建议,还有部分学者成为他的合作伙伴。最后,李约瑟在华学术活动中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科技文明内蕴的思想文化因素,积极探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科学思维的关联,使得所撰《中国科学技术史》展现出了东西方跨文化对比的特色。
徐冯媛
关键词:《中国科学技术史》
技术史到艺术——评《中国古代建筑纹样:〈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典》
2024年
某一研究领域能否称为“学科”,首先要看学术化的程度,虽然学术演进有共性,但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有独特路径。有的学科历比较悠久,学术化程度较高;有的产生较晚,尚未发展出体系化的材料和方法,学术共同体仍在形成之中;还有的偏重社会实践,成果输出并不完全依赖理论研究。因此,从事跨学科研究必须意识到上述多样性。
段牛斗
关键词:营造法式学术共同体学术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理工类研究生课程人文化再设计研究——以《陶瓷技术史》为例
2024年
理工类研究生课程人文化再设计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的重要趋势。理工类研究生课程人文化再设计旨在将人文因素渗透到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拓宽视野。本文以《陶瓷技术史》为例,通过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授课形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人文化的再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育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跨学科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进行理工类研究生课程人文化再设计时,应注重尊重课程本身的特征、关心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不断改进完善课程内容和方法。通过持续实践和总结,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李锦伟吴琳涂彦珣
关键词:人文化

相关作者

潜伟
作品数:125被引量:596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铜器 冶金考古 冶金史 技术史 冶金
姜振寰
作品数:88被引量:606H指数:1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技术史 军民 演进 核心能力 实证研究
张柏春
作品数:97被引量:32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研究主题:科学技术史 科技史 技术转移 科技史研究 天文仪器
程占京
作品数:1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研究主题:科技史 书目 科学技术史 存目 古代科技史
史晓雷
作品数:64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研究主题:农具 技术史 汉代 水磨 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