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7篇“ 手术矫正“的相关文章
一种方便使用的辅助外科手术矫正外穿戴器械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方便使用的辅助外科手术矫正外穿戴器械,其中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含盖了转动连接处上方的左纠正框和右纠正框,以及固定连接于背板上的左腰带和右腰带,背板的下端设置有腿部矫正组件,左纠正框和右...
杨云飞谭宇彦肖庆澳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矫正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白内障手术矫正散光的方法目前主要包括角膜松解术和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着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 FLACS)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可预测性和准确性使白内障手术矫正散光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本文就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在角膜散光矫正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眼科医师在白内障手术中角膜散光矫正术式的选择提供帮助。
郭勇张宏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散光矫正
机器人辅助手术矫正青少年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弯
2024年
[目的]评估骨科机器人辅助后路全椎体截骨术(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椎弓钉-棒系统矫正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2年6月收治的26例重度AIS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11例采用机器人辅助椎弓钉置入(机器人组);15例采用徒手椎弓钉置入(徒手组)。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共切除28个椎体;机器人组共置入242枚螺钉,徒手组置入311枚。术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脊髓损伤、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虽然机器人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徒手组[(760.3±43.8)min vs(637.3±37.9)min,P<0.001],但机器人组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徒手组[(10±1.7)次vs(18.8±1.5)次,P<0.001],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至少12个月,术后患者躯干平衡显著改善,身高和坐高显著增加,生活与运动能力改善。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畸形矫正明显丢失,均无手术翻修。影像方面,机器人组置钉准确率显著高于徒手组[(95.1±2.1)%vs(85.6±3.3)%,P<0.001]。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冠状面主弯Cobb角、矢状面后凸Cobb角、C7PL-CSVL、SVA均明显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CR对重度AIS具有较好的矫形效果,术中机器人辅助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螺钉的精准度,但由于学习曲线处于初级阶段,手术时间可能会增加。
李雅南李殿国吴东进曹光庆孙小刚徐加龙张振华刘帅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手术
压贴三棱镜联合手术矫正共同性内斜视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压贴三棱镜联合手术治疗共同性内斜视矫正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8年5月-2020年6月60例共同性内斜视患儿临床资料,将给予压贴三棱镜并接受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的患儿纳入A组,将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的患儿29例纳入B组,比较两组矫正效果、双眼视功能以及眼球屈光度。结果:A组术后3个月正位率93.55%高于B组68.97%(P<0.05);两组治疗后同时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有融合功能比例分别为64.52%、74.19%高于B组37.93%、48.28%(P<0.05);A组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平均融合范围大于B组(P<0.05);A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近立体视功能优于B组(P<0.05);两组治疗后柱镜屈光度、球镜屈光度、散光值、散光轴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性内斜视矫正术前联合使用压贴三棱镜提高了术后正位率,增强了术后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恢复效果,不影响眼球屈光度。
李艳王晓莉蔡方荣柏丽娜
关键词:共同性内斜视压贴三棱镜视功能临床疗效
激光融合视觉手术矫正近视眼伴老视的术后视觉质量评价
2024年
目的探讨激光融合视觉(LBV)手术矫正近视眼伴老视的术后手术效果和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于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采用LBV方案矫正近视眼伴老视的患者50例(100只眼),在术前及术后1、3、6、12、24个月时分别检查主视眼、非主视眼及双眼的裸眼远视力、裸眼近视力(UNVA)、最佳矫正远视力、显然验光等效球镜度数(MRSE),并计算有效性指数(EI)和安全性指数(SI),以评价术后屈光效果;检查调节功能及对比敏感度以评价功能性视力;通过高阶像差和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价客观视觉质量,并进行主观视觉质量问卷调查。结果LBV手术后24个月主视眼EI和SI分别为1.04±0.23和1.14±0.14;非主视眼的EI和SI分别为0.85±0.21和1.06±0.08,主视眼、非主视眼及双眼UNVA尽管在术后1和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自术后6个月开始,各眼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时,主视眼和非主视眼UNVA分别为0.07±0.13和0.03±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SE在术后24个月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12、24个月随访时调节功能与术前相比未见下降。术后高阶像差的增加以球差为主,手术前后客观视觉质量检查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个月对比敏感度相较于术前明显提高。术后24个月时,11/12的患者问卷结果显示视觉质量良好。结论LBV手术能够在术后6个月内逐渐形成良好的双眼融合视觉,术后24个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能够维持较好的功能性视力和视觉质量。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
宋彦铮徐玉珊张丰菊吕晓彤付彩云翟长斌
关键词:近视老视视敏度
双眼分别行SMILE和FS-LASIK的优化单眼视手术矫正近视眼伴老视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双眼分别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的优化单眼视手术矫正伴近视眼伴老视患者的效果,以及双眼在接受不同手术方式后的角膜上皮重塑的情况。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于重庆白继眼科屈光手术中心因近视眼伴老视接受手术矫正的患者32例(64只眼),其中男性9例,女性23例,年龄(44.25±2.96)岁。将患者的主视眼(32只眼)行SMILE,非主视眼(32只眼)行FS-LASIK保留轻度近视并引入部分负球差。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及1、3、6个月的视力、屈光度数,采用iProfiler Plus屈光分析系统测量全眼像差,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测量不同区域角膜上皮厚度,根据视力计算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采用Binoptometer 4P双目视力仪测定离焦度数和对比敏感度,对患者进行手术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自术后1周起,主视眼裸眼远视力均优于术前;术后3个月起,非主视眼裸眼近视力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主视眼裸眼远视力在1.0及以上的比例为96.9%(31/32),非主视眼裸眼近视力在0.8及以上的比例为93.8%(30/32),双眼远视力安全性指数为1.15±0.09,有效性指数为1.15±0.11。术后1周及1、3、6个月,主视眼与目标屈光度偏移在±0.50 D之内的眼分别占90.6%(29/32)、90.6%(29/32)、93.8%(30/32)、96.2%(25/26);非主视眼与目标屈光度偏移在±0.50 D之间分别占81.3(26/32)%、87.5%(28/32)、93.8%(30/32)、96.2%(25/26)。术后主视眼和非主视眼球差分别为(0.11±0.03)和(-0.01±0.0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时,非主视眼中央区角膜上皮厚度(71.34±21.69)和(61.34±15.85)μm,显著高于主视眼的(51.97±6.33)和(52.72±6.3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等级在满意及以上占比为96.9%(31/32)。结论双眼分
钱丹胡琴刘李娜谭巧巧白继
关键词:角膜基质
手术矫正真性正负眼睑综合征1例
2024年
真性正负眼睑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上睑下垂,另一侧上睑非代偿性退缩。以往报道的病例均为获得性,而该文报道了1例非获得性真性正负眼综合征病例,患者为26岁女性,既往体健,无其他基础疾病、手术及外伤史,年幼时双侧上睑即不对称:左侧上睑中度下垂,右侧上睑退缩,一直未予治疗。2022年3月患者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整形外科,左侧行上睑提肌缩短前徙术,右侧行上睑提肌腱膜松解延长术,术后17个月复诊,双侧角膜暴露率基本对称,整体效果满意。同时,作者通过回顾文献探讨了真性及假性正负眼综合征的症状、体征、鉴别诊断,并对该例患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推断,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李欣欣刘育凤刘宁胡亮
关键词:眼睑上睑提肌上睑下垂上睑退缩
改良Chevron截骨手术矫正中重度足[母]外翻
2024年
[目的]探讨改良Chevron截骨手术治疗中重度足[母]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对50例中重度足[母]外翻患者行第1跖骨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0.2±18.3)min,出血量(45.8±12.0)ml,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平均随访(8.1±2.1)个月,随着自术前、术后3个月至末次随访的时间推移,VAS评分[(5.8±1.2),(2.3±0.5),(1.5±0.3),P<0.001]和AOFAS评分[(66.9±7.9),(82.7±6.6),(93.8±4.1),P<0.001]均显著改善。影像方面,[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34.3±5.3)°,(7.7±2.1)°,(7.8±1.9)°,P<0.001]、第1、2跖骨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13.5±3.3)°,(5.2±1.4)°,(5.3±1.2)°,P<0.001]和跖骨远端关节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19.7±3.6)°,(7.1±1.6)°,(7.2±1.8)°,P<0.001]亦显著改善。截骨平均愈合时间为(10.9±2.2)周。至末次随访均无骨不连、第一跖骨头坏死、骨髓炎等不良影像学改变。[结论]第1跖骨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手术治疗中重度足[母]外翻近期效果满意,是较为可靠的治疗手段。
王志相李世梁赖崇荣吴秋敏李世佳刘盛飞廖拥军
眼内屈光手术矫正高度近视对干眼指标影响分析
丁健
皮肤牵引联合手术矫正儿童隐耳畸形
2023年
目的:分析皮肤牵引联合手术治疗隐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20年12月对收治的12例(13耳)隐耳畸形患儿行皮肤牵引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对12例患儿随访6个月,隐耳畸形矫正后颅耳沟角度稳定,外观满意,无复发。结论:皮肤牵引联合手术治疗隐耳畸形安全有效,耳廓形态满意。
纪尧峰张凤飞
关键词:皮肤牵引矫正手术儿童耳廓畸形

相关作者

邹俊
作品数:113被引量:291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LASEK 高度近视 手术矫正 角膜 脂肪干细胞
姜会庆
作品数:258被引量:667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面颈部 颈部 婴幼儿血管瘤 手术治疗
汪军
作品数:181被引量:434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扩张器 动静脉畸形 颈部 软组织
刘林
作品数:22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LASEK 手术矫正 碱烧伤 小鼠角膜 波前像差
王方
作品数:214被引量:407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 玻璃体 黄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