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82篇“ 手术时间“的相关文章
一种围术期手术时间预测方法、模型及围手术期管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围术期手术时间预测方法、模型及围手术期管理系统,本发明围术期手术时间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护士采集并核对患者信息,确定手术开始时间;将手术过程根据流程分割为若干个阶段;获取手术名称、级别及主刀医生信息,...
郭文军迟玮陈璐刘美美刘芳艳练少铭
手术时间对老年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手术时间对老年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手术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中位手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短时组(n=140,<159 min)和长时组(n=140,>159 min)。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率。结果 住院期间共25例患者发生下肢DVT,其中,症状性下肢DVT为14例,无症状下肢DVT为11例。不同性别、是否发生恶性肿瘤、是否进行骨科手术中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时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5.0%,低于长时组患者的12.9%(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率、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时间与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风险有关,临床实践中应注意评估患者的发生风险,积极做好预防。
赵晨肖蔚思洋蒋鹏
关键词:老年手术时间深静脉血栓
不同受伤至手术时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预后情况对比观察
2025年
目的比较不同受伤至手术时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28例,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受伤至手术时间≤48 h)291例、对照组(受伤至手术时间>48 h)437例。两组均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或关节置换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并记录两组贫血、谵妄、肺炎、压疮、低蛋白血症、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电话随访患者,观察两组术后1年再骨折及死亡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贫血发生率、肺炎发生率及压疮发生率均低(P均<0.05)。两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蛋白血症发生率、静脉血栓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年再骨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年内病死率低(P<0.05)。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伤至手术时间≤48 h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的死亡风险低,缩短受伤至手术时间可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预后。
姜骆永岳家吉黄炘何琦非尤微黄晓阳谢伟王满宜孙炜
关键词:髋部骨折预后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不同平面动脉球囊阻断对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所发挥的作用
2025年
目的目的分析与研究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不同平面动脉球囊阻断对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2024年11月至2025年5月我院妇产科采用剖宫产治疗的1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B组采用肾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C组采用双侧髂总动脉球囊阻断术,D组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结果A组、B组的透视时间、放射剂量、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均低于C组、D组(P<0.05),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治疗中应用肾上腹和肾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安全性高于总动脉球囊阻断术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其辐射剂量小,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法。
李新秋李鲲吴峰
关键词:剖宫产术
小儿鞘膜积液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影响
2024年
探讨小儿鞘膜积液应用腹腔镜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间收治患儿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小切口手术)和观察组(50例,腹腔镜手术)。对比复发率、手术指标、阴囊供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阴囊供血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鞘膜积液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好。
王东坡
关键词:小儿鞘膜积液腹腔镜手术小切口手术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
骨科手术病人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及手术时间、体温变化对其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病人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及手术时间、体温变化对骨科手术病人术中压力性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手术手术的骨科病人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收集病人基础信息,统计术中出现压力性损伤的病例数,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骨科手术病人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手术时间、体温变化对骨科手术病人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37例病人术中出现压力性损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值大、手术时间长、手术体温变化大、局部皮肤潮湿、未评估压力性损伤风险、未使用减压敷料是骨科手术病人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手术时间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5[95%CI(0.824,0.933)],截断值为3.85 h,约登指数为0.71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09,0.902;体温变化AUC为0.814[95%CI(0.772,0.854)],截断值为1.52℃,约登指数为0.69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7,0.882。结论:骨折手术病人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较大,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手术时间较体温变化对骨科手术病人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预测效能更好。
虞雅美王媛李静蕾
关键词:手术时间体温变化骨科手术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卵巢肿瘤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术后效果的影响
2024年
探析对卵巢肿瘤患者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其VAS评分、手术时间、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卵巢肿瘤患者共30例,入院时间均处于2022.06-2023.06期间,施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15),一组归为对照组,并实施多孔腹腔镜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一组归为实验组,并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观察患者VAS评分、临床指标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占比。结果 术前,两组疼痛评分(VAS)对比大致相同,P>0.05。术后12h、24h、72h评分相比,实验组均较低,P<0.05。两组临床指标相比较,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占比对比,实验组较低,P<0.05。结论 为卵巢肿瘤患者提供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间接促进患者卵巢功能恢复,值得在本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大力推广。
龚铁梅黄燕丽黄莲芳徐丽周芳玲
关键词:卵巢肿瘤传统开腹手术
口腔手术机器人辅助显微根尖手术操作准确性和手术时间的体外模型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仿真头颅模型上口腔手术机器人辅助显微根尖手术的操作准确性和手术时间,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3对牙颌模型安装于仿真头颅模型上,每对牙颌模型选择前后牙各10颗,由1位具有3年以上显微根尖手术经验的主治医师分别于自由手、静态导板和口腔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完成3组显微根尖手术的定点去骨开窗和根尖切除操作(每种技术使用1对牙颌模型,各20颗牙,共60颗牙),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前拍摄锥形束CT,于软件中规划手术路径;术后于模型的手术路径中插入塞规(用以测量孔尺寸的精密量具),并进行口内扫描,评估3组手术操作准确性(起点、终点和角度偏差),并比较手术时间。结果手术机器人组起点偏差、终点偏差和角度偏差[分别为(0.37±0.11)、(0.37±0.10)mm,0.71°±0.17°]均显著小于静态导板组[分别为(0.59±0.14)、(0.65±0.18)mm,2.64°±0.75°](P<0.05),且两组均显著小于自由手组[分别为(1.37±0.31)、(1.10±0.21)mm,9.84°±3.15°](P<0.05)。静态导板组手术时间[(1.20±0.03)min]显著少于手术机器人组[(2.18±0.03)min](P<0.05),且两组均显著少于自由手组[(8.70±3.15)min](P<0.05)。对于自由手组,前牙起点偏差、终点偏差和角度偏差[分别为(1.09±0.10)、(0.90±0.07)mm,7.22°±1.13°]均显著小于后牙[分别为(1.65±0.14)、(1.30±0.06)mm,12.46°±2.10°](P<0.05);前牙手术时间[(5.75±0.57)min]显著少于后牙[(11.65±1.14)min](P<0.05)。对于静态导板组或手术机器人组,前后牙手术操作准确性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手术机器人辅助显微根尖手术可提高临床医师操作的准确性,缩短手术时间
苏航赵文博李昕茹宿玉成周立波
关键词:根尖切除术
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在减少手术时间中的作用及其实施策略
2024年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对减少手术时间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本院进行普通外科手术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手术室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优化的麻醉药品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记录麻醉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药品不良反应例数为2例,对照组为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平均术后疼痛程度为(5.28±0.89)分,对照组的平均术后疼痛程度为(7.10±1.23)分,试验组的平均清醒时间为(6.27±2.09)小时,对照组的平均清醒时间为(10.15±2.11)小时,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长为(5.27±1.11)天,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长为(7.84±1.96)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在减少手术时间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优化药物管理流程、提高药物使用效率和准确性,可以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杨慧玲
关键词:麻醉药品手术时间药品管理手术室
老年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膈肌功能及手术时间与PPCs相关性研究
2024年
分析老年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膈肌功能和手术时间与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我院2年时间内(2022年6月到2024年6月)收治的老年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择取98名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编号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测试两组患者的膈肌情况,评估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膈肌移动度,采用回归多因素分析膈肌功能和手术时间与术后肺部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患者的膈肌移动情况小于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和术后最小膈肌移动度是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肝胆外科患者在术后有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手术时间和术后最小膈肌移动度是造成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控制手术时间、监测膈肌移动度是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方式。
徐之梁
关键词:膈肌功能手术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

相关作者

王震虎
作品数:54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黄河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独轮车 外骨骼 背负 三维打印机 驱动式
刘扬
作品数:19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黄河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三维打印机 电路板 手术时间 脂肪瘤 并联
吴群雄
作品数:196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黄河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独轮车 手术时间 脂肪瘤 切除 保险柜
张涛
作品数:127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黄河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手术时间 脂肪瘤 切除 术后恢复 注射装置
李法升
作品数:132被引量:241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手术时间 子宫 米索前列醇 腹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