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20篇“ 成藏条件“的相关文章
下寺湾油田Y油区长6油油气条件分析
2025年
针对研究区长6油背景、油特征认识不清等问题,研究利用分析化验、测井、试油等资料对研究区的油特征、油气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长6油为岩性油,储层物性差,岩性以长石砂岩为主,主要的孔隙类型为溶蚀孔隙,并发育少量微裂缝,为油气富集提供了有利储集空间;2)研究区长73层烃源岩厚度大且稳定分布,同时发育长6油层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层与长4+5短期湖泛暗色泥岩盖层优势储盖组合,具有大型连通孔隙、砂体叠置点及微裂缝形的通道体系以及生烃作用产生的异常高压,条件优越;3)下寺湾油田Y油区属下生上储型超压驱动致密油,具备形一定规模油层的潜力,为下一步区块评价和有利区预测提供依据。
杨维张伟谢利成杨蒙张道亮代嘉霖
关键词:油藏特征长6油藏油气成藏条件成藏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侏罗系延安组油气条件及主控因素
2025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油气资源量丰富,近年来在侏罗系延安组发现了一系列含油面积小、储量丰度高的岩性-构造油,油规模小,主控因素不明确。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油机理及主控因素,利用三维地震、镜下观测、光谱测试、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侏罗系延安组油的油源条件、古地貌、构造及储层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总结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侏罗系延安组油古地貌控制下的模式;同时从油源充注条件、不整合面与连通砂体、古地貌、构造和储层几个方面分析总结侏罗系延安组油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烃源岩生烃并排出油气,在剩余压差作用下,油气沿断层、裂缝和高渗透砂体侧向顺层、纵向穿层不断向上覆侏罗系延安组储层运移,并在构造高部位、上覆及侧向泥岩遮挡条件下聚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侏罗系延安组油是以晚期熟—高熟的油源充注为主,由古地貌主导的,断层及裂缝、沉积储层控制的岩性-构造油,其规律为“古河控制、砂体输导、高点富集”,油在平面上呈“串珠状”分布。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油基于不整合面、裂缝和河道高渗透砂体构建的三维输导网络体系,为其油的规模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邱祥亮孙虎张冕郑晓梅张宏忠郭京哲谭成仟
关键词:古地貌鄂尔多斯盆地
涠西南凹陷涠洲11洼油气条件及下步勘探方向
2025年
涠西南凹陷涠洲11洼是一个勘探新领域,目前已发现两个含油构造,证实该洼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然而对其烃源发育特征、有利勘探层系及油气运移方向等关键问题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导致勘探方向不明。为明确该区的有利勘探方向,该文在钻井、三维地震资料及化验分析资料基础上,重点对涠洲11洼油气条件主控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涠洲11洼烃源条件好,断裂-源岩配置关系决定其近源的特征;涠洲11洼流二段发育大型扇三角洲储集体,储层条件良好;依据已钻井特征及断裂体系发育特征,指明洼陷西斜坡构造脊线是涠洲11洼油气优势运移方向。文章首次对涠洲11洼条件展开详细研究,明确了主控因素,指明了下步有利勘探方向,研究果对涠洲11洼下步勘探提供重要指导。
宫立园柳智萱付大巍黄英鑫
关键词:成藏条件涠西南凹陷
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煤层气条件与选区评价
2025年
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勘探前景,开展煤层气选区与评价,将为该区煤层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和勘探方向。利用探井钻测录试资料、岩心分析测试数据和地震资料,开展井—震标定和地震剖面解释,编制了侏罗系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煤层连井剖面和煤层厚度分布图;分析了研究区内煤层气气源、煤岩基本特征、储层物性、含气性和保存条件主控因素。研究表明:(1)西山窑组煤层在沙奇凸起以北五彩湾凹陷—梧桐窝子凹陷连片分布,在沙奇凸起以南则主要分布于吉木萨尔凹陷—吉南凹陷;八道湾组煤层分割性较强,主要分布于凹陷内部分地区。(2)区内存在自源型煤层生物因气、低熟热因气和深部外源型高熟气条件。(3)煤岩有机组分以惰质组为主,镜质组次之,壳质组少量;煤岩镜质组反射率低(0.39%~0.47%),为低煤级煤;煤岩瓦斯气体分主要为N_(2)、CO_(2)和CH_(4),其中N_(2)占绝对优势;煤岩总含气量中可燃气体(CH_(4))含量低。(4)煤层气富集模式分为山前断陷富集模式、深部凹陷富集模式和开放斜坡逸散模式。(5)建立了煤层气评价参数和划分标准,五彩湾凹陷、梧桐窝子凹陷、吉木萨尔凹陷和吉南凹陷为煤层气勘探有利区;沙帐断褶带和石钱滩凹陷为较有利区;石树沟凹陷和古城凹陷为不利区。
余琪祥田蜜罗宇罗宇杨帆杨帆高玉巧郭涛
关键词:选区评价成藏主控因素煤层气准噶尔盆地
渤中凹陷及周边地区中生界大中型火山岩油气田条件及模式
2025年
中生界火山岩潜山是渤海海域近期突破的重要新领域,也是未来增产稳产的重要新接替。利用区域地质、钻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了渤中凹陷及周边地区中生界火山岩潜山区域条件,并重点剖析了渤中8-3南和龙口7-1潜山条件及模式。结果表明:(1)渤中凹陷及周边地区中生代早白垩世基性-中性-酸性多旋回火山岩叠加喷发,形广泛分布的火山岩是大中型火山岩油气田形的先决条件。(2)渤中凹陷沙河街组大面积分布的熟烃源岩为火山岩潜山提供了充足的油气来源;走滑断裂活动缝并叠加风化改造形的规模储集体是火山岩油气田形的关键;东营组巨厚超压泥岩为火山岩油气保存提供了区域封盖条件。上述条件耦合奠定了渤中凹陷及周边地区火山岩潜山良好的油气富集条件。(3)渤中8-3南潜山为大型的酸性火山机构,具有良好的储集层条件,顶部和侧翼与熟烃源岩直接接触,且源岩超压发育,对下部储层有效封盖富集;龙口7-1潜山岩性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易形良好储层,潜山两侧被熟烃源岩夹持,具有超压封盖富集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近生烃洼陷,超压强封盖之下的中、酸性优势火山岩体是火山岩规模的有利区域。该果为渤海海域中生界火山岩潜山勘探提供指导,也可为其他相似地区的研究提供借鉴。
杨海风叶涛燕歌冯冲滑彦岐关超贾业
关键词:中生界渤中凹陷成藏条件成藏模式
北部湾盆地乌石油田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2025年
乌石油田是发育在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区的新生代复杂断块油田,也是南海西部第3大产油基地,累计探明储量达亿吨级,目前产油量超1000 m3/d。通过回顾乌石油田的勘探开发历程,系统总结了油田的地质条件、油气特征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取得如下果和认识:(1)乌石凹陷东区广覆式展布的流沙港组湖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和油页岩为油田的形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多物源、多期次、多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在凹陷内形了多套有利储-盖组合;(3)湖侵期在全区范围内发育的多套稳定分布的区域性泥岩盖层为油气的保存创造了有利条件;(4)多级油源断层与骨架砂体、构造脊及不整合面构了有利的油气运移通道;(5)基于动、静态要素分析,乌石油田可归纳出“斜坡带侧向阶梯式”、“洼中隆起带立体复式”和“陡坡带断裂-砂体耦合抽吸式”3种典型模式;(6)以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技术、复杂断块精细解释与评价技术、大型储集体精细雕刻技术及海上注水开发油田水驱配伍性评价技术等为核心的配套技术系列为乌石油田高效勘探开发和产能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研究果以期对国内外其他盆地同类型油的勘探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范彩伟周刚唐蓿陈奎
关键词:复杂断块低渗储层成藏条件北部湾盆地
陆缘地壳背景下白云凹陷油气差异条件研究
2025年
珠江口盆地位于南海北部陆缘,地壳厚度从北侧的29 km向南部迅速减薄至17~18 km,海水深度从北部的<0.1 km向南增至>2 km,白云凹陷正处于盆地南部的陆缘地壳强烈薄化带深水区,受此影响,白云凹陷具有特殊的油气条件。一是受壳幔级拆离断裂控制而发育形大型宽深断陷,最大沉积地层厚度超过10 km,沉积面积超2×10^(4) km^(2);二是发育高变地温场,地温梯度从凹陷北部的3.5℃/100 m向南最高升至8.5℃/100 m,平均达5℃/100 m,高地温使得烃源岩热演化加速,储层快速致密;三是发育浅水及深水、陆相及海相沉积储盖组合;四是白云凹陷裂陷期发育多个生烃洼陷,每个生烃洼陷,烃源岩发育规模不同、环境不同,热演化程度不同,导致生的油气规模和相态的差异。众多地质条件的差异,导致同一洼陷,甚至同一洼陷不同构造部位的油气条件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造油气分布及富集程度的差异。本文通过对白云凹陷各条件的精细分析,明确其在区域上的分布特征,进而指出不同区带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为白云凹陷下一步勘探提供参考和依据。
张忠涛颜晖吴哲郑金云孙辉王卓超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缘白云凹陷成藏条件
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沙河子组煤岩气条件及勘探潜力
2025年
松辽盆地深层白垩系沙河子组煤岩厚度大、煤岩气资源丰富,是盆地北部深部煤岩气重要的勘探领域。通过地震、地质和地球化学等多种资料分析,研究了煤环境、烃演化、储机制以及煤岩气聚集条件模式,提出了断陷盆地煤岩气富集模式和未来煤岩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①沙河子组沉积时期多个断陷发育大面积泥炭沼泽,沉积的巨厚煤岩是煤岩气形的物质基础。②沙河子组具有高丰度和高熟度的泥、煤双源生烃、供气。③沙河子组煤岩气中游离气和吸附气共存,其中游离气占34.80%~43.30%,吸附气占56.70%~65.20%。深部无烟煤含气量为33.83~36.56 cm^(3)/t。④沙河子组煤岩有机质孔与裂隙形的“孔缝体”,是煤岩气聚集的有利空间。⑤沙河子组煤-泥型储-盖组合突破压力高,与煤层内部超压流体一起,为煤岩气保存提供有利条件。⑥初步估算松辽盆地北部沙河子组煤岩气资源量约1.260×10^(12) m^(3),其中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煤岩气资源量0.853×10^(12) m^(3)。徐家围子断陷宋站洼槽东侧缓坡带和徐西洼槽为松辽盆地北部煤岩气勘探的首选靶区。
白雪峰白雪峰李军辉陆加敏杨亮李军辉许金双孙立东李笑梅杨亮
关键词:勘探潜力成藏条件沙河子组白垩系松辽盆地北部
广西南丹—柳州地区泥盆系页岩气条件分析
2025年
广西南丹—柳州一带主要属于桂中坳陷,该区广泛分布了硅质泥页岩为主要岩性的台盆相沉积以及钙质泥页岩为主要岩性的台棚相沉积,二者共同构了一套泥盆系暗色泥页岩系。通过野外典型剖面、地球化学数据等资料分析,认为以中泥盆统罗富组暗色泥页岩为主体的中泥盆统烃源岩具有优越的页岩气条件。该套烃源岩最大厚度可达600 m,TOC值为0.61%~3.60%,Ro值为2.55%~3.63%,处于高—过熟阶段,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孔隙度为1.7%~2%,平均渗透率为0.11 mD,属于特低孔低渗透储层,黏土矿物含量平均为41.6%,脆性矿物含量平均为59%,是良好的页岩气储层。研究区内区域盖层和顶底板条件良好,局部构造变形较弱,具备良好的保存条件。综合研究表明,环江—宜州一线以西地区为研究区泥盆系页岩气勘探有利区。
李豪张英杰
关键词:泥盆系页岩气桂中坳陷
琼东南盆地崖城13-A构造潜山天然气条件模式
2024年
琼东南盆地潜山油气勘探形势复杂,近年在陵南低凸起、松南低凸起均有勘探失利。为进一步剖析琼东南盆地条件模式,以YC13-A-A井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包裹体分析、薄片观察、盆地模拟、地震资料和测录井资料,对YC13-A构造条件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YC13-A构造天然气为高熟-过熟天然气,天然气来源于崖南凹陷以及莺歌海盆地古近系崖城组烃源岩。中生界潜山顶部风化剥蚀以及内幕形的孔隙和裂缝作为储层,构造脊、砂体和断层为气体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输导条件。受到古潜山上覆巨厚泥岩以及泥岩快速沉降的影响,导致欠压实形弱超压,从而提供了良好的封盖条件。各控制因素的耦合,为天然气提供了有利条件。YC13-A构造主要由西侧莺歌海盆地、东侧崖南凹陷古近系崖城组烃源岩供烃,供烃动力充足,通过断层、构造脊、砂体向潜山风化壳直接充注,具有双凹供烃、双类输导、双重封堵、晚期特征。
刘硕刘硕罗鼎胡潜伟王文博麻清云
关键词:潜山油气藏烃源岩封盖条件成藏模式

相关作者

庞雄奇
作品数:740被引量:5,907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油气藏 主控因素 油气
张金川
作品数:526被引量:5,998H指数:4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页岩气 页岩 含气量 终端 存储介质
汪泽成
作品数:237被引量:4,947H指数:4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天然气 震旦系 须家河组 灯影组
蒋有录
作品数:327被引量:2,437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东濮凹陷 东营凹陷 油气运移 渤海湾盆地 油气
姜振学
作品数:600被引量:4,242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页岩 孔隙结构 页岩气 主控因素 龙马溪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