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3篇“ 成矿斑岩“的相关文章
德兴铜矿成矿斑岩演化及成矿专属性
2024年
德兴铜矿是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斑岩型铜矿,由北西向南东可分为朱砂红、铜厂、富家坞3个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被公认为是其成矿的主要来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对比了3个矿区的花岗闪长斑岩特征,并探讨了其岩浆演化规律以及成矿专属性。结果显示:斑岩体自北西至南东方向具有酸性程度和碱度依次递增、大离子亲石元素的晚期富集、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一致性的特点,表明3个矿区的花岗闪长斑岩岩浆具有同源性,且在岩浆侵入过程中依次发生了演化,演化方向为从朱砂红向富家坞方向;但在富家坞岩体中发现微量元素与朱砂红、铜厂岩体的细微差别,表明在岩浆的分异演化过程中富家坞斑岩体可能混入了外来物质或发生了更加复杂的地质混合作用。结合岩浆的演化阶段与成矿专属性特征对比发现,成矿较好的阶段往往是岩浆演化的晚期阶段,对于后续找矿和勘查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许红光尹昭君王健
关键词:德兴铜矿斑岩岩浆分异岩浆演化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床成矿斑岩起源及成矿意义
2024年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玉龙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是碰撞型斑岩铜矿的典型代表。根据现有研究发现,玉龙矿床的成矿斑岩和含矿斑岩成矿潜力不同。为深入探讨该矿床的岩浆起源,并揭示控制其成矿潜力的内在因素,本文对玉龙矿区含矿的二长花岗斑岩成矿的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和Sr-Nd同位素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花岗斑岩具有与二长花岗斑岩相近的结晶年龄(42~41 Ma),同时也具有相似的Sr-Nd同位素组成,其(^(87)Sr/^(86)Sr)_(i)分别为0.7060~0.7076和0.7062~0.7067、ε_(Nd)(t)分别为-2.9~-2.1和-4.6~-1.9,表明两者具有相同的岩浆起源。两期斑岩具有高K_(2)O含量(平均值大于4%),较低的MgO、Mg^(#)、Cr含量,显著的Nb、Ta负异常,较低的Nb/U和Ce/Pb值,重稀土元素相对轻稀土元素亏损,高Sr/Y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母岩浆起源于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锆石微量元素数据显示,两期斑岩均具有较高的Eu/Eu^(*)(>0.44)、10000×(Eu/Eu^(*))/Y(>3.6)、(Ce/Nd)/Y(>0.01)及较低的Dy/Yb值(<0.31,平均0.22),暗示两者均具有很高且相近的岩浆水含量;二长花岗斑岩ΔFMQ为0.29~2.29(平均为1.44),花岗斑岩ΔFMQ为1.07~2.74(平均为1.80),两者均具有较高的岩浆氧逸度,但花岗斑岩氧逸度具有更大的变化范围,且较二长花岗岩的更高,暗示氧逸度的差异导致了两者的成矿性差异。
孙茂妤代作文刘申态李秋耘周怿惟杨志明侯增谦
关键词:SR-ND同位素锆石U-PB定年斑岩铜矿
南秦岭双元沟铜矿床成矿斑岩的黑云母和角闪石成分特征及成矿意义
2024年
南秦岭山阳—柞水矿集区发育多个斑岩-夕卡岩型Cu-Mo矿床,其中双元沟斑岩型铜矿床的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带中。选取双元沟矿床的石英闪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开展岩相学、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微区成分分析,揭示黑云母和角闪石的成分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双元沟石英闪长斑岩与花岗闪长斑岩的黑云母主量成分特征相近,且具有富Mg,Al,Ti,K,F,Cl和贫Si,Na的特征。角闪石主微量元素差异较大,石英闪长斑岩中角闪石相对花岗闪长斑岩更富Si,Mg,而贫Al,Fe。两类岩体中的角闪石均具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石英闪长斑岩具有较高的氧逸度,位于HM(Fe_(2)O_(3)-Fe_(3)O_(4))高氧化区。两类斑岩均富挥发分,且花岗闪长斑岩的岩浆更富水(平均为5.30%),指示花岗闪长斑岩更具成矿潜力,含水量是造成二者成矿差异的主要因素。
赵江林唐利田浩浩赵凤芸盛渊明曾涛陈龙龙张寿庭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黑云母角闪石
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斑岩岩浆氧化状态研究方法综述被引量:4
2018年
近年来,成矿斑岩岩浆的氧化状态对斑岩铜矿床成矿潜力和成矿规模的控制作用受到了矿床学家的广泛关注。文章总结了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斑岩岩浆氧化状态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各自的适用条件:(1)钛铁氧化物(钛铁矿-磁铁矿)固熔体的组成,适用于含共生岩浆成因钛铁矿-磁铁矿的斑岩体;(2)岩石中的Fe^(3+)/Fe^(2+)含量比值,适用于新鲜的熔融包裹体或未发生热液蚀变和地表风化作用的新鲜岩石;(3)黑云母中的Fe^(3+)、Fe^(2+)和Mg含量,适用于黑云母与磁铁矿和钾长石共生的岩体;(4)角闪石主量元素含量,适用于温度为550~1120℃、压力<1200 MPa、氧逸度(f(O2))为-1≤ΔNNO≤+5的钙碱性喷出岩或浅成侵入岩;(5)锆石Ce^(4+)/Ce^(3+)比值;(6)锆石EuN/EuN*比值,斑岩铜矿成矿斑岩为中酸性岩体,其中锆石普遍发育,因此被广泛用于确定岩浆氧化状态。文章还通过收集中国冈底斯成矿带、金沙江-红河成矿带、中甸岛弧成矿带、环太平洋成矿域和中亚成矿域主要斑岩铜矿床成矿斑岩岩浆氧逸度资料,讨论岩浆演化状态对斑岩型铜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规模的控制作用,发现同一成矿带内含矿斑岩的氧化状态明显高于不含矿斑岩,且含矿斑岩的氧化状态与斑岩铜矿床的成矿规模具有正相关性。
张京渤安芳
关键词:地质学斑岩铜矿床研究方法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努日矿床成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18年
努日矿床是近年来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发现的一个大型铜钼钨矽卡岩型矿床,由于成矿斑岩一直未能确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和找矿方向的确定。文章基于野外地质观察和岩体成岩时代研究,识别出与成矿有关的一期花岗闪长斑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显示其成岩时代为(24.94±0.28)Ma,略早于矿体的成矿年龄(23.62 Ma),结合岩体蚀变、矿化及围岩特征,确认其为成矿斑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具高Sr、低Y、无Eu异常的特征,Rb-Sr、Sm-Nd、Pb同位素组成与冈底斯带中新世成矿岩体基本一致,说明其岩浆源区具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岩浆相对富集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暗示其演化中混染了较多古地壳物质,有效解释了矿床铜-钼-钨矿物组合。矿区成矿斑岩体的发现证实了努日矿床属于斑岩成矿系统中的矽卡岩矿床,岩浆形成于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上升演化过程中与上覆古老拉萨地壳发生过同化混染作用,是岩浆热液与比马组灰岩持续演化的结果。本研究对在冈底斯南缘寻找努日式矿床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王勤黄勇董随亮闫国强游钦江化寨张凯
关键词:地球化学锆石U-PB测年冈底斯成矿带
西藏朱诺斑岩型Cu-Mo矿床成矿斑岩金红石成因及找矿指示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西段新发现的朱诺铜矿床是具有大型规模的斑岩铜钼矿床。金红石是斑岩铜矿床中最典型的副矿物之一,对其成分和结构特征的研究能反演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并确定斑岩铜矿的主矿体。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的基础上,对钾化带成矿斑岩(黑云花岗闪长岩)中金红石的研究表明:金红石主要与磁铁矿(Ⅰ类)、赤铁矿共生(Ⅲ类),常形成固溶体分离结构并分布在黑云母裂隙及附近;其次呈板状(长10~80μm,宽3~10μm)、颗粒状(粒径10~40μm)、不规则状独立分布在石英硫化物脉中(Ⅱ类)。Ⅰ类金红石是由钛磁铁矿在富S条件下反应形成的;Ⅲ类金红石由钛铁矿在富氧条件下反应形成的;Ⅱ类金红石是由含Ti的热液结晶沉淀而来的。成矿斑岩全岩中TiO_2的含量为0.66%,为金红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成矿斑岩金红石中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其成分除含有约94%的TiO_2外,还含有V_2O_3,Nb_2O_5,FeO,WO_3,CaO,SiO_2,Al_2O_3,ZrO_2,几乎不含或很少含MgO和MgO。金红石中V_2O_3范围为0.20%~2.39%,平均为0.49%,Nb2O5的含量范围为0.20%~4.63%,平均1.25%,WO_3和FeO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2%和1.81%,且有约0.05%的ZrO_2异常。利用金红石找矿方法开展朱诺矿床外围找矿时,首先必须考虑金红石中V_2O_3的含量(>0.2%,Ⅱ类金红石>0.5%),在此基础上考虑Nb的含量(>0.2%,乙类金红石>2.6%),同时考虑W,Fe偏高,Zr异常的特点。对Ⅱ类金红石还需要额外考虑其粒径大于10μm。
戴婕倪师军黄勇丁俊周义明
关键词:成矿斑岩
西藏昂仁朱诺斑岩铜矿成矿斑岩金红石成因与找矿意义
<正>斑岩型铜矿床中,金红石的资源量为铜资源量的一半(Rabbia,2002)。从经济角度和环境角度出发,斑岩铜矿床中金红石很有必要作为副产品回收(Gerald,1981)。金红石作为副矿物广泛分布在与铜矿化相关的强蚀变...
戴婕; 倪师军; 黄勇; 丁俊;
关键词:铜矿床成矿斑岩金红石地质特征
文献传递
华南白垩纪岩背斑岩锡矿成矿斑岩的成因及其成矿意义
斑岩锡矿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但其形成的构造背景较复杂,特别相关的成矿斑岩的岩石类型、成因和构造背景存在激烈的争论。华南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基地,该区的W-Sn-Nb-Ta等矿床分布广泛,在世界上都独具特色。华南的岩背和...
梁鹤
关键词:锡矿床构造环境成矿斑岩岩石类型
黑龙江省多宝山Cu-Mo矿床成矿斑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5
2017年
多宝山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是中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斑岩型Cu-Mo矿床。文章对该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74.9±1.8)Ma,其w(Si O2)为70.73%~73.45%,w(K2O)和w(Na2O)分别为2.99%~3.88%、3.86%~4.38%,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6.32~12.76,显示出Ba、K、La、Sr、Zr、Hf、Sm等元素富集,Th、Ta、Nb、Ce、P、Ti等元素亏损的特征。锆石εHf(t)值介于10.3~14.6。详尽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多宝山花岗闪长斑岩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环境,来源于加厚陆壳条件下亏损地幔新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过程。
刘军周振华欧阳荷根
关键词: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花岗闪长斑岩
西藏玉龙铜矿床成矿斑岩的厘定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0
2015年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玉龙铜矿是我国最大的斑岩铜矿之一,其形成一致认为与矿区中心产出的二长花岗质复式斑岩体有关,但成矿与复式岩体的确切关系并不清楚。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特别是矿床8号勘探线12个钻孔的重新编录,在复式岩体中识别出一套花岗斑岩岩枝,岩枝中不规则状石英-钾长石脉广泛发育,同时还见有单向固结结构、粗晶及细晶结构,这些特征表明该岩浆中的流体曾经发生过饱和。同时结合矿床高品位(>0.6%,质量分数)铜矿化紧密围绕花岗斑岩分布、含矿脉体自花岗斑岩向外围逐渐由高温石英-钾长石A脉过渡为中低温石英-硫化物脉、热液蚀变自花岗斑岩向外由高温钾硅酸盐化过渡为中低温石英-绢云母化的规律,最终确定这套花岗斑岩为玉龙矿床的成矿斑岩。玉龙铜矿成矿斑岩的厘定,较好地解释了矿床矿化类型及金属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深入理解矿床形成过程提供了帮助。
孙茂妤曲焕春李秋耘周利敏杨志明刘申态刘永刚
关键词:斑岩铜矿成矿作用成矿斑岩花岗斑岩

相关作者

陈志广
作品数:41被引量:62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多金属成矿带 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得尔布干成矿带 钼
祝向平
作品数:52被引量:41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黑牛 斑岩铜矿 铜矿床 斑岩铜金矿床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李光明
作品数:459被引量:3,934H指数:4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金矿床 冈底斯 斑岩铜矿 斑岩 冈底斯成矿带
李秋耘
作品数:16被引量:18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斑岩铜矿 冈底斯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成矿斑岩
许继峰
作品数:142被引量:3,121H指数:36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埃达克岩 拉萨地块 埃达克质岩 火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