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3篇“ 意象群“的相关文章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研究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构成古诗词的基本元素之一。意象融合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体现了诗人的气质和个性,是沟通读者和诗人心灵的媒介,是解读古诗词的重要切入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诗歌意象的解读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
陈臻凤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
意象解读法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诗歌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意象解读法作为诗歌教学的独特方法,通过解析意象所营造的诗歌意境,使教师与学生深层次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目前,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对意象解读法的重视度不够,教师的诗歌教学能力和素养有待提升,学生对于诗歌阅读赏析的兴趣有待提升,对相关知识的储备有待丰富等问题。立足诗歌意象的内涵、特征及教学价值,梳理意象解读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原因,从解读意象、重视诗歌诵读和尝试诗歌创作等方面提出优化应用策略,促进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李琪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商周时期图腾崇拜文化变迁与鸟禽类意象的演化
2024年
商周时期的诗人们将远古时代神鸟图腾物中的祖先神之象、物候之象、司马之象、礼仪之象、凶猛之象、阳刚之象、慈祥之象、怪鸟之象、益鸟之象等意象原型,逐渐转换成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婚恋之象、贤者之象、政治生态环境之象、社会生活现象之象;同时,他们以“鸒”自由求食之象来象征太子宜臼被废嫡而失位,以捕“雉”之象来象征小人得志而君子罹祸。这些鸟禽类意象以图腾崇拜为前提,原始象征意义变得隐蔽,习惯性联想形式成为显性因素,从而显示出由图腾对象到占卜形式,再到民俗物候乃至审美意义动态变化的发展链条。由于鸟禽意象中融入了作者对自然观察的感受,展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与政治生态环境,使原始兴象所体现的习惯性联想与象征之间具有更多的相似点。诗人们以此来建立意义与兴象之间的多种关联,自然表现出多种象征意蕴,让读者产生一种感官愉悦之美、心灵愉悦之美与时空意识之美。
邵炳军谷文虎
关键词:商周时期图腾崇拜文化变迁
自我、民族与世界——论吉狄马加诗歌意象的精神维度
2024年
吉狄马加诗歌的丰富意象组合成了各类意象,表现为“自我”、彝族文化和“世界”三个精神维度。“我”“雪豹”等意象是吉狄马加表达及超越个体自我的载体;“火”“酒”“苦荞”等意象是彝民族文化的具象;“斗牛”“赛马”“口弦”“子弹”等意象是诗人传达人类共同声音的符号。吉狄马加诗歌意象建构了诗人对这个世界的独特体悟和思考、对彝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深情赞美、以及对人类命运和灵魂的探寻,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杨彬艾乐
关键词:意象群自我民族
史书·眼睛·日记——鲁迅小说中的权力意象分析
2024年
鲁迅在其笔下的小说世界中,刻画出纷繁复杂的典型意象。其中很多具有深刻权力内涵,可归类为“权力意象”。其中三大类型分别对应着现代启蒙精英,积极建构现代真理观的三个内在逻辑步骤。鲜明地揭示出鲁迅对旧文化底层逻辑的深刻批判和对新文化的大声疾呼,及其精心建构现代真理观的宏阔思路。对这些具有鲜明启蒙意识形态的权力意象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鲁迅小说中因批判性过多而往往被忽视的建构性。这种建构性也正是文学推进社会历史进程的一种能动作用。
杨森
关键词:真理观
鲁迅《铸剑》中的复仇妻子与复仇意象
2023年
《铸剑》(原名《眉间尺》)中谁是复仇者主要有眉间尺与黑色人两种说法。如莫言曾问:“谁是复仇者”,并回答说:“鲁迅是复仇者。每读《铸剑》,我急感到那黑衣人就是那满脸棱角、下巴突出、撅着胡子的冷漠的鲁迅。”1莫言实际上是说“黑衣人”是复仇者,称“那家伙是个天才的复仇专家,令人赞佩之极。这是鲁迅精神的典型化”。这在学界是主流看法,但学界却忽略了小说中的母亲。其实当我们洞悉《铸剑》中暗含的故事原型时,我们会发现里面其实镶嵌着“复仇妻子”与“报恩饿人”等种种原型。
刘洪强
关键词:《铸剑》意象群故事原型复仇者典型化
《我与地坛》意象辨析——以第三章为例
2023年
在十五年的峥嵘岁月之中,地坛给史铁生先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生命印迹。地坛之所以能够深刻影响史铁生先生的生命哲学,是因为地坛具备多重属性,“地坛的荒凉赋予其共情的慰藉,地坛的蓬勃赋予其真诚的鼓励,地坛的陌生赋予其宏博的宽容,地坛的沉默赋予其任意的倾诉,地坛的神秘赋予其灵性的晓谕”~([1])。
吕德春
关键词:意象群生命哲学《我与地坛》刻骨铭心
叙事学视域下鲁迅小说《药》意象解构
2022年
叙事学的角度解读小说源于西方,在中国又有自己的发展路径。杨义在《中国叙事学》一书中认为“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必须把意象以及意象叙事方式作为基本命题之一,进行正面而深入的剖析”,才能充分体现出中国文学的特色。意象与叙事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怎样对叙事学视角下的小说意象进行解构,是广大中学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
刘大鹏
关键词:鲁迅小说意象群意象叙事叙事学小说意象《药》
双重想象中的中国——《碧奴》中的风物意象及其翻译
2022年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重述神话”项目意在支持各国作家对神话原型的现代性阐释,凸显各民族文化形象的异质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作为参与项目的中国作家,苏童将自己对民间哲学的思考和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气质写入了作品《碧奴》,通过在其中营造的含义丰富的风物意向,为其赋予了独特的东方神秘审美意境,为读者构建了完整的中国形象。由著名翻译家葛浩文执笔的英译本《碧奴》同样体现了“重述”的现代性与神话性,但是对原作中的意向却做了“适当、适量的翻译”,结果割裂了它们与中国民俗文化之间的联系,造成了中国形象的缺失,限制了作品的审美和精神维度。
苏剑光
关键词:《碧奴》意象风物翻译
唐诗中的葫芦意象研究
葫芦意象从《诗经》时代片段式的描绘与抒写,经汉魏晋时期文人诗歌的发展,至唐代,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意象体系。本文以查检统计的229首含葫芦意象的唐诗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葫芦别称之衍变及意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梳理,正文...
廖欢
关键词:唐诗道教思想媒介作用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邵炳军
作品数:101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研究主题:春秋时期 春秋 诗经 考论 诗歌
戴清
作品数:90被引量:28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主题:电视剧 现实题材 媒介融合 艺术创新 中国电视剧
潘晓青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意象群 天空 徐志摩诗歌 美学风格 诗歌艺术
杨晨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意象群 皈依 情感模式 诗化散文 归宿
周俊锋
作品数:29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研究主题:诗歌 新诗 怀旧 现代汉语诗歌 语言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