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26 篇“ 恶性血液病 “的相关文章
用于治疗恶性 血液病 的同种异体T细胞 描述了制备经工程化的T细胞的方法和使用所述经工程化的T细胞来治疗恶性 血液病 的方法。所述经工程化的T细胞可以与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组合施用,并减少对预防性免疫抑制的需要。 蒂姆·梅奥尔 保拉·塞缇 马克·施洛姆奇克 沃伦·戴维·施洛姆奇克恶性 血液病 病 人非计划性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2025年 目的:探讨恶性 血液病 病 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3241例恶性 血液病 病 人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2269例)和验证组(972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mser-Lemeshow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检验模型的拟合度和区分度,并绘制列线图。结果:建模组恶性 血液病 病 人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为14.50%(329/226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纳入风险预测模型的危险因素有疾病 类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COG)、肺部感染、中心静脉置管以及合并基础疾病 。建模组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为χ^(2)=8.569,P=0.38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约登指数为0.45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70%和66.60%;验证组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为χ^(2)=3.491,P=0.900;AUC为0.771,准确率为76.23%。结论: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护理人员识别中高风险病 人提供参考。 崔岩 陈明明 宋振 马跃申 张会娟 吴桂彬 靳兆娜 张倩倩 解文君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护理 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对恶性 血液病 化疗后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 2025年 目的观察恶性 血液病 化疗后合并感染的患者中,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与常规间歇给药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取开放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 内科住院的恶性 血液病 化疗后合并感染的患者,完成观察8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方法,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传统的间歇给药方法,对比两组的疗效与安全性。试验组根据是否合并粒细胞缺乏分为试验-粒细胞缺乏组和试验-非粒细胞缺乏组,分别为19例及21例;对照组根据是否合并粒细胞缺乏分为对照-粒细胞缺乏组和对照-非粒细胞缺乏组,分别为16例和24例。分别比较试验-粒细胞缺乏组和对照-粒细胞缺乏组、试验-非粒细胞缺乏组和对照-非粒细胞缺乏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比较:(1)疗效:试验组的临床治愈+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P<0.05);细菌清除率试验组(69.57%)高于对照组(5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5,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试验组(12.20±4.97)d和(17003.08±8513.30)元,均低于对照组(16.98±6.60)d和(24343.18±12471.6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6、-3.074,P<0.05)。(2)试验组治疗72 h后体温及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37.09±0.83)℃、(0.49±1.19)ng·mL^(-1)、(27.65±22.83)mg·L^(-1)、(40.20±33.08)mg·L^(-1),均低于对照组(37.55±0.61)℃、(2.47±4.03)ng·mL^(-1)、(53.53±48.90)mg·L^(-1)、(74.91±67.17)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4、-2.975、-2.997、-2.864,P<0.05)。(3)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00%及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P>0.05)。亚组比较:粒细胞缺乏患者中,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组疗效(78.95%)高于常规给药组(43.75%),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14.7 邵群 方玉燕 葛剑 李文君 林云飞 刘凌霄 丰雷 胡晓武关键词:美罗培南 恶性血液病 化疗 GM-CSF或GM-CSF受体的配体用于在已接受Allo-HCT的患者中治疗恶性 血液病 本文描述了与GM‑CSF或与CD116、CD131和由CD116和CD131组成的GM‑CSF受体中的一种特异性结合的非激动剂配体,特别是抗体,用于在已接受allo‑HCT的患者中治疗白血病 或用于治疗因来自免疫学上不同的... S·图格斯 B·比彻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恶性 血液病 住院化疗患者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究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恶性 血液病 住院化疗患者跌倒风险、跌倒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4年2月至6月收治的94例恶性 血液病 住院化疗的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14 d。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Morse跌倒评分,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Morse跌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跌倒事件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坠床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可帮助恶性 血液病 化疗患者掌握跌倒知识,降低跌倒风险,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周丽萍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化疗 预见性护理 恶性 血液病 患者社会疏离的潜在剖面分析2024年 目的探讨恶性 血液病 患者社会疏离的潜在剖面类别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的社交障碍,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治疗的恶性 血液病 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恶性 血液病 患者社会疏离的潜在类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95例调查对象,其中男108例,女87例,年龄(49.78±13.52)岁。恶性 血液病 患者一般疏离感量表得分为(43.21±6.09)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为(42.52±6.77)分。恶性 血液病 患者社会疏离可分为3个不同潜在剖面类别,分别命名为疏离低风险型15.4%(30/195)、疏离中风险型68.2%(133/195)、疏离高风险型16.4%(32/19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41,95%CI 0.894~0.990)、家庭人均月收入(OR=0.050,95%CI 0.004~0.657)、主要照顾者(父母)(OR=0.025,95%CI 0.003~0.227)、居住地(城镇)(OR=0.170,95%CI 0.039~0.749)、疾病 类型(白血病 )(OR=15.610,95%CI 2.973~81.979)、疾病 类型(淋巴瘤)(OR=10.986,95%CI 2.032~59.413)是疏离中风险型的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OR=0.933,95%CI 0.880~0.988)、家庭人均月收入(OR=0.029,95%CI 0.002~0.525)、主要照顾者(父母)(OR=0.076,95%CI 0.006~0.900)、疾病 类型(白血病 )(OR=19.257,95%CI 2.580~143.723)、疾病 类型(淋巴瘤)(OR=9.952,95%CI 1.290~76.763)、社会支持(OR=0.877,95%CI 0.786~0.980)是疏离高风险型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恶性 血液病 患者社会疏离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可分为3个潜在剖面。建议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别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社会和心理支持,改善患者的心理社会结局,并利用现有资源实施干预措施,以帮助其适应和重返社会。 田汝香 李洁美 卢菲 张同同 赵宛露 李秋环关键词:血液病 恶性 血液病 患者疾病 获益感的影响因素2024年 目的分析恶性 血液病 患者疾病 获益感的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7月~2023年6月,选取112例恶性 血液病 患者,收集临床资料,采用中文调适版癌症患者疾病 获益感量表(Benefit Finding Scale for Adults,BFS-A)、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trategiesUsed by People to Promote Health,SUPPH)、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评估疾病 获益感、自我管理效能感、疾病 负担,比较不同临床资料的BFS-A评分,分析BFS-A评分与SUPPH、SPBS评分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疾病 获益感的影响因素。结果FFS-A、SUPPH、SPBS评分分别为(58.01±11.19)分、(68.00±19.97)分、(30.00±4.90)分。职业、家庭年收入、本次住院费用由谁支付、家人对待治疗的态度、化疗不良反应、是否患有慢病 的FFS-A评分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素的FFS-A评分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恶性 血液病 患者BFS-A评分与SUPPH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SPB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职业、家庭年收入、化疗不良反应、SUPPH、SPBS均会影响疾病 获益感(P<0.05),其中SUPPH为正向影响,职业、家庭年收入、化疗不良反应、SPBS为负向影响。结论恶性 血液病 患者疾病 获益感和职业、家庭年收入、化疗不良反应、SUPPH、SPBS有关。 张月 辛杰 杜欣欣 李楠楠 李云峰关键词:血液病 自我效能 自我感受负担 影响因素 恶性 血液病 患者照顾者负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对恶性 血液病 患者照顾者负担的概念、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减轻恶性 血液病 患者照顾者负担和提高患者的照顾质量提供参考。 王浙佳 谢洪琼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照顾者负担 护理 恶性 血液病 化疗患者饮食干预的研究进展2024年 恶性 血液病 患者代谢率高,营养物质消耗高,化疗不良反应易影响患者食欲,从而出现营养不良,不利于患者康复。合理的饮食干预可改善恶性 血液病 患者营养状况。该文围绕恶性 血液病 化疗患者饮食干预的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科学开展恶性 血液病 患者饮食的干预、改善患者结局转归提供参考。 陈明锐 周晓霞 李碧香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饮食干预 化疗 CAR-巨噬细胞在恶性 血液病 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本文回顾了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acrophage,CAR-M)疗法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其在恶性 血液 系统疾病 中的应用进展,介绍了CAR-M相关的临床试验,分析了CAR-M疗法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优势与挑战,并对其在未来治疗恶性 血液病 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郑如冰 肖毅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巨噬细胞 CAR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相关作者
吴德沛 作品数:1,325 被引量:4,049 H指数:2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 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仇惠英 作品数:537 被引量:1,120 H指数:1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干细胞移植治疗 地西他滨 孙爱宁 作品数:668 被引量:1,768 H指数:1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移植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孟凡义 作品数:474 被引量:1,182 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恶性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达万明 作品数:392 被引量:967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骨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