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7篇“ 性灵说“的相关文章
- 袁枚“性灵说”的《庄子》色彩
- 2024年
- 袁枚雅好《庄子》,常在文学作品中化用其语、阐发其意。在审美观方面,袁枚接受《庄子》“法天贵真”思想,提出“诗贵其真”,以“重视抒情”“因任自然”阐释诗歌之“真”;批评观方面,袁枚将《庄子》“齐物”的哲学思辨发展为“公道持论”的批评理念,肯定诗歌多样性,主张“不相菲薄”与批评有度;创作理念方面,袁枚崇尚“天籁”,提倡“不刻意”的创作初衷,重视“言外之意”。通过取法《庄子》,不断丰富“性灵说”内涵,袁枚得以陶铸其个人风格,显迹于乾嘉诗坛。
- 兰润民
- 关键词:庄子贵真公道性灵说
- 袁宏道“性灵说”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的影响
- 2024年
- 袁宏道是晚明著名的文学家、公安派的领袖人物,其提出的“性灵说”是明代最为重要的美学理论之一。袁宏道“性灵说”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注重人的本真,特点有三:“真、趣、淡”,即诗文创作要抒写真情、追求趣味、崇尚淡雅,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巨大影响。京派作家汪曾祺的文学创作深受袁宏道“性灵说”的影响,他对“性灵说”的继承发展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其小说富有晚明小品文的清新之气。汪曾祺将“真、趣、淡”的性灵特点与小说创作相融合,主张回归本真的人道主义,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贵真率、重趣味、尚淡雅,并个性化地创造出“悲欣交集”的美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李亚林
- 关键词:袁宏道汪曾祺性灵说人道主义
- “性灵说”视野下的主体性写作教学研究
- 2024年
- 中国明清时期的“性灵说”以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核心内涵在古代诗论中占据一席之地,其突出写作主体地位、追求“本色”“自然”语言、提倡写作源于生命和表现生命等主张对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写作主体缺失的现象具有指导作用。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凸显写作主体,而不是将“他者”作为写作教学中的主导因素,要始终关注写作主体的地位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多元化、个性化的写作者,开展创新、创变的写作教学,从而使得学生能写作、会写作、爱写作,不断提高其书写能力。
- 洪鑫荣
- 关键词:写作教学
- “童心说”之重估——与“良知说”“性灵说”“赤子说”相比较
- 2024年
- “童心说”获得无数青睐,各类文论史都对它赞美有加。我提出重估,不是否定它的革命性意义,是想更清晰地界定它的来源、内涵、边界与实际的接受情况,从而明白“童心说”作为抒情思想的独特意义。并在心学脉络中研究它与“良知说”“性灵说”“赤子说”的关联或区别,确认明中叶后中国抒情史的走向到底是“童心说”一直占据主流地位,还是“性灵说”承担了更广泛的抒情任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论史上高度评价“童心说”是潮流。在饱受非审美、非主体观念的长期影响后,人们欲以“童心说”为内援,强化文学审美论与主体论的思想向度。
- 刘锋杰
- 关键词:童心说性灵说文论史文学审美论明中叶
- “童心说”之重估——与“良知说”“性灵说”“赤子说”相比较
- 2024年
- “童心说”获得无数青睐,各类文论史都对它赞美有加。我提出重估,不是否定它的革命性意义,是想更清晰地界定它的来源、内涵、边界与实际的接受情况。“童心说”非“良知说”之直用;“童心说”非“性灵说”的主要思想来源;“童心说”与“赤子说”的心学正脉属性相区别,决定了“童心说”未能成为日后抒情思想之主要基础。“童心说”与“良知说”之抵牾多数学者承认“童心说”与心学的关系,但“童心说”与“良知说”的关系实是模棱两可的:一方面,它固然受到“良知说”的启发;另一方面,它又脱离“良知说”而独立。在李贽,“童心”是诗学概念,将“童心”释为“真心”,是人的唯一应有之心,离其就会虚假,失去成为有价值之人的可能性,并用其概括文学的特性,即“童心者之自文”。左东龄指出:“除在《童心说》一文中运用外,在其现存著作中未再有第二处使用者。”
- 刘锋杰
- 关键词:童心说性灵说良知说文论史心学
- “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中袁枚的《诗经》观与性灵说探析
- 2024年
-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将《诗经》作为诗歌典范,赞扬其“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从《诗经》的本质特征、思想内容、体式格律等方面体现其抒写真实性情的特点,注重《诗经》所原本具有的抒情文本特质,肯定《诗经》中所抒写的人的正当情欲,从而为袁枚的“性灵说”寻找经典依据,为构建其“性灵说”的话语体系而服务。
- 廖倩倩
- 关键词:《随园诗话》性灵说
- 钱琦与袁枚交游考述——兼论“性灵说”内涵的深化
- 2024年
- 钱琦是袁枚同乡,官至福建布政使,两人相知相交60余年。前半生同学同官的人生轨迹是钱、袁成为挚友的基础,相近的思想观念与共主“性灵”的诗学观念是两人最终成为知己的关键因素。袁枚在给钱琦诗集所作之序中首次将“性灵说”阐释为“性情”和“灵机”两方面,性情之重在“真”,灵机之核在“巧”,“真”“巧”相洽,合为“性灵”。此论深化了性灵说的内涵,同时也修正了袁枚以往论诗重于探讨“性情”的偏颇之处。
- 奚红雨杨艳华
- 关键词:交游性情灵机
- 性灵说对清代书家的影响
- 文章以明清时期文学理论“性灵说”为切入点,阐述“性灵说”的产生与流变。明确了“性灵说”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书法艺术中的表现,揭示了“性灵说”产生与发展的动力。以清代不同时期的四位代表性书家为研究对象,从明清文艺思潮入手,分别...
- 张之源
- 关键词:性灵说性情心学明清
- 袁宏道“性灵说”之佛学渊源
- 2023年
- 袁宏道参禅习佛,受佛学思想影响极深。禅宗“物格”公案是袁宏道由“外参”到“内悟”的重要契机,这对其“性灵说”有着深刻启示。在文学发生方面,有得于禅宗心性论,袁宏道强调主体心性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创作主体自由抒发真情真性;在心物关系方面,受永明延寿“一心统万法”思想影响,袁宏道提出“以心摄境”。佛学思想对袁宏道“性灵”思想的形成多有沾溉。
- 王悦
- 关键词:袁宏道性灵说
- 论袁宏道“性灵说”与心学的关系
- 2023年
- 明代中晚期,阳明心学的传播影响着文学界和思想界的理论主张。公安派领袖人物袁宏道的文学理论受到心学的影响,提出了“性灵说”。“性灵说”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分析,认为文学是作者的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和真实体现;从文学表现的角度分析,则强调文学的“真”,提倡作真诗和表真情。“性灵说”是袁宏道的主要文学理论,他从“性灵”出发,提倡写文章应当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不仅在当时的文坛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让后世文人对创作产生了深远的文学思考,成为了晚明文人抒发内心之真的文学创作心态。因此,“性灵说”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李雪婷
- 关键词:性灵说阳明心学文学批评
相关作者
- 王英志

- 作品数:128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性灵派 性灵说 手稿 山水诗 论略
- 唐君红

- 作品数:16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性灵说 美学精神 尚情 中国美学 美学
- 马杰

- 作品数:21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研究主题:性灵说 大学生 文化 灵机 《秦腔》
- 李天道

- 作品数:189被引量:251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美学 构成论 美学精神 《周易》 美学
- 石玲

- 作品数:27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诗歌 清代 孔氏 性灵说 清代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