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4篇“ 心理化“的相关文章
浅谈理描写教学及现代小说的理化转向——以《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为例
2024年
近年来,小说理描写的考点频繁进入高考语文主观大题的考查,如:“分析对话者理”(2020年全国I卷《越野滑雪》);“杨成岳的理发生了哪些变化”(2021年全国乙卷《秦琼卖马》);子胥的思绪变化(2022年新高考I卷《江上》);“表现了德贵什么样的理”(2023年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这些考题既有对理描写的静态考查,又涉及人物理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后者难度偏大,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难点。
汤晓琳
关键词:《复活》《变形记》《老人与海》心理化现代小说
论芒福德的理化技术哲学思想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技术与文明的碰撞加剧了人的生存状况的不确定性;而技术理性一家独大,对人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影响极大,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现代人的生存意义感问题。技术理性的肆虐是一个引起持久关注的问题,简言...
王德秀
关键词:心理化技术哲学
教科书理化视角下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被引量:1
2023年
数学教科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需要考虑教科书理化的视角,即关注教科书中问题情境的学生关联性。学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成为数学教科书问题情境创设的四个关注要点。
李健王利李海东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
理化与逻辑化如何统一:俞子夷的探索
2023年
在教学上,杜威主张理化与逻辑化的统一。该主张位于杜威教育哲学的核,上承其哲学重建工作,下启其在教育上的诸多主张。在教育思想上,俞子夷与杜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俞子夷丰富的教科书编写以及实际教学经验,为其实现杜威上述教育主张的愿景提供了可能。他在教学素材和学科内容两个方面的探索,验证了杜威的上述教育主张。当前有关理化与逻辑化的各种非此即彼的看法,因此都可以归咎于外部环境或者教师素养结构上的某种缺失。
丁道勇
关键词:俞子夷心理化逻辑化教学素材学科内容
从“学科逻辑”到“理逻辑”--主题活动的理化改造
2023年
过去,受学科化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往往把综合教育活动简单地看成是学科活动的相加,因而无论是主题设计还是活动设计,都不可避免地以学科知识点为中。教师考虑的往往是怎样将学科知识综合于主题活动之中,而不是考虑这个主题活动中可以包含哪些能引发幼儿兴趣、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问题和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
赵柳
关键词:幼儿兴趣心理逻辑心理化学科化主题设计学科逻辑
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理化建设的思考被引量:2
2023年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简单的课程思政教育无法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要求,而理化的课程思政则有“润物无声”的效果。本文通过剖析课程思政理化建设的现有问题,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化的几个执行角度,为增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增强课程思政教的德育特色提供了有益参考。
孙溪孙溪刘中达范志华王娇李万鹏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心理学高校
教材理化? 杜威作品中译本对“subject matter”的误译及其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把subject matter译作“教材”,使之对等于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各类教学材料,是杜威作品中译本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译法。通过对杜威作品的中、英文本进行相关比对,可知这是一个误译。在杜威作品中,subject matter指的是“学科内容”,是各门学科提供的事实和法则,不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科书等教材。“教材理化”这个中文表达,是subject matter误译的一个直接结果。对这一中文表达的内涵与影响的考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研究发现。Subject matter是杜威反复提及的一个概念,是联系其教育哲学与哲学重建工作的关键词。对subject matter的误译,造成了有关杜威理论的一系列误解。
丁道勇
均衡培训差异 创新教学策略——福建省级理化教育实践分析与优化
2023年
理健康教育对于提升国民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而构建理健康服务体系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对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中存在的学员知识储备、培训人员架构不均衡的问题进行剖析,结合实践项目的内容,围绕培训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成果输出方式进行改革。
蔡超群陈鹏
关键词:心理健康师资培训
“三维支架”助观察——教材理化:统编版语文教材二次开发四年级上册“写观察日记”指导策略
2023年
要有效落实单元习作教学,搭建习作支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文章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观察日记”为例,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和加工,通过对教材的二次开发统整单元中的课文作为习作例文,从创设内容支架、例文支架、评价支架三个维度入手,让学生在文本结构与言语样式的比照中,学习“怎么写”,在鲜活文字与语言温度的体验中,学会“享受写”。
裴诗卉赵文萍
关键词:习作指导教材二次开发
惠能理化功思想的理结构与成分分析
2022年
惠能的思想中蕴含丰富的理化功思想,其理化功思想以为核,强调在化消极为积极中的本体性或核作用。这种转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化烦恼为菩提、化恶为善、化邪为正几个方面,其理机制包括认知转化、态转化、信念转化、归因和诠释转化等。这一化功思想对当今人们化解理困扰,提升境界,激发理潜能,满足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李炳全都海欣张旭东
关键词:烦恼

相关作者

刘黎明
作品数:137被引量:352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雅斯贝尔斯 卢梭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教育家
季桂起
作品数:70被引量:234H指数:7
供职机构:德州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人格 文学观念 五四小说 《春秋繁露》 新建本科院校
张常洁
作品数:32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职业教育 国家资格框架 资格框架 德育 中职生
凌宇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易感性 心理化 多层线性模型 躯体化 青少年抑郁症
张庆林
作品数:524被引量:3,896H指数:3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事件相关电位 ERP研究 顿悟 ERP 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