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5篇“ 微生物特性“的相关文章
石漠化地区油桐根际土壤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2025年
本研究旨在探究石漠化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桐林根际土壤的养分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并分析土壤养分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选取石漠化地区20年生的油桐林为研究对象,以非石漠化地区的油桐林作为对照,比较分析石漠化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主要驱动因素;采用Illumina HiSeq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森林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石漠化地区,岩石立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非岩石立地;两种立地下的油桐根际土壤中主要的微生物种类相似,但各自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岩石立地的子囊菌门真菌数量占比高达71.67%,而非岩石立地的仅为58.08%。此外,土壤中的有机碳、全磷、全氮含量与子囊菌门真菌数量、放线菌门细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与担子菌门真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立地下油桐根际土壤微生物中子囊菌门真菌和放线菌门细菌是油桐能在岩石立地下生长的关键根际微生物。此研究结果可以为石漠化地区人工植被恢复以及土壤肥力管理提供依据,对石漠化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有着重大意义。
丁玥诚熊富民雷聪郭仝同朱宁华
关键词:油桐根际微生物石漠化土壤养分
常州市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人工湿地和生成沟渠的生态消纳微生物特性分析
2025年
为深入探究“二级A/O+人工湿地+生态沟渠”工程处理苏南某农村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的尾水微生物特性,通过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扩增子测序对示范工程的人工湿地及生态沟渠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前端的脲酶活性高于后端,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脲酶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人工湿地土壤中的物种丰富度高于生态沟渠底泥,主要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脱氮菌属在人工湿地进出水和生态沟渠中的相对丰度较大,具有异养硝化反硝化功能和厌氧反硝化功能的菌属占比较大,且沟渠底泥中脱氮菌比例大于人工湿地。这表明人工湿地脱碳脱氮能力较强,生态沟渠具有良好的深度净化能力。旨在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尾水生态消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卢原陈曙平张文艺李乔吴科吴金海金林飞
关键词:人工湿地生态沟渠脲酶活性
持续自然混合期水体微生物特性变化及对水质改善影响研究
2025年
近年来,大中型水库逐渐成为城市主要的饮用水来源,其水质安全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原位实验证明,扬水曝气系统可以破坏水库水体分层,人为诱导水体提前进入自然混合时期,比未经人为干预的水体提前了2.5个月.然而,对于持续自然混合期的水体生物特性(碳代谢活性、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与水质改善之间的关系仍缺乏深入研究.为此,本文系统研究了持续自然混合期李家河水库水质参数、污染物浓度、细菌碳代谢活性、物种组成和微生物群落共生模式的时空变化.持续自然混合初期水体菌群具有较高的丰度及碳代谢活性,随着持续混合的进行,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整个持续自然混合期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以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优势属为CL500-29_marine_group(26.65%)和hgcI_clade(18.21%).共生网络分析表明持续自然混合初期细菌群落间相互作用更复杂紧密.冗余分析则表明微生物种群结构受环境因子和水质因子的共同调控.相关性分析表明功能微生物与水质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对水质改善起到积极作用.总体而言,该研究结果将为饮用水水源水质改善原位生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宋云霞黄廷林张轩寇莉青张轩刘宇轩蔡晓春
关键词:污染物去除
凋落物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凋落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凋落物不仅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还是连接土壤和植物之间的桥梁。凋落物通过淋溶、分解等过程对土壤养分产生影响,同时,凋落物也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从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方面分析了凋落物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以期能够更好的利用凋落物,为维持土壤肥力提供保障。
李雅孟喜悦李睿李睿
关键词:凋落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施用饼肥和微生物菌剂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2024年
为改良烟区土壤和提高烤烟产量和品质,设置7个处理[不施饼肥和微生物菌剂(CK),施花生饼(P)、施芝麻饼(S)、施复合饼(C)、施花生饼+微生物菌剂(PM)、施芝麻饼+微生物菌剂(SM)、施复合饼+微生物菌剂(CM)],探讨饼肥和微生物菌剂配施对烟叶光合参数、抗氧化酶活性、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单施饼肥能提高烟叶净光合速率(P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糖、总蛋白质、淀粉、还原糖、总氮、钾含量,烤烟增产3.6%~14.1%,土壤细菌数量显著提高9.6%~25.9%。施用相同饼肥时,配施微生物菌剂显著提高烟叶Pn及SOD、POD、CAT活性,烤烟产值显著增加7.8%~11.7%,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提高11.6%~18.4%、37.4%~48.6%。因此,单施饼肥或配施微生物菌剂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强植株抗逆性,改善烤烟净光合速率,提高烟叶产量和优化烤烟化学成分,其中以复合饼和微生物菌剂配施效果较佳。
程培军郝浩浩李翔李亮张翔唐培培王迅司贤宗索炎炎吴俊林徐凤丹李倩马新军闫萌
关键词:烤烟花生饼芝麻饼微生物菌剂土壤微生物特性
2种马尾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耦合关系
2024年
【目的】探究2种马尾松人工混交林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以及2种林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的耦合关系。【方法】以三峡库区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和马尾松杉木栎类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0~10 cm土层的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微生物生长代谢现状,探究影响团聚体稳定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2种马尾松混交林之间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微生物生物量及其群落多样性均无明显差异;(2)从酶化学计量特征来看,2种马尾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长代谢受到磷(P)限制;(3)土壤丛枝菌根真菌、放线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物量在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之间无明显差异;(4)土壤全钾含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程度最大。大团聚体中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是驱动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结论】为提高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地土壤质量,应多关注NAG活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为缓解P限制对植被生长发育的影响,可在马尾松人工林中营造P分配能力更强和P利用效率更高的树种。
杨洪炳肖文发曾立雄曾立雄李春蕾
关键词:三峡库区马尾松混交林团聚体稳定性微生物群落结构
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养分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黄泥田是我国南方稻作地区主要的中低产田,合理施肥是改良其土壤养分循环与结构特性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浙江省金华市长期定位肥料试验(始于2011年),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CK:不施肥;NPK:单施化肥;NPKCM:化肥与牛粪...
王湘洁
关键词:有机培肥土壤团聚体胞外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
生物基质地膜覆盖对辣椒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探明生物基质地膜用于辣椒种植的可行性,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法,设置了3个处理,生物基质地膜覆盖(BM)、塑料地膜覆盖(PM)和不覆膜对照种植(CK),探讨了不同处理对辣椒农艺性状、产量、果实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M处理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相较于PM处理提高14.20%,与PM和CK处理相比,BM处理辣椒植株的株高分别增加了7.25%和16.74%,根系鲜重增加了25.70%和36.85%.BM处理可有效提高辣椒品质,与PM和CK处理相比,辣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了42.03%和37.20%(P<0.05).与PM和CK处理相比,BM处理有效提高了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41.66%和64.79%,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9.19%和40.8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BM处理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降低了Nocardioides、Fusarium和Plectosphaerella等致病菌的相对丰度;RDA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LEfSe和LDA分析表明,指示性细菌和真菌群落发生了显著改变.从细菌指示性群落看,BM处理为Proteobacteria、Vicinamibacteraceae、Micromonosporales,PM处理为Nitrosomonadaceae、Chloroflexi、Gaiellales,CK为MB_A2_108;从真菌指示性群落看,BM为Eurotiomycetes、Aspergillaceae、Eurootiales,PM为Pezizomycotina、Glomerellales、Plectsphaerellaceae,CK为Sordariomycetes、Podosporaceae、Nectriaceae.本研究表明生物基质地膜可促进辣椒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效解决塑料地膜引起的环境问题.(图6表5参46)
温宇珂戴林刚张紫薇徐歆雅刘轶豪王岩陈强
关键词:地膜污染根际土壤土壤微生物
有机肥和套种对干热区火龙果土壤微生物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明施用有机肥和套种对红心火龙果(Hylocereus costaricensis)种植的优势机理,以干热区红心火龙果园为研究对象,探索有机肥施用量(F0:0 t·hm^(-2)和F20:20 t·hm^(-2))和套种方式(MP:单种火龙果,IP:火龙果套种花生(Arachis hypogaea)和IS:火龙果套种大豆(Glycine max))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以及红心火龙果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产量、品质与土壤微生物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F0处理相比,F20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增加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红心火龙果产量和品质。在F0和F20条件下,相比于MP处理,IP和IS处理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氮以及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而IP和IS处理仅在F20条件下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套种能显著提高红心火龙果的产量,在F0条件下IP和IS处理分别比MP处理增加产量48.48%和42.20%,在F20条件下分别增加25.37%和29.82%。IP和IS处理在F0条件下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在F20条件下显著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相关分析表明,除可溶性糖含量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外,产量、品质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施用有机肥和套种花生或大豆可增强干热区红心火龙果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李义林李坤李建查潘志贤史亮涛史亮涛方海东刘小刚
关键词:套种有机肥土壤微生物
可降解生物基质地膜覆盖种植对辣椒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温宇珂

相关作者

王卫
作品数:194被引量:767H指数:13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
研究主题:肉制品 发酵 风味 挥发性风味 挥发性风味物质
孙启忠
作品数:420被引量:2,874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研究主题:苜蓿 青贮 紫花苜蓿 添加剂 青贮饲料
吉莉莉
作品数:92被引量:359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
研究主题:发酵香肠 发酵 腊肠 肉制品 天然植物提取物
陶雅
作品数:120被引量:61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研究主题:苜蓿 燕麦 紫花苜蓿 抗寒性 青贮
王卫
作品数:187被引量:1,104H指数:16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
研究主题:肉制品 酶解 发酵香肠 骨素 肉制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