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1篇“ 当代命运“的相关文章
- 近现代中国宙观的嬗变及其当代命运
- 2024年
- 如果说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一种从身体出发的宇宙观,那么,近现代的宇宙观则是一种从思维出发的宇宙观。在科学主义思潮所向披靡的冲击下,中国宇宙观发生了根本而全面的转变。这种转变具体表现为:从处境化空间向抽象空间的转变;从时机化时间向线性时间的转变;从变化式运动向摄力运动的转变;从天人合一之物向自在之物的转变。然而,物极必反,随着当代哲学身体现象学强势崛起和对科学主义思潮深入反思,从中又使一种中国式的宇宙观合理性再次得以彰显。这一切告诉我们,一种更为健全宇宙观的建立,不仅要自觉地向自己传统重返,并且这种重返只能是一种经过现代化洗礼的重返,一种历史的否定之否定的重返,一种从事创造性转换的重返。
- 张再林
- 李洱、时代情绪与理念人的当代命运被引量:4
- 2021年
- 一要警惕那些自我阐释能力特别强的作家,他们可以就从国际形势到文化动态的各种话题侃侃而谈,理论术语信手拈来,“创作谈”写得头头是道。很多时候他们可能是夸夸其谈、言不及义,或者眼高手低、名实不副,但评论者一不留神就会被牵引着落入彀中,笼罩在他们的自我言说之中难以自拔。在为数众多这样的作家中,李洱可能是一个异数,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极具天赋和知识储备的作家,他的创作理念与作品呈现严丝合缝,所以自我阐释也非常恰切,是少数真正具备自觉立意与技法的智性写作者,迄今为止还很难发现批评家能够越出他设定的理念之外。
- 刘大先
- 关键词:眼高手低知识储备自我言说
- 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权利演变及其当代命运被引量:3
- 2020年
- 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国家社会,社会交往游戏规则从丛林法则演进到权利法则。在人类社会初期,道德、风俗习惯、宗教是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法律则是近代社会以来最直接、最有效、最强有力的社会控制手段。权利作为法律制度最为核心和支柱性的概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逐步演进。由道德性权利、习惯性权利上升到法律上的权利。权利从其确立并演进至今,一直受到多种情形的挑战和影响。尤其是进入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各种新兴(新型)权利纷纷登场并逐渐呈勃兴之势,某些传统权利逐渐式微。社会的变迁对权利制度乃至法律制度、人类文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权利制度将何去何从,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需要做出命运的抉择。
- 张伟
- 关键词:社会变迁
- 中国工商业者当代命运的侧影——《考工记》中的人宅纠葛与命运浮沉被引量:1
- 2020年
- 王安忆的《考工记》描写了从20世纪40年代到新世纪陈家祖宅的兴衰历史和工商世家子弟陈书玉的个人生活史,二者命运相连、互为写照。老宅经历了从显官府邸到巨商豪宅,从私人宅第到公共空间,从重归私权到文物古迹的转变;而陈书玉对老宅的情感也发生了从彼此离心到相濡以沫的转变。小说透过时代风雨中陈家祖宅的沧桑变迁、工商世家子弟陈书玉与老宅的复杂纠葛和工商后裔“西厢四小开”的沉浮命运这一独特截面,展示了中国工商业者在当代的心灵图谱与命运轨迹。
- 高颖君
- 关键词:《考工记》老宅工商业者
- 国民IP的当代命运——从《西游·伏妖篇》谈起被引量:5
- 2017年
- 如果说,以小说((西游记》为中心的“西游”题材影视改编作品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具有《星球大战》系列式的意义,应该并不为过。自16世纪诞生伊始,《西游记》在中国社会便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与另外三部作品共同支撑、映衬着近现代以来中国民间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的确,其“人畜无害”的内容和风格差不多在任何时代都能被接受。
- 孙佳山
- 关键词:《西游记》IP《星球大战》文化心理结构
- 死刑制度的当代命运:宪法学与刑法学对话被引量:2
- 2017年
- 2007年,根据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案件核准权,至今已历经十年。这是我国司法体制和刑事法治发展进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死刑制度在当下面临哪些问题?它的未来如何发展?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宪法学者中国人民大学韩大元教授,与刑法学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林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时延安教授,围绕死刑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死刑与基本权利保障,死刑的刑法与宪法规制,死刑与毒品犯罪,死刑与民意,死刑与恐怖主义,死刑与比例原则,死刑的滥用,以及死刑的未来等九个重要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三位老师各自学科背景和实务经验不同,所持观点既有共识,也有交锋,更多是思想碰撞的火花,是一次难得而精彩的宪法学和刑法学对话。
- 韩大元林维时延安
- 关键词:死刑制度刑法学宪法学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
- 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使命和当代命运被引量:27
- 2017年
-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规范。通过梳理新闻专业的缘起于发展,分析了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的实践,并提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
- 李良荣
-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历史使命新闻生产
- 罪责关系的当代命运被引量:4
- 2016年
- 犯罪与刑事责任的关系是罪责刑关系暨刑法学体系特有的地方性知识。责任范畴与罪责关系命题始于犯罪构成的定罪意义,"刑事责任是犯罪和刑罚之间的桥梁"是静态罪责关系的基本轮廓。但是,近代以来,静态的罪责关系命题相继面临罪责的构成要件化、动态归责功能的"虚化"与责任主义转向、实体空洞的司法困局等问题。基于刑法学的"体系性思考",应肯定刑事责任范畴与罪责关系命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兼顾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并强化动态研究,特别重视刑事责任的动态归责体系的理论建构,及时关注恢复性刑事责任观念与预防性刑事责任观念的新近变化。充实刑事责任范畴的实体内核及地位,延续刑法理论的生命力。
- 孙道萃
- 关键词:犯罪刑事责任
- 社会危害性理论在原社会主义法系国家的当代命运被引量:1
- 2016年
- 作为社会主义刑法基石的社会危害性理论,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原社会主义法系国家,都经历了从一统到受到质疑与批判的过程,甚至在有些原社会主义法系国家,干脆彻底放弃了这一理论。当今的俄罗斯等原社会主义法系国家社会危害性的反对论者认为,社会危害性存在模糊性、意识形态化和与法治国理念相违背的缺陷。社会危害性的赞成论者从社会危害性的渊源、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体现,社会危害性与意识形态及法治国的关系对社会危害性反对论者的论据逐一进行了反驳。在坚守我国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同时要扬长避短,将其改造成与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相适应的理论体系。
- 龙长海
- 关键词:社会危害性
- 现代东北作家群的当代命运和创作走向——后东北作家群寻踪
- 东北作家群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创作群体之一。他们的创作以东北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鲜明呈现,以及浓重的东北地域文化风情而高标于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到了当代,由于多种原因东北作家群...
- 张英
-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创作东北作家群
相关作者
- 虞浔

- 作品数:70被引量:198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未成年人 青少年犯罪 犯罪预防 刑事悬赏 刑法
- 陈兴良

- 作品数:464被引量:12,302H指数:6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教义学 刑法学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政策
- 刘黎明

- 作品数:137被引量:352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雅斯贝尔斯 卢梭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教育家
- 毛丹

- 作品数:75被引量:976H指数:1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乡村 村庄 社会管理 城郊农民 撤村建居
- 严永和

- 作品数:68被引量:450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知识产权 传统知识 知识产权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