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1篇“ 异体肢体移植“的相关文章
- 异体肢体移植
-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异体肢体移植的专著。全书共4篇29章,第1篇为异体肢体移植基础与临床,第2篇为异体肢体移植国际临床现状,第3篇为异体肢体移植手术规程,第4篇为异体肢体移植的现存问题与展望。本书内容翔实,资料新颖,论述...
- 裴国献编著
- 关键词:四肢移植术
- 昆明山海棠抑制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对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抗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9只Wistar大鼠为供者,18只SD大鼠为受者,通过手术方法建立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只。对照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10 mL/(kg·d)灌胃,1次/d;观察组大鼠给予昆明山海棠片400 mg/(kg·d)+生理盐水2 mL灌胃,1次/d。观察术后2组移植肢体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存活时间,并行移植肢体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TUNEL法检测2组移植组织的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及CD4^+/CD8^+比值。结果对照组移植肢体发生排斥反应时间[(4.83±1.80)d]早于观察组[(8.38±1.19)d](P<0.05),移植肢体存活时间[(9.38±2.23)d]短于观察组[(13.94±1.48)d](P<0.05),移植肢体细胞凋亡指数(33.83±3.38)和排斥反应分级(2.33±0.57)高于观察组(25.33±5.65、0.66±0.57)(P<0.05);术后第7天,对照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率[(49.95±7.14)%]及CD4^+/CD8^+比值(2.19±0.31)均高于观察组[(22.96±5.97)%、0.93±0.24](P<0.05)。结论昆明山海棠可减轻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动物模型发生排斥反应,可作为肢体移植术后的一种新型抗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剂或辅助药物。
- 陈祝锋张震宇
- 关键词:肢体移植昆明山海棠急性排斥反应
- 胸腺内注射供体MHC抗原对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对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存活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自体肢体移植组;B组:异体肢体移植组;C组:胸腺内注射组。术后观察肢体的存活时间,并在术后7 d进行移植肢体皮肤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及血清IFN-γ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 C组肢体存活时间长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发现,C组出现的炎症排斥反应以及组织的改变明显较B组轻,与A组相接近。IFN-γ的检测,C组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可以对异体肢体移植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作用。
- 陈琳孟媛媛王立春赵振宇王强邵林
- 关键词:胸腺内注射异体肢体移植免疫耐受
- 输注AdCTLA4-Ig转染的供体特异性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大鼠异体肢体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
- 目的探讨经尾静脉输注含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分子胞外段与人工gG恒定区重组的融合蛋白(CTLA4-Ig)的重组腺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能性及其机理,为临床肢体移...
- 岳宪虎
- 关键词:肢体移植免疫耐受骨髓间质干细胞
- 文献传递
- 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中他克莫司的应用剂量
- 2011年
- 背景:他克莫司应用于同种异体肝移植的免疫耐受已多见报道。目的:探索他克莫司在异体肢体移植时的最佳应用剂量。方法:建立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大鼠模型,移植造模后设立给予不同他克莫司剂量的0.5,1,2mg/(kg·d)组及对照组,对大鼠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与结论:移植后出现排斥反应的时间分别是对照组(3.43±0.79)d、0.5mg/(kg·d)组(5.68±0.97)d、1mg/(kg?d)组(9.13±1.17)d、2mg/(kg?d)组(9.61±2.38)d,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4组分别为(2.61±0.38),(1.57±0.43),(0.85±0.24),(0.71±0.19)级。移植后各给药组CD4+、CD8+检测值均明显下降,CD4/CD8比值轻度增加或在正常值范围内;对照组CD4+、CD8+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明显增加。提示,他克莫司的应用剂量在1mg/(kg·d)时就能达到理想的抑制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用量后意义不大。
- 尚剑刘伟韩昕光凌晓东苏俭
- 关键词:他克莫司同种异体肢体移植造模排斥反应
- 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诱导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对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存活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A组(自体肢体移植组)、B组(异体肢体移植组)、C组(异体肢体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组)、D组(胸腺内注射组)。术后观察肢体的存活时间,术后7d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肢体存活时间C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检查,D组优于B、C组(P<0.05)。结论: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可诱导对异体肢体移植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 陈琳耿佳王强刘建宇
- 关键词:胸腺内注射异体肢体移植免疫耐受
- 短期免疫抑制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大鼠周围神经的损伤与再生被引量:1
- 2010年
- 背景:肢体移植后肢体生存时间的延长和移植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是关系到肢体同种异体移植能否在临床广泛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目的:观察短期免疫抑制治疗对肢体移植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短期组:肢体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14d;长期组:肢体移植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直到取材。对照组单纯肢体移植组术后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术后采用足迹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对组织形态观察评价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与结论:短期组与长期组的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别(P>0.0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织形态观察显示短期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短期组与长期组神经纤维再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长期组有3只大鼠因为免疫抑制剂影响导致死亡,对照组与短期组均没有动物模型死亡现象。结果提示,短期应用免疫抑制治疗可迅速减轻周围神经损伤后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从而快速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微环境,提高神经的再生速度和质量,取得了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同样的效果而没有致命的不良反应,对于临床应用免疫抑制剂有潜在的意义。
- 宋有鑫马英华王瑞鹃陈宾刘建丰
- 关键词:肢体移植环磷酰胺神经再生
- 异体肢体移植临床分析
- 由创伤、肿瘤、先天性畸形等导致需手术重建的肢体缺失常见,以美国为例,每年有约700万人需行组织重建手术,而约120万人难以使用自体组织重建行截肢手术。这个数字是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患者的2倍。同种异体肢体移植(Limb tr...
- 相大勇
- 关键词:异体肢体移植排斥反应副作用免疫抑制剂术后康复
- 文献传递
- 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诱导方案(英文)被引量:1
- 2009年
- 背景:通过诱导受体产生免疫耐受能够解决移植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如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带来的毒副作用,慢性排斥反应等。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亚致死量放射线照射、氟达拉滨及骨髓腔内骨髓移植对诱导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同期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1/2008-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完成。材料: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单纯移植组、氟达拉滨组、骨髓移植组、氟达拉滨+骨髓移植组,每组各10只。40只SD大鼠为骨髓移植供体。供体DA大鼠用于皮肤移植实验。方法:制作同种异体右后肢移植模型,单纯移植组仅进行肢体移植;氟达拉滨组在肢体移植前1d,受体给予亚致死量60Co照射及腹腔内注射氟达拉滨50mg/kg;骨髓移植组肢体移植当天受体接受供体骨髓腔内骨髓移植1×1012L-1,10μL;氟达拉滨+骨髓移植组受体联合应用亚致死量照射、注射氟达拉滨及骨髓腔内骨髓移植。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移植物排斥反应征象及存活情况,并对氟达拉滨+骨髓移植组产生免疫耐受大鼠进行SD大鼠及DA大鼠皮肤移植及脾细胞中细胞因子mRNA检测。结果:与其他实验组比较,氟达拉滨+骨髓移植组移植物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及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氟达拉滨+骨髓移植组大鼠仅对第3方DA大鼠的皮肤呈现强烈的免疫反应,移植皮肤初为水疱、渗出,逐渐溃疡、糜烂、焦痂、变黑坏死。与单纯移植组比较,氟达拉滨+骨髓移植组大鼠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降低,而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氟达拉滨与骨髓移植联合方案可以诱导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
- 石作为张信英刘琰
- 关键词:免疫耐受放射疗法骨髓细胞
- 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阶段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阶段,移植肢体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动态变化及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抗免疫排斥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肢体移植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Wistar大鼠→Wistar大鼠)、排斥组(SD大鼠→Wistar大鼠)和CsA治疗组(SD大鼠→Wistar大鼠),术后1、4、7d获取移植肢体股动脉行病理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肢体血管ICAM-1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供体移植肢体股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仅出现轻微肿胀与ICAM-1表达微弱;排斥组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明显,淋巴细胞大量浸润,ICAM-1的表达强度和数量明显增加;CsA治疗组移植肢体血管内皮细胞仅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ICAM-1表达较弱。结论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阶段,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水平与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有关,CsA可降低移植肢体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抑制复合组织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 王健朱雄白滕红林罗鹏波陈雷
- 关键词:移植物排斥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
相关作者
- 张震宇

- 作品数:95被引量:206H指数:9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排斥反应 异体肢体移植 异体移植 细胞凋亡 异体手移植
- 裴国献

- 作品数:808被引量:5,369H指数:3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组织工程 三维重建
- 毕郑钢

- 作品数:147被引量:37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异体肢体移植 骨髓基质细胞 异体移植 脊髓损伤 骨缺损
- 张信英

- 作品数:95被引量:246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异体移植 同种异体肢体移植 免疫抑制剂 同种异体 异体
- 王健

- 作品数:5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陈旧性舟骨骨折 臂丛根性损伤 骨不连 骨瓣移植治疗 颈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