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29篇“ 幼穗分化期“的相关文章
- 水稻分蘖期干旱锻炼对幼穗分化期高温下穗发育和产量形成 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明确分蘖期干旱锻炼对幼穗分化期高温下水稻穗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探究其生理机理。【方法】以两优培九(热敏感型)和汕优63(耐热型)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设置全生育期淹灌和分蘖期干旱锻炼、幼穗分化期适温和高温共四种水分和温度处理组合,研究干旱锻炼对高温胁迫下水稻颖花分化与退化、花粉活力、颖花育性、颖花大小、产量及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与淹灌相比,在适温下干旱锻炼对两个品种产量无显著影响,但高温下干旱锻炼后两优培九和汕优63的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4.0%和20.1%,这主要是因为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提高。与淹灌相比,幼穗分化期高温下,分蘖期干旱锻炼显著增强两优培九颖花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其花粉活力和颖花育性分别显著提高了26.0%和39.0%。与适温相比,全生育期淹灌下,高温显著降低了两个品种的颖花大小和总颖花分化数。与淹灌相比,分蘖期干旱锻炼显著提高了幼穗分化期高温下两品种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颖花细胞分裂素(反式玉米素+反式玉米素核苷)含量,两个品种颖花长、颖花宽和总颖花分化数平均显著增加了3.2%、4.4%和15.0%。【结论】分蘖期干旱锻炼可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细胞分裂素含量来促进颖花发育和提高颖花育性,进而缓解幼穗分化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高温热害频发地区的水稻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 赵艺婷谢可冉高逖崔克辉
- 关键词:干旱锻炼
-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穗发育差异及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特征
- 为探明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穗粒形成特征,为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于2019-2020年在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长沙马坡岭试验基地进行大田小区试验,以多穗型超级稻品种岳优9113和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天优华占...
- 李文秀
- 关键词:超级稻多穗型大穗型穗发育
- 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探明多穗型与大穗型品种穗粒特征形成的规律,提高水稻产量,以多穗型品种岳优9113(Y9113)和大穗型品种天优华占(TYHZ)、五丰优T025(WT025)为试验材料,在常规大田试验条件下开展试验,探明多穗型与大穗型品种幼穗分化阶段主茎茎鞘、主茎功能叶和主茎幼穗各器官的碳氮代谢特征及产量构成差异。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的主茎茎鞘、功能叶和幼穗的碳代谢关键酶活性(SPS和AMS)、氮代谢关键酶活性(NR和GS)、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幼穗分化主要阶段均呈现出高于或显著高于多穗型品种的现象。其中在第2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粒数迅速增加),五丰优WT025的功能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幼穗的可溶性糖含量和GS活性较岳优9113分别显著高6.77%,35.07%,20.10%,天优华占的主茎茎鞘SPS活性和幼穗GS活性较岳优9113分别显著高46.72%和7.81%;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颖花易发生退化,粒数下降),五丰优T025的功能叶可溶性蛋白含量、主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岳优9113分别显著高9.88%,21.20%,16.20%,天优华占的主茎茎鞘可溶性糖含量和功能叶SPS活性较岳优9113分别显著高14.67%和28.55%。在该试验条件下得出,与多穗型品种相比,幼穗分化期较强的碳氮代谢水平是大穗型品种形成大穗的机制之一。
- 李文秀戴力王礼煌方宝华王学华
- 关键词:超级稻多穗型大穗型幼穗发育碳氮代谢
- 幼穗分化期高温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的机理及氮素调控研究
- 高温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胁迫之一。水稻幼穗分化期(PI)高温导致颖花育性和结实率降低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关于PI高温对花药结构和同化物分配的影响及其与颖花育性的关系还不清楚,能否通过调控氮肥水平及氮肥施...
- 胡秋倩
- 关键词:水稻种植幼穗分化期氮肥施用作物产量高温作用
- 文献传递
- 增施氮素穗肥对幼穗分化期高温下水稻产量的影响及生理机理研究
- 幼穗分化期高温影响水稻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粒重,进而导致产量下降。氮肥可以调控水稻幼穗生长发育和稻穗形成,然而目前关于高温下氮肥施用量如何影响穗分化进而影响水稻产量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幼穗分化...
- 闫娜
- 关键词:氮素穗肥幼穗分化期产量性状蒸腾速率
- 文献传递
- 幼穗分化期氮肥用量降低水稻遮光减产效应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水稻幼穗分化期氮肥用量对遮光导致的水稻减产效应的作用,为水稻遭遇寡照稳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级稻品种桂农占为试验材料,幼穗分化期氮肥用量0kg/hm^2(N0)、22.5kg/hm^2(N1)、37.5kg/hm^2(N2)和52.5kg/hm^2(N3)为主区,幼穗分化二期至成熟期不遮光(S0)、幼穗分化二期至齐穗期遮光(S1)、齐穗期至成熟期遮光(S2)、幼穗分化二期至成熟期遮光(S3)为副区,进行大田裂区试验,研究幼穗分化期氮肥不同用量与幼穗分化后不同遮光时间对水稻生育进程、茎蘖特征、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均表现为处理S0>S1>S2>S3。相较于S0,处理S1、S2和S3分别减产32.0%、52.7%、67.8%,且差异显著;增施氮肥降低了遮光导致的减产幅度,在S1、S2、S3处理下,处理N2和N3水稻产量较N1分别提高3.9%和4.3%、4.4%和6.8%、0.9%和3.1%;同时分析发现增施氮肥延长了遮光处理下水稻的籽粒灌浆期,减少了成穗率、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幅度。【结论】增施穗肥氮素用量可延长幼穗分化期后遭遇寡照水稻的籽粒灌浆期,降低遮光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遮光导致的水稻减产效应。其中增施氮肥对S2处理的稳产效果最好,其次为S1。
- 伍龙梅李惠芬黄庆邹积祥邹积祥张彬李锐
- 关键词:水稻幼穗分化期遮光氮肥产量及构成
- 怀集县晚稻幼穗分化期管理技术建议
- 2018年
- 双季稻为广东省怀集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晚稻是当地居民的主粮来源,幼穗分化期又是晚稻发育中最为重要的时期,因此做好晚稻幼穗分化期管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晚稻幼穗分化期这一重要时期,从水、肥、病虫害和田间操作等四个方面提出管理技术建议,以期提升当地晚稻产业发展。
- 李一方莫伦碧邹夏生
- 关键词:晚稻幼穗分化
- 幼穗分化期低温条件下灌水对早稻温度调节、产量形成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为探究可减轻水稻幼穗分化期低温胁迫的技术途径及其生理生态机制,本研究以超级杂交早稻品种淦鑫20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灌水方式和水层深度,即日排夜灌,灌溉水深4~5 cm(H1)、日排夜灌,灌溉水深8~10 cm(H2)、深水灌溉,保持水深8~10 cm(H3)3个处理,以稻田湿润处理,水层0~1cm为对照(CK),研究幼穗分化期遭遇低温条件下不同灌水方式和水层深度对双季早稻有关温度、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期间,不同灌水处理后叶片温度、土层温度和冠层温度较CK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H2增温效果最好;低温期间各处理稻株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细胞间CO2浓度(Ci)、叶片气孔导度(Gs)均逐渐降低,以H2降低幅度最小;受低温影响,各灌水处理抗性酶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H2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幅度、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幅度均低于其他处理,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幅度低于其他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高;各灌水处理均可达到增产效果,其中以H2效果最佳,遭遇低温明显的2014年第一播期和2015年第二播期H2较CK分别增产5.66%和4.80%;产量结构上,各灌水处理较CK在单株有效穗数、穗长、结实率、千粒重上均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其中H2效果最好。综上,日排夜灌8~10 cm水深是增强早稻幼穗分化期抵御低温最为有效的农艺措施。本研究结果为制定抵抗水稻幼穗分化期低温的农艺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 曹娜熊强强陈小荣贺浩华朱昌兰傅军如才硕徐涛
- 关键词:幼穗分化期灌水生理特性
- 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对超级杂交早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为了探明"旱涝急转"对水稻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超级杂交早稻品种(淦鑫203)为材料,采用桶栽方式,分别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初期设置"不旱不涝"(CK)、"干旱不涝"(F1,T1)、"不旱淹涝"(F2,T2)及"旱涝急转"(F3,T3)等处理,分析了稻米品质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分蘖期"旱涝急转"对稻米品质影响总体较小,仅稻米垩白度较CK下降较为明显,其余稻米品质指标与CK间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则显著降低整精米率、粒长和胶稠度,降幅分别达20.05%、9.70%、29.35%,各处理间直链淀粉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旱涝急转"处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CK分别增加5.64%和20.39%,而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均不同程度下降;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不同水分胁迫下超级杂交早稻单株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处理较CK单株产量分别下降30.27%和43.37%,分蘖期处理主要为每穗总粒数和单株有效穗数下降,幼穗分化期处理主要为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总体上,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较分蘖期"旱涝急转"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及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更大。
- 熊强强沈天花钟蕾陈小荣朱昌兰彭小松贺浩华
- 关键词:超级杂交早稻分蘖期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
- 幼穗分化期喷施磷钾肥对早稻抵御低温及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7年
- 以超级杂交早稻品种淦鑫203为材料,以叶面喷清水为对照(CK),设置0.1%(P1)、0.3%(P3)和0.5%(P5)3个浓度的磷酸二氢钾以及撒施草木灰(MH)处理,研究了双季早稻幼穗分化期遭遇低温条件下喷施磷钾肥对水稻叶温、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期间6:00—18:00所有时间段,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草木灰的稻株叶片温度均高于CK;低温胁迫下各处理稻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逐渐降低,以P3处理降低幅度最小;各处理抗氧化酶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P3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幅度均高于其余处理,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幅度低于其余处理;低温处理结束后,以CK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低温胁迫下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草木灰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植株干物质积累,达到减缓产量降低的效果,其中以P3处理最佳;从产量结构上看,各处理较CK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有明显改善.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是增强双季超级杂交早稻幼穗分化期低温抵御能力的较为实用的农艺措施.
- 曹娜陈小荣贺浩华朱昌兰才硕徐涛谢亨旺刘方平
- 关键词:早稻幼穗分化期磷钾肥叶温生理指标
相关作者
- 徐坚

-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结实期 杂交晚稻 育秧期 幼穗分化期 移栽
- 朱昌兰

- 作品数:214被引量:1,009H指数:17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选育 杂交水稻 基因 稻米
- 汪恩国

-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西兰花 结实期 杂交晚稻 育秧期 幼穗分化期
- 陈小荣

- 作品数:207被引量:753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选育 生理特性 育性 杂交水稻
- 贺浩华

- 作品数:347被引量:1,391H指数:18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选育 杂交水稻 基因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