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9篇“ 尿流改道术“的相关文章
- 膀胱癌尿流改道术患者二元应对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研究膀胱癌尿流改道术后患者二元应对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心理负担提供干预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37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造口病人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膀胱癌尿流改道术后二元应对总分为(105.23±16.00)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手术类型、尿流改道时间、自理情况、社会支持程度、生活质量是膀胱癌尿流改道术后二元应对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膀胱癌尿流改道术患者二元应对水平有待提高。输尿管皮层造口术后、尿流改道时间短、生活不能自理、社会支持程度低、生活质量差的患者二元应对水平较差。医护人员可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时干预。
- 吕江瑶沈玲严樱菊毛思纯黄婷袁潇
- 关键词:膀胱癌尿流改道社会支持生活质量
- 普芦卡必利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明确普芦卡必利(PRUC)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RARC)+尿流改道术围手术期对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75例行RARC+尿流改道术(原位膀胱术/回肠膀胱术)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是否服用PRUC分为PRUC组(28例)和常规组(4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道通气时间、通便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首次进食半流食物耐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结果PRUC组较常规组患者肠道通气时间和通便时间均更短[(47.14±16.31)h vs.(74.04±35.33)h,P<0.01;(86.14±30.47)h vs.(123.57±79.12)h,P=0.02]。PRUC组较常规组术后CRP(ΔCRP)和NLR变化幅度(ΔNLR)均较小[(79.99±29.71)mg/L vs.(127.75±56.98)mg/L;(9.24±6.43)vs.(16.11±9.90),P均<0.01]。所有并发症均为次要并发症,PRUC组患者术后90 d内肠梗阻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P=0.38),两组间其他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UC可促进RARC+尿流改道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 韦发昀蒋宁刘华英冯宝富张顺丁佳蓉甘卫东张士伟郭宏骞杨荣
- 关键词:尿流改道术后肠梗阻
- 探究基于CGA的针对性护理对行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老年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膀胱癌是全球第九大常见恶性肿瘤。2022年我国新发膀胱癌为91893例,死亡42973例[1]。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是临床常见术式,主要应用于基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治疗,效果明显,但受手术创伤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决策冲突、负性情绪、形象受损等,影响治疗效果,尤其是老年患者,这与其机体各功能退化等有直接关联,故强化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2]。
- 宋子燕周婷婷张契敏江丽杨隆萍王莉
- 关键词:膀胱全切针对性护理浸润性膀胱癌强化护理老年患者手术创伤
- 邢氏吻合法在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邢氏吻合法在尿流改道术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1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回肠通道术的3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8例;年龄(61.6±15.1)岁;体质量指数(25.1±2.7)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1分25例,2分10例,3分3例;临床分期T2N0M0期35例,T3N0M0期3例。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回肠通道术,输尿管肠管吻合术式均采用邢氏吻合法,即均分输入襻开口后将两侧输尿管末端纵行剖开1.5 cm,分别与输入襻两个腔端端吻合。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吻合口狭窄、输尿管反流、肾积水、吻合口瘘、肾结石、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结果本研究38例共76侧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中位随访35.6(17.0,46.3)个月。38例中,术后3例一侧出现吻合口狭窄,5例一侧出现输尿管反流,2例一侧出现肾积水;3例出现左肾结石;术后无吻合口瘘、尿路感染及肾盂肾炎发生。结论邢氏吻合法的构建方法简单,术后吻合口狭窄、肾积水、输尿管反流等并发症少。
- 郭博达陈东杨飞亚王明帅李亚健赵钦欣王文宽吴丽媛刘赛王梦童韩苏军邢念增
- 关键词:膀胱肿瘤尿流改道疗效
-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
- 2023年
- 探究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术护理。方法 取2022年1-12月患者100例研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行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躯体、心理、社会、物质各维度评分为(82.65±2.49)分、(83.65±3.44)分、(80.47±3.47)分和(85.47±2.16)分,较对照组(70.11±2.55)分、(70.89±1.56)分、(72.55±3.26)分和(72.16±2.48)分更高(P<0.05);观察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助力其获得更为良好的预后效果,并就此显著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陈佳
- 关键词: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尿流改道术生活质量
- 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尿流改道术(Laparoscopicradicalcystectomyandintracorporealurinarydiversion,LRC+ICUD)治疗膀胱癌患者的安全性及...
- 石昌健
- 关键词:膀胱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
- 2种尿流改道术对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2种尿流改道术对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资料,按尿流改道术式不同分为回肠膀胱术组61例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43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术后2年复发、死亡情况。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数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膀胱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长于或多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7.87%和3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早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1年复发率、2年总复发率以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较回肠膀胱术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小,对胃肠功能影响较小,但2种术式并发症、生活质量以及预后情况相近,因此临床需根据患者健康状况和自身意愿选择合适的尿流改道术。
- 胡春燕王先艳刘媛王姝邬韬张涛
- 关键词:膀胱癌回肠膀胱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出血量
- BMI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腔内尿流改道术围手术期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MI)患者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RARC)+腔内尿流改道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膀胱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BMI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组(<25.0 kg/m2)61例,超重组(25.0~29.9 kg/m2)52例,肥胖组(≥30.0 kg/m2)33例。正常组男45例(73.8%),女16例(26.2%);中位年龄73.6(59,79)岁;吸烟34例(55.7%);既往有高血压病19例(31.1%),糖尿病10例(16.4%),心脏病12例(19.7%),腹部手术史6例(9.8%);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1~2分51例(83.6%),3~4分10例(16.4%);10例(16.4%)接受新辅助化疗。超重组男38例(73.1%),女14例(26.9%);中位年龄69.7(60,78)岁;吸烟30例(57.7%);既往有高血压病20例(38.5%),糖尿病10例(19.2%),心脏病9例(17.3%),腹部手术史5例(9.6%);ASA评分1~2分25例(48.1%),3~4分27例(51.9%);9例(17.3%)接受新辅助化疗。肥胖组男21例(63.7%),女12例(36.3%);中位年龄69.9(61,78)岁;吸烟18例(54.5%);既往有高血压病17例(51.5%),糖尿病19例(57.6%),心脏病7例(21.2%),腹部手术史4例(12.1%);ASA评分1~2分20例(60.6%),3~4分13例(39.4%);9例(27.3%)接受新辅助化疗。肥胖组和超重组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高于正常组(均P<0.05),3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均接受RARC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然后行腔内尿流改道。淋巴结清扫范围分为标准范围和扩大范围。尿流改道方式包括原位新膀胱和回肠膀胱。原位新膀胱制作方法:用腔内切割闭合器在距回盲部15 cm处取回肠末段40~50 cm肠管,用切割闭合器在腔内完成U形新膀胱的制作,并将新膀胱与尿道和双侧输尿管吻合。回肠膀胱制作方法:距回盲部15 cm处用切割闭合器截取约15 cm回肠制备回肠膀胱通道并恢复回肠连续性;将双侧输尿管间距3 cm分别吻合于回肠膀胱通道上。正常组淋巴结清扫范围分别为标准20例(32.8%),扩大41例(67.2%);尿流改�
- 王帅郑玮沃奇军祁小龙刘锋张大宏
- 关键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
- 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体腔内尿流改道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LRC)+体腔内尿流改道术(ICUD)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83例接受LRC+ICU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管理模式不同分为ERAS组和常规康复外科(CRAS)组。ERAS组29例,男26例,女3例;年龄(62.07±9.26)岁;ASA分级Ⅰ~Ⅱ级26例,Ⅲ级3例;行新辅助化疗4例;有腹部手术史7例。CRAS组54例,男44例,女10例;年龄(61.59±10.16)岁;ASA分级Ⅰ-Ⅱ级50例,Ⅲ级4例;行新辅助化疗9例;有腹部手术史10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行LRC+ICUD。ERAS组较CRAS组对围手术期管理措施进行了优化,主要包括:术前针对手术方案的选择、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宣教,优化术前肠道准备措施;术中保温及严格液体管理等;术后早期拔除胃管,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优化术后镇痛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ERAS组行Bricker回肠通道术20例,Studer原位回肠新膀胱9例;病理分期T_(a)、T_(is)、T_(1)、T_(2)、T_(3)、T_(4a)期分别有3、3、7、7、5、4例;N_(0)、N_(1)、N_(2)、N_(3),期分别有23、2、3、1例;病理诊断低级别尿路上皮癌3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24例,其他组织学亚型2例。CRAS组行Bricker回肠通道术31例,Studer原位回肠新膀胱23例;病理分期T_(a)、T_(is)、T_(1)、T_(2)、T_(3)、T_(4a)期分别有5、3、12、9、15、10例;N0、N1、N2、N3期分别有35、6、7、6例;病理诊断低级别尿路上皮癌6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45例,其他组织学亚型3例。两组手术方式、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较CRAS组围手术期最大白蛋白降低率[(25.73±8.63)%与(32.63±9.05)%,P=0.001]、住院时间[9(7,13)d与12(9,16)d,P=0.006]、术后30d内并发症发生率[55.2%(16/29)与83.3%(45/54),P=0.009]均降低�
- 孙林宋黎明魏后忆高建东张玉冬王明帅瓦斯里江·瓦哈甫黄静邢念增吴安石牛亦农
- 关键词:膀胱切除术根治性加速康复外科
- 全机器人平台下根治性原位新膀胱尿流改道术中护理配合的“区块化”管理
- 2023年
- 总结29例全机器人平台下原位新膀胱尿流改道术中护理配合“区块化”管理的要点,主要包括患者安全性保障、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根治性膀胱切除、肠道取材与连续性恢复、“新膀胱”球型重建和输尿管尿道原位吻合、术后转运及团队交流等区块。通过“区块化”的分类与管理,29例患者手术护理配合工作条理化,配合要点简洁突出,均成功完成手术。
- 孙新星程郑钧施丹华马贻芳
-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手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新膀胱术
相关作者
- 王剑松

- 作品数:603被引量:1,625H指数:19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膀胱癌 膀胱肿瘤 前列腺癌 膀胱 腹腔镜
- 张旭

- 作品数:1,220被引量:6,281H指数:3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后腹腔镜 肾肿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膀胱肿瘤
- 杨明莹

- 作品数:200被引量:1,230H指数:18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护理 护士 膀胱癌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 邢念增

- 作品数:242被引量:1,173H指数:1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膀胱肿瘤 膀胱癌 前列腺癌 后腹腔镜
- 王晓雄

- 作品数:224被引量:96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膀胱肿瘤 肾移植 膀胱癌 外科手术 肾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