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0篇“ 尿毒症脑病“的相关文章
- 尿毒症脑病被引量:38
- 1995年
- 尿毒症脑病谢红浪综述季大玺审校关键词尿毒症;尿毒症性脑病肾脏病导致的神经精神紊乱症状不具有特异性,要正确诊断十分困难,往往被笼统地称为尿毒症性脑病。1831年,RichardBright在其一本著作中首先描述了这些症状。以后人们虽作了不懈的努力,但其...
- 谢红浪
- 关键词:尿毒症并发症尿毒症性脑病
- 尿毒症脑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 2024年
- 尿毒症脑病(UE)是由严重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广泛可逆性的代谢性神经症状的综合征,为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具有独特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文章分别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两个方面综述UE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 邓新明黄辉芳尹秀英
- 关键词:痴呆尿毒症脑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奥氮平联合治疗尿毒症脑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口服奥氮平三联方案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4年3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30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6)与对照组(n=64)。对照组行血液透析联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生化指标、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NS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脑病的治疗中实施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与奥氮平三联方案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清除毒素,改善患者精神症状。
- 周强郑兰陈亚丽刘稳
- 关键词:尿毒症脑病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奥氮平炎症因子
-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应用效果
- 2024年
- 探索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间在本院确诊并接受尿毒症脑病治疗的66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类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33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单一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电解质水平以及肾功能、血清BDNF、NPY指标水平等。 结果 由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整体的治疗有效率(95.34%)相对对照组(81.40%)更高,说明联合治疗的方式对于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疗率可以达到90%以上,研究组患者的血钾低于对照组,Scr、BUN及β2-微球蛋白数值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NPY指标水平,研究组患者的NPY、BDNP数值均高于对照组,数据见表二,p<0.05;而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血清指标则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 以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有助于尿毒症脑病患者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紊乱的电解质水平及内分泌得到恢复,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有效治疗。
- 王浩然
- 关键词:尿毒症脑病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症脑病患者中的应用
- 目的:文章就尿毒症脑病(UE)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讨和分析。方法:研讨对象来自于本院收治(2020年1月-2022年7月)的UE病患共计24例,对所有患者均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然后观...
- 蒋其江
- 关键词:血液灌流尿毒症脑病
- 奥氮平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HA330-Ⅱ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HA330-Ⅱ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尿毒症脑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2例)两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A130血液灌流+口服奋乃静治疗;实验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A330-II血液灌流+口服奥氮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毒症毒素包括Scr及炎症因子等指标变化。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治疗前后评分,并判断疗效。记录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周后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iPTH、β_(2)MG和炎症因子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实验组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39例(92.8%),高于对照组29例(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震颤、视力模糊、口干便秘和消化道反应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HA300-Ⅱ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具有较好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 张育安陈波吴成云李晓娜
- 关键词:尿毒症脑病血液灌流奥氮平奋乃静
-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 2023年
- 探究尿毒症脑病患者实施不同血液净化方法予以疾病干预产生的效果,同时对治疗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事件控制情况做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20例尿毒症脑病患者做样本,分组后对照组执行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入血液灌流(HP)治疗。不同血液净化方法下就患者产生的各方面变化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治疗后观察组前者低于对照组,后者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针对尿毒症脑病患者为提升治疗效果在选择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时可通过HD与HP联合促进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提升,帮助其改善神经功能,抑制不良事件发生,进而提升预后。
- 胡楷
- 关键词:尿毒症脑病神经功能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脑病的治疗效果比较
- 2022年
- 对尿毒症脑病治疗过程中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跨度为2018年2月-2022年2月;研究样本源于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脑病患者,选取60例患者,使用软件分组。接受HD(血液透析)治疗的3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另外30例患者在前期使用CRRT治疗,后续增加HDF,血液灌流和高通透析器的治疗次数,视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较高,优势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神经功能缺损、意识状态等指标比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数据均发生改变,研究组效果更好(P<0.05)。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脑病患者,采用前期使用CRRT治疗,后续增加HDF和血液灌流,高通透析器的治疗次数,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的提升,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临床效果的提高有着良好作用,而且还能够增加病情的稳定性,减少复发率,可加大推广和应用力度。
- 蔡素芳江桂萍
- 关键词:尿毒症脑病血液净化治疗
- 尿毒症脑病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慢性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终末期肾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尿毒症引起的脑病和尿毒症素的蓄积、氧化应激、炎症等因素有关。尿毒症毒素引起的脑血管内皮受损,血脑屏障功能破坏是引起尿毒症脑病的病理原因之一。因此修复脑血管内皮可作为防治本病的一种治疗策略。本文就慢性肾病导致的尿毒症脑病和血管内皮关系做一综述,希望为尿毒症脑病提供一种治疗策略。
- 赵瑞杰王浩陈丁丁
- 关键词:慢性肾病尿毒症脑病血管内皮功能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尿毒症脑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尿毒症脑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9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尿毒症脑病病人,作为脑病组(共44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每例脑病病人发病同时期该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非脑病病人1例,作为对照组(共44例)。对比两组病人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感染合并率、糖尿病合并率、每周透析10 h以上比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红蛋白浓度(HGB)、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清除指数(Kt/V)≥1.2比率等,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尿毒症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合并率、血尿素氮、血肌酐、β2-MG、i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病组病人感染合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6例(81.81%)比6例(13.63%)(P<0.05)];脑病组病人每周透析10 h以上比率、HGB、ALB、Kt/V≥1.2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例(65.9%)比39例(88.63%)、(102.57±18.43)g/L比(113.93±15.15)g/L、(37.60±4.67)g/L比(41.69±4.07)g/L、9例(20.45%)比36例(81.81%),(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合并率[OR=11.96,95%CI:(3.13,45.74)]、Kt/V≥1.2比率[OR=0.23,95%CI:(0.06,0.89)]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尿毒症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感染、透析不充分(Kt/V<1.2)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尿毒症脑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邬政付李正胜谢娟张雄峰王叶黄海平李颖
- 关键词:肾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脑病
相关作者
- 孙华

- 作品数:17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尿毒症脑病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腹透患者 头孢他啶
- 朱白

- 作品数:52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缓症链球菌 类猩红热 尿毒症脑病 CAPD 腹膜透析
- 李正胜

- 作品数:109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维持性血透患者 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疗效观察 尿毒症
- 张旭

- 作品数:11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尿毒症脑病 腹膜透析 腹透患者 头孢他啶 氨基酸
- 李明子

- 作品数:35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尾加压素 腹膜透析 尿毒症脑病 H型高血压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