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88篇“ 小说情节“的相关文章
明清小说情节涉医描写的叙事意义
2024年
医学与叙事关系密切,中国古代小说有诸多涉医描写,在故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情节展开的叙事动力。《金瓶梅》中的李瓶儿、《红楼梦》中的秦可卿之死,情节结构呈现因果链条,但前者显露、后者隐微;而不少明清小说的涉医情节是由巧合和偶然行为组合而成,出人意料的情节发展往往是某种观念的图解。生老病死是人的生命历程,也是小说常见内容,涉医叙事在小说中意义重大。
汪燕岗
关键词:明清小说情节因果巧合
伍尔夫短篇小说情节张力的认知美学探索——以《幽灵之屋》为例
2024年
从认知美学视角,梳理显性和隐性情节张力的构建机制,并基于伍尔夫短篇小说《幽灵之屋》的文本表征分析,揭示其情节张力构建和主题内涵实现机制,以厘清读者对情节审美体验的认知理据。研究表明:1)《幽灵之屋》通过“梦境”到“现实”的转换构建显性情节张力,“梦境”世界通过空间隐喻的距离逼近和悬念设置增加张力;2)隐性情节张力则通过文本变异表征(如时态变化、重复句式下遣词变化以及含混意象逐渐聚焦等)实现,增加了文本厚度且增强了情感共鸣;3)两者都凸显了生命哲学隐喻。研究结果可为情节张力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是对伍尔夫短篇小说研究的跨学科补充。
蔡凤梅
关键词:伍尔夫
小说情节面面观
2023年
情节小说中承担了多项重要的功能和任务。深入研究小说情节,是理解小说丰富意蕴的关键。对小说情节的相关“要素”做一些梳理和分析,以便进一步加深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认识。分析主要包括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在时间上的顺序、长度与分量、节奏变化、戏剧性效应、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以及情节淡化与无情节等方面。
张黎明
关键词:小说情节小说理论
小说情节的重设与建模——微型小说情节模型论
2023年
当微型小说的1个“核心细节”与3至5个“微型细节”按照文学创意进行有序组合时,将产生一些特定的情节结构,常见的有:情节的折叠与跳移;情节的省略与重复;情节的巧合与意外;构成微型小说意外结局则有反转、曲转、斜升等具体的技法;构成微型小说双线情节的构思方法和效果有:双线碰撞后突变、双线碰撞后解悬、双线明暗式省略等。
刘海涛
关键词:微型小说
高中语文小说情节教学中因果思维培养研究
随着“思维发展与提升”成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思维培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受到广泛关注。因果思维是探寻事物原因与结果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
刘雨
关键词:小说情节因果思维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英文小说情节分析策略--以《老人与海》为例
2023年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品质的终点,英文小说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老人与海》一书为例,结合三个教学案例,探讨了分析故事情节的方法,并通过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完成阅读任务单、思维可视图、读后续写、话剧改编等项目式学习活动,实现学生逻辑推理、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华福翠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教学案例
儿童小说情节编排中的信息差异与叙述张力——以J.K.罗琳的《伊卡狛格》为中心
2023年
儿童小说叙事要让接受者持续阅读,可以利用信息差异形成叙述张力,使接受者产生对真相和结局的期待。通过对J.K.罗琳儿童小说《伊卡狛格》的分析,总结出其展示模式有三:其一,展望性的“悬念”,包括统领性悬念、阶段性目标、细节性悬念;其二,追溯性的“好奇”,借助于谜团,在正常叙事时只道出部分情况,却隐瞒部分重要信息,让接受者产生探究的兴趣;其三,颠覆性的“意外”,包括事发突然使接受者惊讶的“突发型意外”,以及因接受者预测失败而触发的“反转型意外”。在儿童小说中灵活使用“叙述张力”能让接受者对情节发展有所期待,获得持续阅读的动力。
柳伟平琚亦静
关键词:儿童小说情节信息差异
中考语文小说情节梳理题分析
2022年
初中生对叙事性小说较为钟爱,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借助叙事小说阅读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开展学习。小说阅读的情节梳理是中考语文必考的重点内容,在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通过对中考语文小说情节梳理题进行分析,探讨针对性解题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综合素养。
常晟
关键词:中考语文小说阅读
“情感错位”“不合逻辑”--这些小说情节设计你读懂了吗?
2022年
很多同学读小说,首先是被小说情节所吸引。往往是一边读一边想:下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人物最终的命运如何?这些问题一直牵引着人读下去,让人欲罢不能。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当我们了解了故事情节,知道了人物最终结局之后,还应该想些什么呢?今天老师就跟你们说一说,如何关注情节设计,并通过关注情节,理解人物和作品主题。
王辉
关键词:情节设计小说情节作品主题不合逻辑
小说情节分析”知识模型的建构——张学伟《桥》教学录评
2022年
教学实录(执教:张学伟)一、朗读,想象画面(一)朗读,感受水“狂”师:学习语文有两种特别重要的能力,第一种叫什么?生(齐声):朗读。师:第二种叫什么?生(齐声):想象。师:这节课我们就做这两件事情。什么是想象?当看到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的时候,你马上能够联想到一个场景,一幅画面,这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语文能力。比如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句子.
汲安庆邓钰凡
关键词:语文能力小说情节知识模型《桥》学习语文

相关作者

刘思远
作品数:31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表演 亨利·詹姆斯 小说情节 现代戏剧 复辟
陈广兴
作品数:36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康拉德 悲剧 小说 篮球 小说情节
朱寿桐
作品数:239被引量:620H指数:12
供职机构:澳门大学
研究主题:汉语新文学 新人文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 汉语文学 新文学
幸香兰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小说情节 查尔斯·狄更斯 《双城记》 小说创作风格 现实主义作家
吴功正
作品数:140被引量:265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美学 中国美学史 美学史 六朝 文学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