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8篇“ 小学生肥胖“的相关文章
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中小学生肥胖的改善效果
2024年
针对中小学生肥胖的现象,加强高强度间歇训练非常重要,不只是能够减少学生的体重、体脂,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与心肺功能,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脂肪燃烧。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只是能够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有效改善中小学生肥胖现象。基于此,该文主要是针对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中小学生肥胖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以此为有关研究的顺利展开提供参考。
吴运照
关键词:肥胖
浙江省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中小学生肥胖类型与血脂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不同肥胖类型与血脂指标的关联,为进一步控制中小学生肥胖及血脂偏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9—11月在浙江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项目5个监测点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244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检测,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血脂检测。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小学生肥胖类型与血脂之间的关联。结果中小学生的超重率、肥胖率、腹型肥胖率、血脂偏高率分别为15.11%,12.46%,17.60%,21.78%。高三酰甘油发生风险肥胖组是非超重肥胖组的3.97倍(95%CI=2.54~6.20),腹型肥胖组是正常腰围组的4.45倍(95%CI=2.95~6.72)(P值均<0.05)。胆固醇偏高超重肥胖且腰围正常组与非超重肥胖且腰围正常组相比OR值最高(OR=2.53,95%CI=1.45~4.42),血脂和三酰甘油偏高超重肥胖且腰围异常组OR值最高(OR=1.82,95%CI=1.33~2.48;OR=3.64,95%CI=2.45~5.43)(P值均<0.05)。结论浙江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腹型肥胖、血脂异常检出率均较高。儿童腹型肥胖与血脂异常关系更为密切,应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腰围测量及相关知识的普及。
赵栋黄李春苏丹婷顾炜韩丹章荣华
关键词:肥胖症血脂异常
体育运动干预对小学生肥胖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营养过剩加之因课业负担过重而体育运动量的减少,很多小学生出现了肥胖问题,小学生肥胖而影响身心健康成为了社会、家庭和学校关注的重要问题。“坚持健康第一”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因此小学体育运动应发挥对肥胖小学生的干预作用,运用丰富多样的方法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让体育运动助力学生肥胖重返科学健康的体态,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冯佳威
关键词:体育运动干预方法
杭州市中小学生肥胖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杭州市中小学生肥胖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研究,基于2016-2020年杭州市学校卫生专项调查数据,最终纳入资料完整的9213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WS/T 586-2018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判定学生是否肥胖,利用SPSS 25.0软件对肥胖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杭州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8.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不充足(OR=6.507,95%CI:2.371~17.861,P<0.001)、过去一周每天看视屏时间3~h(OR=5.666,95%CI:2.164~14.835,P<0.001)和≥4 h(OR=7.530,95%CI:2.804~20.221,P<0.001)、过去一周有被家长打骂情况(OR=1.627,95%CI:1.161~2.280,P=0.005)、过去一周家长经常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而减少运动时间(OR=3.310,95%CI:1.243~8.819,P=0.017)、年龄16~18岁(OR=0.137,95%CI:0.050~0.374,P<0.001)、过去一周经常遭受校园暴力(OR=0.332,95%CI:0.141~0.783,P=0.012)、过去一周每天看视屏时间1 h(OR=0.023,95%CI:0.006~0.083,P<0.001)、过去一周有时吃早餐(OR=0.151,95%CI:0.058~0.397,P<0.001)和天天吃早餐(OR=0.020,95%CI:0.005~0.065,P<0.001)、过去一周有时吃蔬果(OR=0.015,95%CI:0.010~0.023,P<0.001)和天天吃蔬果(OR=0.020,95%CI:0.008~0.053,P<0.001)、过去一周有时吃甜食(OR=0.089,95%CI:0.035~0.227,P<0.001)和天天吃甜食(OR=2.568,95%CI:1.632~4.041,P<0.001)、过去一周有时吃油炸食物(OR=0.274,95%CI:0.094~0.800,P=0.018)、每周上3节体育课(OR=0.156,95%CI:0.057~0.423,P<0.001)是中小学生肥胖相关因素。结论杭州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较高,家长、老师应加强对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帮助儿童养成科学饮食行为,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生活习惯,有效地预防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
赵刚赵丽娟朱冰
关键词:肥胖
克拉玛依市某区7~12岁小学生肥胖状况及与身体机能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7~12岁小学生肥胖状况及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在克拉玛依市某区整群抽取3所小学,收集有效数据3428份。提取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质量,身体机能,肺活量指标;身体素质指标:50m跑、坐位体前屈、1min跳绳、1min仰卧起坐、50m×8往返跑。采用趋势χ^(2)检验、方差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肥胖率为13.4%,男生肥胖率为16.2%,高于女生的10.3%;肥胖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13.400,P<0.05)。不同性别和民族的肥胖学生的(t=2.464、3.525、3.052、2.326)、1min跳绳(t=-2.384、-2.290、-2.357、-3.031)、1min仰卧起坐(t=-4.146、-2.618、-3.888、-2.284)、50m×8往返跑(t=3.229、2.611、3.867、2.893)成绩均低于正常组(均P<0.05),且正常组各项指标提升幅度远大于肥胖组(t=63.891,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男性、年龄小、肺活量增加、肺活量指数下降、50m跑下降、坐位体前屈增加、1min跳绳减少是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克拉玛依市7~12岁小学生肥胖检出率整体较高,肥胖影响学生的爆发力、心肺功能、耐力等身体素质,应尽快采取措施予以干预,减少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
郭玉江陈利新马杰李佼龙王鹤张力
关键词:肥胖身体素质
不同指标测量中小学生肥胖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meta分析
2023年
目的 了解不同指标测量中小学生肥胖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采用Stata 15.1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3篇,中小学生肥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3.85,95%CI:3.32~4.47)与高血压患病的相关性较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OR=3.10,95%CI:2.49~3.85)、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OR=1.90,95%CI:1.23~2.95)更为显著。城市地区中小学生高血压患病风险是农村地区的4.93倍(OR=4.93,95%CI:3.27~7.43)。结论 中小学生肥胖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存在相关性,尤其是BMI肥胖的中小学生。应加强对中小学生肥胖的筛查及开展健康宣教,预防中小学生肥胖与高血压的发生。
张叶赵春善
关键词:肥胖高血压META分析
兰州市区7~14岁小学生肥胖与青春期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兰州市区7~14岁小学生肥胖与青春期发育的相关性,为早期干预儿童肥胖性早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2021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兰州市4个区随机选取3731名小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内容...
师丛
关键词:小学生肥胖青春期发育影响因素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小学生肥胖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蒙古族小学生肥胖类型及运动能力的关联性,为制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内蒙古自治区现场调查采集数据为研究资料,纳入7941名7~12岁蒙古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依据《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和腰高比,将肥胖分为一般性肥胖、中心型肥胖和复合型肥胖3种类型,探讨肥胖类型与各项运动能力及体能指数(PFI)的关联性。结果7~9岁男、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5%和28.2%,10~12岁分别为16.3%和16.5%,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肥胖类型中,两年龄组男女生的复合型肥胖检出率最高(15.6%,9.2%;18.4%,8.2%),男生复合型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非肥胖组男生的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 m×8往返跑3项运动能力指标成绩均高于3类肥胖组;非肥胖组女生的50 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 m×8往返跑4项指标成绩均高于3类肥胖组(P值均<0.05)。7~9岁复合型肥胖组的立定跳远、50 m×8往返跑和10~12岁复合型肥胖组的50 m跑、50 m×8往返跑指标成绩均低于其他中心型和一般性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7~9、10~12岁两年龄组中男女生非肥胖、一般性肥胖、中心型肥胖和复合型肥胖PFI的中位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H值分别为79.23,241.42;女生:H值分别为61.94,74.38,P值均<0.01)。结论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小学生中复合型肥胖人群占比较大,且运动能力相对较低,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青少年肥胖的控制和干预工作。
金黎明高优罕乌云格日勒德力格尔
关键词:肥胖症方差分析少数民族
小学生肥胖问题研究:校际差异及时间分配表征被引量:4
2022年
学校是否会形塑学生身体?为回答这一问题,基于“中小学生学习情况及学习环境调查(2020)”数据,通过“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视角,运用潜在剖面分析、多层次次序Logistic回归,探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层面的校际差异与个体层面的时间分配模式是否对中小学生肥胖程度产生影响。研究发现:(1)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校评级与学校性质分别会对小学生与初中生的肥胖程度造成影响;高中阶段学校因素的影响不显著。(2)肥胖程度在时间分配模式上呈现出两种不同表征并随学段发生变化。在小学与初中阶段,作业型、均衡型与游戏型3种较多静态时间分配模式的学生更容易发胖。(3)中小学生肥胖的时间分配随着校际差异存在异质性表征,初中阶段尤为明显。相较于民办初中,公办初中的学生更容易因时间分配的不均衡而“致胖”。因此,在学校及学生健康政策制定中应当充分考虑中小学生肥胖的结构性特征,通过对作业、手机(游戏)、运动以及睡眠的时间进行政策性干预,进而从影响肥胖的外部因素角度有效遏制超重、肥胖现象的发生。
张文明张文明
关键词:肥胖校际差异
山阳镇小学生肥胖的家庭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索小学生肥胖家庭干预的有效性,为学生肥胖防控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选取2015学年检出的金山小学108名一二年级肥胖学生为干预组,以同期检出的海棠小学109名一二年级肥胖学生为对照组,给予干预组专题健康教育、膳食控制、增加运动等干预措施,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干预。干预时间为1年,比较2组学生干预前后肥胖相关知识知晓率、肥胖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实施1年后,干预组学生肥胖相关知识知晓率从58.54%增长至90.53%(χ^(2)=262.146,P<0.001),干预组家长肥胖相关知识知晓率从77.16%增长至98.97%(χ^(2)=219.977,P<0.001);而对照组学生和家长前后肥胖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实施1年后,干预组学生人均BMI变化0.19 kg/m^(2),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无显著增长;对照组学生人均BMI变化0.92 kg/m^(2),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有显著增长。干预措施停止后2年内,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人均BMI分别变化2.24、1.86 kg/m^(2),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均显著增长。结论家庭肥胖干预对控制小学生肥胖具有显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但要先提高家长们对肥胖的认知,引导家长们自觉防控学生肥胖
魏雪辉吴敏方
关键词:肥胖症家庭干预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相关作者

王海俊
作品数:200被引量:1,226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肥胖 肥胖症 儿童青少年 超重
常改
作品数:93被引量:626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营养干预 农民 慢性病 肥胖 糖尿病
王文娟
作品数:20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成瘾 网络成瘾 小学生肥胖 青少年 小学生
杨溢
作品数:44被引量:320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营养干预 农民 膳食 慢性病 中学生
刘昊
作品数:14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小学生肥胖 营养干预 农民 小学生 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