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45篇“ 小净距“的相关文章
下软岩隧道地基沉降规律研究
2024年
在公路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软岩隧道埋深越浅,地基沉降影响越大。为了分析超下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文章以汉中市宁强县某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实测的方法,分析了地面沉降及加固措施的效果。研究表明:对于道路施工中的超口径隧道,采用管棚与超前导管注浆相结合的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抑制地基沉降;超前导管加固后,地基沉降值降低约25%,增大管棚后加固效果更明显,地基沉降值减少约60%;环状土开挖引起的地基沉降约占整个施工沉降值的50%~60%,加固措施组合的关键工序集中于抑制环状土开挖引起的地基沉降;采用加固措施后,沉降槽宽度变化不明显,但沉降槽曲率和峰值明显减。研究结果可为软岩隧道地基沉降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周明王朝熠罗伟斌
关键词:超小净距软岩隧道沉降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
深埋超隧道近接施工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中岩柱厚度于2 m深埋超隧道先行洞未施作二次衬砌时的近接施工力学特性,通过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超隧道近接施工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特征。结果表明:(1)先行洞未施作二次衬砌时开挖后行洞,近接施工影响显著,因后行洞施工引起的先行洞围岩变形约占其总变形量的43%;后行洞开挖使得先行洞初支变形和内力呈现明显的偏压效应,即靠近中岩柱侧收敛变形和结构内力增幅远大于外侧。(2)初支钢拱架受力大致可分4个阶段:先行洞开挖影响段、中期稳定段、后行洞近接开挖影响段以及后期稳定段。施工过程中先行洞左右拱脚和仰拱部位存在较大拉应力,应重点关注。(3)先行洞仅施作初支情况下开挖后行洞,将初支变形和内力作为必测项目,可动态掌握其变化规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障施工安全,避免后行洞爆破对先行洞二次衬砌造成结构损伤。
居国防
关键词:超小净距隧道近接施工力学特性数值模拟
某偏压公路隧道的开挖方式优化探讨
2024年
为有探究不同隧道开挖方法下偏压隧道围岩变形规律,以某公路隧道项目为背景,针对偏压隧道开挖方法优化进行综合探究,根据该隧道实际情况,并借助MidasGTSNX系统构建数值计算模型,对CD法、CRD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阶段隧洞岩体变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偏压隧道中岩墙进行加固后,围岩强度得到显著提升,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三种开挖方法中,CD法施工效果最好,围岩横向位移、拱顶沉降及底部隆起最
杨仁贵
关键词:合理净距
三线并行隧道施工诱发邻近桩基变形响应研究
2024年
依托南通轨道交通1号线孩环区间(孩儿巷站—环城东路站)三线并行盾构隧道工程,采用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FDM)耦合的数值仿真,分析桩基础长度、桩隧对桩基础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线隧道施工会引起邻近桩基沉降;桩底和隧道顶部位于同一深度时,桩基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在桩底,桩基变形以倾斜为主;桩底与隧道底部位于同一深度和桩底位于隧道底部以下时桩基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在隧道轴线位置,桩基变形以弯曲为主,但桩底位于隧道底部以下时桩基对隧道施工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三种长度的桩基最大拉应力所在截面靠近隧道一侧和远离隧道一侧拉压应力状态均完全相反;桩长一定时,随桩隧增大,桩基的沉降、最大水平位移、最大轴向拉应力均减
陈子娟张文旭高天涯尹子熙汪优
关键词: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小净距桩长
一种明挖变截面隧道群快速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挖变截面隧道群快速施工方法,包括拼装断面曲线箱涵结构台车、可拆卸式塔吊群、下方设有行车通道的钢模板衬砌台车配合满堂支架、长边沿隧道路线方向垂直铺设并覆盖多条隧道表面的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以及...
张帆袁明波乔红彦熊军方兵王棣罗勇周勇易守斌刘德龙
隧道中岩柱加固与置换技术研究
2024年
普通加固措施难以满足中岩柱厚度低于1m的超隧道施工,阻碍了超隧道结构优化,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以贵州省桐新高速梨树坪隧道工程项目为例,阐述基于分区加固思想,将中岩柱分3个区域,并对3个区域创新性地采用超隧道中岩柱加固与置换施工技术,组织实施先、后行洞三台阶扩挖加固,确保了中岩柱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技术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佘前进
关键词:超小净距隧道工程
一种考虑爆破影响特性的超隧道的爆破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爆破影响特性的超隧道的爆破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开挖方法、掏槽形式、掘进进尺、炮眼参数以及装药量;步骤S2.在隧道上台阶的开挖区内临近中夹岩柱的一侧确定预裂区的位置,并将隧道掌子面爆破分成预裂...
沈琦张立军何鑫和何芹梅舒杰冯万青潘洪杜能丰刘天刚钟毅陈昱驰王双院王顺然徐祥伦
基于台阶法的隧道施工变形规律研究
2024年
为降低隧道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文中以威海某隧道施工为背景,利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隧道动态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台阶法施工隧道地表沉降及拱顶沉降变形规律,根据围岩塑性区,得到隧道施工薄弱区域,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王绪洋陈关平
关键词:小净距隧道拱顶沉降
一种超隧道中岩柱置换与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超隧道中岩柱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超隧道中岩柱置换与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先行洞、后行洞和中岩柱,上翼缘区内部和下翼缘区内部均插设有注浆管;核心置换区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核心钢拱架,先行洞初支的...
吴振忠于进泉居国防韩圆圆张学民张燕勇朱立昌汪梨园魏强王平董琪赵秀春高忠云曾贤桃樊俊明
浅埋偏压不同跨径隧道合理及加固措施研究
2024年
以新疆乌尉高速上新光隧道为对象,研究不同跨径隧道的合理与加固措施。运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隧道有限元模型,分析中夹岩在不同隧道工况下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塑性区以及其竖向应力分布情况,确定隧道的合理范围,并对中夹岩柱采用导管注浆加固。结果表明:中夹岩的竖向应力曲线呈凹字形分布,其竖向应力集中分布在左右洞的拱腰位置处,而在连线中点位置的应力分布则较。拱顶和地表位置的沉降均在沉降预留量150 mm之内。隧道的合理为1B~2B,上新光隧道出口段的为15.4 m,符合隧道的设计值。通过使用导管注浆加固的措施对中夹岩柱进行加固,可增强其稳定性和整体性,从而减围岩的形变量。
高景明冯世展赵运刚梁斌李文杰
关键词: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

相关作者

何川
作品数:938被引量:7,046H指数:49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盾构隧道 隧道 隧道工程 公路隧道 模型试验
姚勇
作品数:428被引量:1,255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冷弯薄壁型钢 小净距隧道 数值模拟 小净距 抗震性能
林从谋
作品数:170被引量:677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
研究主题:爆破振动 隧道 爆破 小净距隧道 数值模拟
晏启祥
作品数:353被引量:1,530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盾构隧道 隧道 管片 数值模拟 管片衬砌
田志宇
作品数:27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小净距隧道 公路隧道 小净距 隧道 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