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0篇“ 小儿积滞“的相关文章
- 董幼祺教授治疗小儿积滞经验
- 2024年
- 董幼祺教授认为,小儿脾本不足,若喂养不当、乳食不节,损伤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脾胃虚弱或虚寒,腐熟运化不及;肝脾不调,肝木乘土而影响脾胃功能,均使乳食停滞不化而生积滞。董教授在临证诊治中,以消导为主,坚持“和与运”思想,辨证施治,灵活加减,善调肝气以畅中焦。不论何种积滞,积去后脾胃必伤,故终以健脾胃为着眼点以改善体质。附验案1则,以资验证。
- 张雪董幼祺(指导)
- 关键词:积滞小儿
- 健脾消积方联合推拿治疗小儿积滞脾虚夹积证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方联合推拿治疗小儿积滞脾虚夹积证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小儿积滞脾虚夹积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规范饮食、作息指导。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健脾消积方联合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排空功能相关指标值、胃泌素(GAS)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83.33%,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面色萎黄、不思饮食、食则饱胀、恶心呕吐、大便溏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上述5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最大饱足感胃容积、胃半排空时间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餐后0.5 h、1 h、2 h胃排空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胃半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餐后0.5 h、1 h、2 h胃排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血清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血清G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积方联合推拿可提升治疗小儿积滞的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儿胃肠蠕动及胃排空功能,安全性高。
- 林懂金晶晶
- 关键词:小儿积滞推拿胃排空功能胃肠激素
- 配方颗粒健脾消食膏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积滞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探讨脾虚夹积型小儿积滞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健脾消食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80例小儿积滞(脾虚夹积型)患儿为对象,均于我院2023年1月-2024年4月所收治入院,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两组。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的4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连续用药14d,采用配方颗粒健脾消食膏治疗的4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连续用药14d。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效果方面,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复发率方面,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复发率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脾虚夹积型小儿积滞应用配方颗粒健脾消食膏治疗效果较佳,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应鸽华洁胡瑛瑛朱杭溢徐佳佳
- 关键词:小儿积滞复发率
- 小儿积滞中医证型、体质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小儿积滞的中医证型、体质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60例积滞患儿进行一般情况、发病因素、中医证型、中医体质分类等细致化调查,填写儿童中医体质分类自测表(6个月~6岁或7~14岁)和小儿积滞相关情况调查表,判定中医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采用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规范化数据分析,探讨中医证型、体质及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60例患儿中,食积化热证84例,脾虚夹积证53例,乳食内积证23例;32例为平和质,29例为基本质(包括湿热质、特禀质),99例为偏颇质(包括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血瘀质)。乳食内积证中基本质与偏颇质对比,食积化热证中基本质与平和质、偏颇质分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质、偏颇质中乳食内积证与食积化热证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从多到少依次为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和血瘀质。平和质、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以食积化热证居多,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以脾虚夹积证居多,特禀质以脾虚夹积证居多。乳食内积证、脾虚夹积证以平和质居多,食积化热证以阴虚质居多。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因素种类、食量、食用零食情况、情绪、厌食、感冒、便秘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小儿积滞的中医证型与年龄、因素种类、食量、食用零食情况、情绪、厌食、感冒、便秘有关。临床可据此判定积滞患儿的中医证型及体质,并围绕影响因素制定防治干预方案。
- 薛俊美张静厉亚杰
- 关键词:积滞小儿中医证型中医体质
- 胡思源教授运用藿连保和汤治疗小儿积滞食积化热证病例分析
- 2024年
- 目的观察胡思源教授运用藿连保和汤治疗小儿积滞食积化热证的中医证候疗效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共收集病例42例,以藿连保和汤为基础方治疗,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和主要症状消失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中医证候愈显率FAS、PPS分析显示分别为51.3%(20/39),62.5%(20/32)。全分析数据集(FAS)分析中无效的9例,包括随访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率<30%2例,失访病例4例,未按时服药3例。符合方案数据集(PPS)分析中无效的2例仅包括随访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率<30%。各年龄段亚组的中医证候愈显率FAS、PPS分析显示,<1岁年龄段均为0,1~3岁年龄段分别为75.0%(3/4)、75.0%(3/4),4~7岁年龄段分别为52.9%(9/17)、64.2%(9/14),8~12岁年龄段分别为57.1%(8/14)、66.7%(8/12)。中医证候总积分的中位数治疗前为14(14),治疗后为4(3),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消失率FAS、PPS分析显示,不思乳食均消失15例,消失率分别为38.5%(15/39)、46.9%(15/32);脘腹胀满均消失21例,消失率分别为53.8%(21/39)、65.6%(21/32)。观察期间无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胡教授运用藿连保和汤治疗小儿积滞食积化热证,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中医证候及主要症状,且脘腹胀满的疗效优于不思乳食,PPS分析与FAS分析结果一致。建议今后可以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中药新药开发提供临床思路。
- 李亚军蔡秋晗张旭吴钰仪钟成梁
- 关键词:积滞小儿病例分析
- 《小儿积滞病诊断标准》的制定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制定一个框架清晰、指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小儿积滞病诊断标准》,为中医儿科临床实践和中医药临床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法,结合课题组经验,初步制定确立小儿积滞病诊断标准框架和各层面条目;基于共识法(包括德尔菲法、名义小组法)征求专家意见,最终制定形成《小儿积滞病诊断标准》。结果制定了由“病史、病程、诊断指标、需要排除的疾病、诊断条件”5个层面的小儿积滞病诊断标准。结论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得当,保证了内容的全面性和结果的客观性,《小儿积滞病诊断标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供小儿积滞病的临床科研与医疗工作者参考使用。该诊断标准已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审核发布(编号T/CACM1387-2022)。
- 李梅芳马延宁蔡秋晗李瑞本胡思源
- 关键词:小儿积滞德尔菲法
- 中医药治疗小儿积滞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4年
- 积滞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便秘,可伴有夜寐不安,呕吐等症^([1])。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各年龄段儿童均可发生,以婴幼儿多见。积滞归属于西医的胃肠道疾病,近年来儿童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球患病率为9.9%~27.5%,北美和南美国家的患病率较高^([2])。西医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治疗小儿积滞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故通过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资料,筛选合适文献40余篇,以供临床参考。
- 温玉婷许增华
- 关键词:小儿积滞中医药
- 近10年中医药治疗小儿积滞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查阅近10年中医药治疗小儿积滞的相关文献,从中医学对本病的基本认识、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中医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认为中医药治疗小儿积滞在改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疗效显著,且应用广泛,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同时指出目前中医药治疗小儿积滞在临床研究方案的规范化、客观化及实验性研究等方面的不足,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万成秀李玉霞任蓓蓓付菲菲马思淼
- 关键词:小儿积滞中医药辨证分型
-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的小儿积滞体质代谢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QE-MS)技术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寻找与小儿积滞体质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究积滞体质形成的代谢特征。方法依照侯江红教授制定的中医儿童体质分型与判定标准,纳入积滞体质与健康体质志愿者各30例。采集两组志愿者的尿液样品,利用UPLC-QE-MS技术进行尿液样品检测和数据采集,结合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信号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统计处理数据,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P<0.05为卡值标准筛选积滞体潜在生物标志物,将筛选得到的差异代谢物导入到KEGG数据库,通过富集和拓扑分析,寻找相关性最强的关键途径。结果积滞体质与健康体质OPLS-DA得分图表明两种体质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43个与积滞体质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3个标志物涉及色氨酸代谢、脂肪酸代谢等5条通路。结论积滞体质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参与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代谢,脂肪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烟酸和烟酰氨代谢,嘧啶代谢等途径,对机体的影响与积滞体质免疫力低下、易感冒、大便干结、易口疮和苔腻等状态相符,为儿童体质分型和判定标准提供客观化依据。
- 王丹侯江红
- 关键词:健康体质代谢组学
- 自拟清热导滞汤治疗小儿积滞食积化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分析
- 张明浩
相关作者
- 汪受传

- 作品数:697被引量:4,809H指数:32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病毒性肺炎 金欣口服液 小儿 小儿病毒性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 赵霞

- 作品数:282被引量:1,899H指数:21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哮喘 中医药 中医 中医儿科 支气管哮喘
- 胡思源

- 作品数:324被引量:2,086H指数:21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小儿 中药 中药新药 病毒性心肌炎
- 刘建忠

- 作品数:106被引量:350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艾滋病 中医药疗法 中医药治疗 治疗小儿 性早熟
- 王树霞

- 作品数:44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抽动障碍 祛风止动方 哮喘缓解期 积滞 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