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5篇“ 审判阶段“的相关文章
审判阶段法院主导型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构建被引量:2
2024年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推动下踏出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一步。随着改革的全面推开,检察院单方主导模式在适用类型、处理手段、适用程序、适用阶段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既无法有效回应审判阶段的合规需求,亦无法避免合规适用恣意问题,而审判阶段法院主导企业刑事合规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制度缺陷,是检察院主导模式的必要补充。为探寻企业刑事合规实践困境的破局之道,本文在理论论证法院主导企业刑事合规正当性的基础上,以审判阶段启动企业刑事合规为中心视角,从规范供给、主体设计、配套支撑三个层面出发,建构了审判阶段法院主导型企业刑事合规制度。
孙玉纯
关键词:审判阶段司法审查
专利侵权纠纷审判阶段化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专利侵权纠纷“周期长”问题突出,待查明所有涉案事实后作出全部终局裁判的审判模式进一步加剧了漫长诉讼带来的矛盾。从实体审理逻辑出发先行就专利权效力稳定性判断和侵权认定问题组织庭审有利于聚焦攻击防御,并可能在侵权成立前提下促使当事人就损害赔偿金额达成和解。若先行裁判支持原告停止侵害请求,还能显著缩短权利人获得禁令救济的时间。域内外阶段审判专利侵权案件的程序模式不尽相同,以选择是否适用先行判决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化路径与我国立法和司法现状相适应。针对“先行判决”模式下适用规则供给不足的问题,建议基于专利类型和权利稳定性情况判断部分请求是否达于可为裁判之机并在下判前作裁判独立性审查,可通过基于案情的要件比对决定先行判决与诉中行为保全制度的个案选择并在必要时保障上诉状态中涉禁令判决的执行。
唐雨汉程德理
关键词:专利侵权纠纷侵权认定损害赔偿
审判阶段涉案企业合规重点问题探析
2024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涉案企业合规工作逐步向深水区推进,相关理论研究方兴未艾,渐呈百家争鸣之势。随着改革进程与理论研商的交互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不再局限于检察工作,逐步从起诉阶段延伸至审判阶段,审判阶段涉案企业合规如何推进成为实践中的棘手问题。法检协作模式中首先要明确主导权问题,需明确在审判阶段企业合规整改程序的启动由法院主导,对企业合规的考察评估则视情况分为检察院主导和法院主导两种方式。审判阶段案件审理与企业合规工作的程序衔接,现阶段宜采用轻罪案件适用“延期审理”、重罪案件适用“中止审理”模式。企业合规作为宽缓量刑情节,可以搭“认罪认罚”的便车作为权宜之计,但从实现合规激励的正当化与法治化角度来看,将有效合规整改纳入法定从宽量刑情节方为长期的因应之策。
康赞朱羽丰
关键词:审判阶段
审判阶段的涉案企业合规激励问题
2024年
审判阶段涉案企业合规激励,是指审判阶段法院对涉案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合规奖励或惩罚,其仅存在于审判阶段,主体是法院,对象是单位、单位犯罪责任人员、企业中实施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犯罪的责任人员,内容包括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我国部分地方法院在涉案企业合规激励方面已经进行实践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合规整改情况在法院量刑中未能得到应有反映、合规激励方式过于单一、合规整改有效性审查制度缺失、刑事法官运用合规激励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推进审判阶段涉案企业合规激励,应当考虑法院主导、谦抑中立、区别对待、激励多样化和依法激励等因素,同时将合规整改是否达到有效性标准作为法定量刑情节,探索并适用更多的合规激励方式,确立合规整改有效性审查制度,以及提升刑事法官运用合规激励的能力。
谭世贵梁贤浩
关键词:审判阶段
审判阶段企业环境刑事合规的司法认定
2024年
基于环境资源犯罪的特征,较多的环境刑事合规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在现有司法实践中,不论是检察机关还是审判机关主导的环境刑事合规的司法认定,都以涉案企业有效修复生态法益为前提,并呈现出启动的宽泛性特点、认可的积极性与量刑的宽容性。从功能上说,审判阶段企业环境刑事合规的司法认定能够体现程序正义、契合控审分离与探索协商性司法。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审判阶段企业环境刑事合规司法认定路径,在启动时应当由检察机关主导、审判机关进行形式审查;在具体程序中,审判机关对企业环境刑事合规实施实质审查;裁量时将日常合规作为量刑的酌定从轻情节,将有效的环境刑事整改合规作为量刑的法定从轻情节。
刘先辉
关键词:审判阶段
审判阶段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检法衔接协同问题探究
2024年
人民法院如何接纳、吸收检察机关已经取得的合规成果,可以从厘清“检察主导”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法律关系、调试企业合规与认罪认罚从宽的关系以及处理合规运行中的技术情形等三方面探究。“检察主导”与“以审判为中心”在合规启动决定权归属、合规过程掌控权以及合规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矛盾。检法的合规控制权冲突可以被调和,检察机关侧重于过程控制,审判机关侧重于实体控制。企业合规可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融合构建,且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单位犯罪治理方面的深化,可通过认罪因素对合规的影响、量刑建议在合规中的定位、量刑建议材料优化等角度描述二者的融合表现。企业合规的适用条件应当符合改革目的,需关注审前合规与审判合规的衔接,法院为合规顺利开展提供的诉讼技术支持,以及撤回起诉的程序法与实体法区别等问题。人民法院应以“独立评估”模式参加一审阶段的企业合规,以“法院主导”模式参加二审上诉阶段的企业合规。
张勇王杰
审判阶段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法理与路径被引量:4
2024年
审判阶段推动涉案合规改革,要始终坚持宪法及相关法律对审判权的基本规定,明晰审判权的基本权能,同时也要厘清企业的基本权利,由此限制司法机关对企业内部治理干涉的范围。在具体制度和机制设计上,应综合运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两个部门法学的理论,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不能有所偏废。对行为已经构成单位犯罪的涉案企业,不能因为其进行合规整改而给予“出罪”的对待,根据现行刑法规定只能作为酌定量刑情节对待。在程序设计上,法院应充分运用其审判权的具体权能、执行权以及司法建议权,充分发挥其权力效能,进而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
时延安
关键词:审判权量刑情节
审判阶段刑事和解适用研究
牛伟
刑事审判阶段涉案财物处置中案外人的权利保障
2024年
刑事诉讼程序中公民的财产权利长期被忽视,涉案财物处置与案外人利益息息相关。从当前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来看,刑事审判阶段涉案财物处置中对案外人财产权保障不足,缺乏必要的救济程序,影响了对案外人利益的保护。具体表现为涉案财物与案外人概念不清,案外人的知情权、参与权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以《刑诉法解释》第279条为中心,从涉案财物情况告知义务主体和送达方式、案外人参与权的法律基础、案外人参与刑事诉讼的流程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加强案外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保障。
曹晖
关键词:涉案财物案外人知情权参与权
有效辩护原则的实践样态与制度完善——以审判阶段无罪判决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促进有效辩护是未来辩护制度发展的重要方向,提高无罪辩护的有效性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裁判文书的经验研究显示,审判阶段的无罪辩护面临着受辩护主体制约、辩护模式僵化、辩护意见采信难等现实问题,与理想的有效辩护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无罪辩护的动力不足,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能力弱,法庭举证、质证环节流于表面,无罪辩护意见的沟通与反馈渠道受阻等。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无罪辩护的质量应遵循有效辩护原则,一方面,通过增强内部动力、消除外部阻力的方式提高无罪辩护的意愿;另一方面,前移无罪辩护的介入时间,充分发挥法官在庭审过程中的引导与反馈作用,并辅之以完善的无罪辩护有效性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
胡铭楼梦琳
关键词:有效辩护无罪判决调查取证法庭质证

相关作者

顾永忠
作品数:149被引量:1,769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刑事辩护 认罪 律师辩护 《刑事诉讼法》 刑事辩护制度
谢晖
作品数:23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
研究主题:程序参与权 被追诉人 检察监督 审判阶段 救济机制
王彪
作品数:33被引量:332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排除非法证据 非法证据 审判阶段 排除合理怀疑
左卫民
作品数:255被引量:5,004H指数:4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法院 刑事诉讼 司法改革 司法
覃波
作品数:7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并轨 审判权 审判模式 审判方式改革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