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19篇“ 实践育人体系“的相关文章
我国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研究的引文空间知识图谱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我国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研究热点、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1995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收录的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研究相关文献,采用引文空间(CiteSpace)6.2.R4软件对年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内容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74篇文献。相关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呈总体上升趋势,但作者和机构之间缺乏密切合作;实践育人、高校、大学生、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是研究频次前5位的关键词;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显示,实践育人、高校、协同育人、大学生等12个方面为实践育人体系研究的主题;目前研究存在缺乏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运行机制创新不够、人才培育方式不足等问题。结论我国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研究围绕实践育人、高校、课程思政等热点领域开展,但在科研团队的打造、运行机制的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索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些方面可能是我国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
杨辉汪曾子张雪梅邓紫婷江海
关键词:高校实践育人体系
新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实践育人体系研究
2025年
快速变化的国际环境和技术环境对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实践能力的概念与内涵,并将其解构为数字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与创业实践能力。围绕实践能力架构、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实践教学评估环节初步建立了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实践育人体系。从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练、以赛促建、闭环管理4个方面(4C模式)就如何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的实践能力提出建议。
陈爱华刘辛
关键词:实践育人体系
产教融合,多元协同,构建中职教育“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以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为例
2025年
一、引言2024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明确指出,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南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教育创新,落实实践育人理念,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创新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涵盖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评价机制和成果转化五个方面,形成了“多元协同”的育人新模式,致力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成长,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见图1。
严少青
关键词:中职教育育人理念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2025年
针对现阶段产教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索了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新模式。充分利用产业聚集优势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明确高校和企业双主体作用。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和实践育人评价等方面出发,实施产教对接,紧跟区域产业发展;产教共建,优化整合实践资源;产教共管,构建实践育人闭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芮贤义黄鹤陈小平
关键词:地方高校实践育人
需求嵌入 夯基赋能 师生共进——旅游管理本科实践育人体系重构与探索
2025年
实践育人是坚持立德树人目标的基本要求,实践育人体系是高校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面对旅游业的多样化和融合化发展新趋势和对旅游专门人才的新需求,需重构新的育人体系。该文提出旅游管理专业要贯彻“产教融合、交叉融合、科教融合、理实融合”的实践育人理念,推进“需求嵌入”“夯实基础”“师生共进”“实践赋能”的改革思路,进而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显著提升,教师队伍快速成长。同时,实践育人教学成果产出又反馈给地方政府和企业,为地方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支撑,帮助地方解决诸多实际瓶颈问题。
曹艳英尹鹏杨晶李凡胡宇娜刘炳亮
关键词:实践育人体系旅游管理本科
“1+N”实践育人体系对地方职业院校农科专业“铸魂、助学、助农”的探索与实施
2025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开展实践育人工作,2012年教育部联合六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曾璐瑶黎鎏田梦维康振兴李杨
关键词:实践育人地方职业院校农科专业知心人
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路径
2025年
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有助于传承辽宁红色文化、激活辽宁红色基因,让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助力。立足新时代,高校要深耕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理论,形成社会、政府与高校协同育人模式、拓展新时代大学生育人新方法,不断提升辽宁红色文化资源实践育人的工作实效。
李畅
关键词:高校实践育人
新时代土木工程地震灾害防治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2025年
新时代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对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尤其是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又极具实践育人特色。因此,有必要开展实践育人体系改革探索研究。防灾科技学院立足行业,以新时代防灾减灾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围绕“土木工程地震灾害防治”实践育人核心,建设实践育人平台、挖掘教学资源,形成了“地震成因”“震害特征”“致灾机理”“灾害防治”等实践教学模块,独创了“地震废墟上的课堂”实践育人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了“学校、研究所、地震遗址”时空联动的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特色实践育人体系,力求为创新型、复合型防灾减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周洋孙治国郭迅
关键词: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实践教学
中职“全程四维”思政实践育人体系的创新路径——以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025年
强化实践教学是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针对中职思政课实践内容不鲜活、思政实践手段单一、思政实践教学的载体支撑不足等问题,学校创设了课堂推动、实践带动、平台助动、文化引动的“全程四维”思政实践育人模式,通过实施多方联动,构建“一体多维”的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以实践带动,构建思政实践“七彩”课程;双向互动,构建“双选四路径”课程实施模式;以课堂推动,构建“双讲师、双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平台助动,搭建思政实践课程网络平台;以文化引动,建成“双向驱动,协作互助”的思政实践平台;以评价驱动,构建思政实践教学“四度三有”评价模式,形成横向融合、纵向贯通,全程化、进阶式思政实践教学体系
杨筱玲盛志榕夏小越
关键词:实践育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物类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5年
为切实提高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更多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乡村振兴人才,本文对生物类专业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教学知识陈旧等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打造金课、聚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加强协同创新、优化课程思政体系5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强基础、重实践”的生物类专业实践育人体系。该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成果导向,通过社会和高等教育的资源共享以及供需对接,有利于推动生物类专业融入地方产业链,增强学生的双创意识和能力,精准地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大批创新型技能人才。
王伟霞李欣怡陈金日李福后
关键词:生物类专业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

相关作者

赵梦琦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冀中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实践育人体系 教学模式 创新性人才培养 课程
朴素艳
作品数:23被引量:99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思政课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
张建光
作品数:40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衡水学院
研究主题:图像分割 应用型本科院校 地方本科院校 拉普拉斯算子 边缘检测算子
朱青
作品数:1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实践育人 教具 劳动教育 教学用具
王雪青
作品数:224被引量:1,915H指数:2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研究主题:建筑产业 建筑市场 工程管理 信用评价 建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