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39篇“ 宋徽宗“的相关文章
宋徽宗“双龙印”图形考辨
2024年
宋徽宗的书画收藏印章中,有两款重要的图形印,一方一圆,钤盖在徽宗收藏过的传世书画作品中,历代画学文献将其著录为徽宗“双龙印”。本文通过文献考索,梳理其“双龙”名称的由来,并结合同时期物质文化相关图像的考辨,认为该印面所刻并非“双龙”,而应是“龙虎”图形。宋徽宗采用龙虎图形入印,体现了其独特的宗教信仰、金石学兴趣与书画鉴藏观念。对于徽宗图形印的释读,也提示出图像与文献相互关系的重要性。
傅慧敏
关键词:宋徽宗书画鉴藏
宋徽宗瘦金体艺术风格鉴析
2024年
宋徽宗治国能力不是很突出,但在艺术上却天赋异禀,其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大大提高了画家的地位,对绘画的喜爱促成了楷书“瘦金体”的发展,并且他当时的楷书自成一家,独树一帜,绘画与书法的结合肯定了诗、书、画一体的风貌,至此开启了后世文人诗、书、画、印结合的风气。独创“瘦金体”,师古而不泥古,瘦劲爽利、率真自然,点画间颇具帝王风范。
南文绚
关键词:书法宋徽宗
铁划银钩:宋徽宗的年号钱
2024年
年号钱是古代以皇帝年号命名的铜钱。一般人认为年号钱始于北宋,实际上最早的年号钱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就出现了。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四川又爆发李特为首的流民起义,起义军攻占成都,建立大成王朝。338年,李寿夺权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年号汉兴。中国最早的年号钱“汉兴”钱,就是在此时铸行。年号钱虽然在东晋时出现,但成为一项制度推行始于北宋。
丁骋骋
关键词:年号钱宋徽宗八王之乱国号北宋
自由与艺术:宋徽宗的幸福追求
2024年
北宋皇帝宋徽宗虽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却有着任何一位古代帝王都无法企及的艺术才情,并且一直都践行着士大夫式的生活方式。他狂热地追求士人生活的优雅,体味作为文人的快乐。这样一种文人雅士的气质、执着追求艺术享受的实践造就了宋徽宗身为帝王的另类幸福观。文章从宋徽宗对士人式“贵适意”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书画艺术的造诣和猎奇心理的满足三个方面阐释他的幸福观。
刘媛媛
关键词:宋徽宗幸福观书画艺术猎奇心理
时代背景下的宋徽宗绘画浅析
2024年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翰林图画院的领导人物,其书画名作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宋徽宗的绘画有其特殊性,这和他的皇帝生涯有关,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本文试在历史框架内讨论赵佶的绘画特点和绘画成就。
帅祥坤
关键词:宋徽宗绘画
宋徽宗茶书诗画及其茶道精神探析
2024年
作为一位才华横溢且爱好饮茶的帝王,宋徽宗对宋代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宋代崇尚风雅的社会文化氛围下,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茶书诗画作品,如茶书《大观茶论》、茶画《文会图》以及多首描绘茶事活动的茶诗。这些作品充分体现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和“中澹闲洁”的茶道精神,反映了宋人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追求,在茶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对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礼堂范钰翎李敏瑞
关键词:宋徽宗茶道精神
旁白的呼应——宋徽宗绘画题跋的美学价值探究
2024年
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绘画作品,普遍呈现出书法与绘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审美特征。他本人的瘦金书体和他的绘画用笔技法一脉相承,展现出汉字的形态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共通性体现在对线条的运用上。作为绘画和书法共同的构成要素,线条不仅可以引发两者在共同画面中的互动,还能够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对生命精神的追求。书法在以题跋的形式进入画面之后,给画面整体带来了美学趣味的变化。中国传统绘画借助书法的表现形式,完成了对生命精神的塑造。
崔禹尧
关键词:宋徽宗生命精神
宋徽宗《听琴图》中道家自然观和政治意图
2024年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达到巅峰的时期。统治者的个人追求推动了文人地位的提升,促成了浓厚的文人氛围和审美文化的繁荣。在绘画艺术方面,由于统治者的直接参与,绘画艺术得以迅速繁荣。《听琴图》作为宋徽宗的杰作,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揭示了其绘画风格、意境表达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将《听琴图》与宋代文化体系相结合,可以揭示其所暗含的道家思想观念,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理想,探索了图像与宋代文化之间的联系,展现了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张秤砣
关键词:道家思想宋徽宗
浅析宋徽宗时期俳谐词的发展与革新
2024年
北宋前中期的俳谐词较少涉及社会问题,只是一种用来戏谑调笑的文字游戏,或者表达了词人的某种心理感受。宋徽宗时期是北宋末年,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君主的昏庸被词人用俳谐词记录下来,以嬉笑怒骂的方式来讽刺当时的社会现象,俳谐词的内容变得更加深刻。所以宋徽宗时期的俳谐词的发展表现为内容由浅入深,革新之处是由趣味性与文字游戏变成了讽刺性与反映现实。
刘梦凡
关键词:宋徽宗俳谐词
宋徽宗与《池塘秋晚图》——赵佶墨笔花鸟画审美风格探究
2024年
一个朝代对于画学的重视,以及一种成功的画院模式,与绘画的繁荣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北宋尤其是徽宗时期,不仅院体花鸟画鼎盛,文人画也逐步发展。文章从宋徽宗的《池塘秋晚图》入手,通过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分析和解读,探究《池塘秋晚图》中所蕴含的宋徽宗的文人审美意识,进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其所呈现的院体画审美背后受文人画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的审美风格。
常缇羽
关键词:宋徽宗文人画

相关作者

张邦炜
作品数:57被引量:280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宋代 宋徽宗 北宋 南宋 唐宋变革
余辉
作品数:69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
研究主题:《千里江山图》 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 图像
顾宏义
作品数:70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古籍研究所
研究主题:宋代 范纯仁 宋徽宗 南宋 宋朝
张其凤
作品数:45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宋徽宗 传统文脉 琴棋书画 文人画 书法艺术
彭德
作品数:72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画家 艺术 书画 宋徽宗 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