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756篇“ 学派“的相关文章
- 古典时期雅典智者学派研究
- 2024年
- 智者学派作为古希腊知识阶层,他们不仅在哲学上成就斐然,并且广泛传道授业,是最早的职业教师,为雅典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政治家,对古希腊尤其是雅典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被雅典宽松的政治环境吸引,纷纷来到雅典旅居,收费收徒,教授雅典青年人修辞和雄辩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他们的活动达到鼎盛。在这一时期,他们广泛活跃在雅典社会,在公民大会、陪审法庭、五百人议事会都可找到他们的身影。通过研究智者们在雅典的活动,能够更好地探究智者学派的本来面貌,同时也可以考察古典时期雅典逐渐完备的政治制度。
- 韩尚玲
- 关键词:智者学派民主政治
- 南宋永嘉学派军事思想通论
- 2024年
- 南宋时期,处于鼎盛期的永嘉学派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鼎足为三,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永嘉学派的军事思想是其事功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事功色彩。永嘉学派学者如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主张理性抗金,重视军事历史研究与兵学思想研习,注重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在国家危亡之际军事建设中的突出贡献与军事思想史上的深远影响,彰显其建树颇丰的军事思想体系即体即用、知行合一的特征。永嘉学派军事思想及其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不仅对南宋抵御外患做出积极的贡献,也为后世历朝的军事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 吴龙灿徐程
- 关键词:永嘉学派军事思想陈傅良叶适
- 泰州学派乐学思想省察
- 2024年
- 乐学几乎是“泰州学派的一种家风”。泰州学派乐学思想的学理建构,本体层面是确证和乐的本体地位,工夫层面是阐扬易乐的为学工夫,从而形成了学乐合一的乐学成德理论。究其原因,和乐本体的确证既受到王阳明乐是心之本体命题的方向指引,也与泰州学人静坐的神秘体验息息相关;易乐工夫的阐扬,根本上是其现成良知论的学理要求,也有对理学和乐简易工夫论的继承。泰州学派乐学理论之积极意义在于构建出一套既有本体又有工夫的乐学成德理论,从而将儒家的乐学思想发展至一个高峰;其局限性在于和乐本体缺乏贯通性,有歧敬畏、易乐工夫为二的倾向。泰州学派乐学实践之积极影响在于推进了儒学的社会化进程;其消极影响在于沉溺于和乐本体之光景,遂导致泰州后学末流之恣情纵欲。
- 唐东辉
- 关键词:泰州学派乐学
- 晚明泰州学派“王氏三贤”诗歌简论
- 2024年
- 作为晚明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泰州学派促进了平民儒学化思潮在晚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形成、流行和发展。王艮、王栋和王襞,是泰州学派的创立者和杰出代表人物,素有“淮南王氏三贤”之称。“王氏三贤”的诗歌从百姓生存需要、物质需求和情感渴望入手,面向民众并敦化民俗,是社会转型期主动推动文化发展的范例。他们的艺文实践表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其中蕴含的泰州义理为晚明通俗文艺思潮提供了思想空间。“王氏三贤”诗歌的发展脉络,深刻展示了“淮南心学”与文学如何一步步走向协调统一的过程。
- 张泽如钱成
- 关键词:泰州学派诗歌
- 根植泰州学派的“M-IT课堂”区域实践
- 2024年
- 泰州学派的平等思想、身本思想、自由思想、乐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姜堰教育。姜堰在推进根植泰州学派的“M-IT课堂”中,将“意义学习”作为最高境界,建构了“M-IT课堂”的教学范式,并将“有技术、有意思、有意义、有品质”作为新时代“M-IT课堂”的重要特征。
- 陈艳丽
- 关键词:泰州学派
- 再议“李嘉图学派解体”及其影响
- 2024年
- 19世纪20~40年代,对英国政治经济学来说,是一个沉闷的年代,李嘉图经济学的兴衰是这一时期少数值得研究的事件之一。对此,马克思用“李嘉图学派解体”加以概括,但当代大多数文献对马克思相关表述的理解流于简单化,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辉格史观。当时同时发生了三个事件:“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庸俗化”“李嘉图号召力的退潮”和“李嘉图经济学同其他资产阶级学说的汇流”,三者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麦克库洛赫等人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庸俗化解释消解了李嘉图学说的科学成分,使之汇入古典经济学的后期发展脉络,但这不是李嘉图学说声势退潮的原因,后者主要是当时英国政治经济学体系变化的结果。恰是李嘉图学说的庸俗化,构建了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李嘉图—穆勒—马歇尔传统,马歇尔去世前,李嘉图学说一直是英国经济学的“旗帜”和基本盘。当然,李嘉图学派的解体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失败,因为马克思对李嘉图学说首先是批判者,然后是继承者。
- 裴宏潘东奇
-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古典经济学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新古典学派”
- 2024年
-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见证与重要财富,许多学科都对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文化人类学对文化遗产开展研究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整体性。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利用新古典“结构-功能论”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新古典学派”。在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新古典学派”体现出中国学术的原创性。依据文化遗产所处的整体社会情境来看,这些研究分别讨论了城市复兴、县域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区域社会这五种情境下的文化遗产。在未来的文化遗产研究中,可以利用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在“传统-现代”转型中的具体实践过程。
- 张雨男
- 关键词:文化遗产新古典学派
- 温州学研究视域下的永嘉学派
- 2024年
- “温州学”概念的核心内涵有“温州人”、“温州人精神”、温州乡邦文献、“永嘉之学”及其思想价值。将永嘉学派置于“温州学”研究视域下,其地域影响与思想价值方能得到全方位的呈现。永嘉学派兼具“温州学”之四种内涵,即学派诸贤是“温州人”的杰出代表、“温州人精神”的奠基人,学派传世文献是温州乡邦文献的精华,“永嘉之学”是温州特色儒学的灵魂、当代温州经济社会发展背后的文化命脉。
- 陈安金
- 关键词:永嘉学派
- 南宋浙东学派经典研究的史学视角
- 2024年
- 中唐以降各种时代因素导致对传统儒学中经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影响直至北宋。随着疑古辨伪风气的形成,对经典不再盲从,经学著作由史学视角切入进行研究成为可能。南宋时以“事功”为主要特点的浙东学派吕祖谦、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与陈亮等人就经传从史学角度给予发掘与探索,不仅“视经为史”,而且“以史论经”,这是建立在对经史关系新认识基础之上的结果;他们重视将通经致用与史学的经世功能相结合,则体现了学科属性变化之后服务于社会方向的一致。通过对浙东学派经史探索视角转换的总结,可以进一步丰富对古代经史关系的认识,从而加深对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形式和路径方面的研究。
- 施建雄马珂
- 关键词:儒家经典浙东学派通经致用
- 论钢琴演奏动作学派的变迁史
- 2024年
- 自钢琴诞生以来,钢琴演奏动作的标准与方法也随着钢琴的演变而不断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琴的机械组成与构造不断更新,音色也得到丰富与完善,表现力越发饱满,这对钢琴演奏动作标准的适应性提出了新要求。另外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医学、生理学、神经学、系统科学的发展与突破,也为钢琴演奏动作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本文主要阐述了钢琴演奏动作学派的发展与迭代,并总结反思。
- 彭雅琪
相关作者
- 张树俊

- 作品数:493被引量:221H指数:5
- 供职机构:泰州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泰州学派 王襞 郑板桥 儒学 幼儿
- 崔巍

- 作品数:154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分析模型 马克思学派 扬弃 经济危机
- 贺成功

- 作品数:167被引量:54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灸法 学派 灸疗法 温灸器 通脉
- 贾根良

- 作品数:273被引量:2,560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演化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货币理论 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
- 朱季康

- 作品数:94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太谷学派 民国 张积中 民国时期 以太